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首次研究丨非HPV感染型宫颈管腺癌预后更
TUhjnbcbe - 2021/12/10 20:00:00
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ngshang/xinchao/1858.html

摘要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妇女第二常见恶性肿瘤,在癌症导致的死亡中排名第三,在我国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宫颈癌中最常见病理类型为鳞癌,患病率占75%,其余25%为腺癌。近年来,宫颈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高,宫颈管型腺癌(endocervicaladenocarcinoma,ECA)为宫颈腺癌的特殊类型,近年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其病理类型繁多、分类复杂,且临床症状较普通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隐匿,容易造成漏诊。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辗转求医却难以及时确诊,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困扰和疾病负担,因此,进一步充分认识宫颈腺癌中这些特殊类型对妇科肿瘤医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知名专家周琦等人通过检索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搜索大样本资料作进一步研究,于年6月发表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研究摘要

这项研究收集了美国SEER癌症数据库年1月至年12月期间的宫颈癌,按照第三版国际疾病肿瘤学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forOncologythirdedition,ICDO-3)编码/3、/3、/3、/3、/3依次搜索普通黏液腺癌、肠型腺癌、绒毛管状腺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腺癌,排除随访过程中死于宫颈癌以外的原因后的患者共计例。

这些患者随访周期为1~7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最小年龄15岁,最大85岁。确诊时,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年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根据IECC分类法将患者分为HPVA组和NHPVA组,HPVA组包含普通黏液腺癌、肠型和绒毛管状腺癌,NHPVA组包含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腺癌。

均按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指南标准进行以下治疗。ⅠB1~ⅡA1期:肿瘤直径≤4cm者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根治术);ⅡA2期:肿瘤直径4cm者直接行放化疗,或者先行新辅助化疗,待局部肿瘤缩小后再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ⅡB~ⅢB期:行全量放疗。术后有高危因素(淋巴结阳性、宫旁阳性、阴道切缘阳性)者补充放疗和化疗。术后有中危因素者(肿瘤直径4cm、深肌层浸润、脉管癌栓):补充放疗和(或)化疗。

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对HPVA和NHPVA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不同种族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表1),分期及肿瘤分化在2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较之HPVA组,NHPVA组患者往往期别更偏晚,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更差。(表2)

按照宫颈普通黏液腺癌、肠型腺癌、绒毛管状腺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腺癌这5个病理类型进行K-M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理类型间预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浆液性和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差,绒毛管状腺癌和肠型腺癌预后较好,普通黏液型腺癌预后居中(表4,图2)。

目前临床上已经逐渐认识到,宫颈管腺癌中有相当部分患者的发病与HPV并无关系。这项研究首次按照是否感染HPV将宫颈管型腺癌划分为不同组别,是近年来宫颈管型腺癌分类及预后认识上的一个新突破。

ECA患者通常肿瘤原发于移行带以内,甚至部分位于颈管内侧、靠近子宫下段,形成桶状宫颈,因此临床上这部分患者可能无同房出血病史,通常以阴道排液为主诉,甚至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难以通过常规宫颈癌筛查早期诊断。宫颈腺癌的细胞学筛查假阴性率较高,不易在癌前病变阶段被发现,是导致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该项研究中采用IECC分类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这对于临床同为较好的借鉴。IECC分类法可以指导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将患者进行不同的分流处理,这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的有效性。

WHO妇科肿瘤病理学分类于年才开始纳入胃型宫颈腺癌这一名称,因此这项研究终未纳入胃型腺癌相关数据。目前已有的关于胃型宫颈腺癌的研究中,一致认为该类型发病与HP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且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相比普通宫颈腺癌,其5年生存率较低,仅30%~42%,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原文阅读

(责编邵婷婷)

以上内容引自:HPV感染与特殊类型宫颈腺癌预后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46(06):-.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派特生物学术研究中心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次研究丨非HPV感染型宫颈管腺癌预后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