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肺癌治疗手册做了那么多检查,都是什么意思
TUhjnbcbe - 2021/9/7 22:48:00
白癜风饮食注意事项 http://www.trooman.com/Index.html

肿瘤需要做什么检查?现在肿瘤的患病率很高,肿瘤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肿瘤需要做什么检查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体检是肿瘤诊断的重要部分,除根据病人主诉某些症状的特点,对有关器官组织进行细致的和有目的的检查外,还要进行系统的全身检查和肿瘤的局部检查。

1.全身检查目的在于确定病人是否患肿瘤,良性或恶性,原发性或继发性,有无远处转移,重要器官(心、肺、肝、肾、中枢神经系统、骨髓)的功能情况,能否耐受较大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措施。

2.局部检查局部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肿瘤发生的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能否手术治疗,着重检查肿块与区域淋巴结受累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

肿瘤早期多数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尤其是内脏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十分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及肿瘤系列化研究的飞速发展,肿瘤的实验室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杂交瘤技术研究的成功和单克隆抗体工程的崛起,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指标。此外,常规实验检查虽然不能诊断肿瘤,但是对于鉴别诊断和

决定肿瘤治疗方案是不能缺少的。

1血、尿、粪常规检查消化道肿瘤患者常有贫血表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呈中度或轻度降低,一般为正血红蛋白、正细胞性贫血。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是泌尿系肿瘤的重要指征之一。粪便带血可能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应注意鉴别。

2.痰液检查痰液直接涂片染色做脱落细胞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实用价值,涂片中找到癌细胞即可确诊。据统计,肺癌痰涂片阳性率在85%左右。因此,查痰是啼癌辅助诊断手段中一项简单、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3.胸、腹水检查血性胸、腹水是肺癌、肝癌、胃肠癌及卵巢癌等有腹腔转移时最常见的征象,涂片镜检时发现癌细胞可帮助确诊。

4.胃及十二指肠液检查胃和十二指肠的疾病,可导致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质和量发生改变。检查此种分泌液,不但可以帮助诊断胃的恶性疾病,同时也可帮助了解胆汁分泌情况、胆道状态和胰腺功能,因此有助于胃、胆道和胰腺肿瘤的诊断。

5.生化检查由于致癌因素引起细胞基因表达失常,导致细胞癌变,某些酶或其他代谢物质产生过多或活性异常增高,可通过通透性增加的细胞膜渗出,进入血循环。也可因癌细胞破坏,直接释放出代谢物和各种酶,进入血循环。这样从患者血清中可以测出异常的代谢物或过高的酶活性,有助于肿瘤诊断。如碱性磷酸酶(AKP)有助于肝癌、胰头癌、胆管癌和骨转移瘤等的诊断。

相信大家对于肺癌疾病并不陌生,据我们所知,很多的名人也是因为患有肺癌疾病,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此,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起肺癌疾病,一般在初期的时候还是可以进行治愈,但是如果发现的晚,那么给后期的治愈带来很大的难度。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肺癌患者该如何进行检查?

1.胸部透视及摄片,可见多变的圆形阴影及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胸部断层X线片、CT及MRI检查,可了解肿瘤的大小与肺叶、肺段、支气管的关系。必要时可进行支气管碘油造影。

2.反复痰中查癌细胞,可获阳性结果,有确诊价值。

3.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同时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查癌细胞。

4.肺穿刺定位准确者,穿刺物涂片检查一般可获得阳性结果,有确诊价值。

5.浅表淋巴结穿刺或活检:当肺部病变尚待证实的肺癌或伴有上纵隔增宽时,可作颈、锁骨上可扪及之淋巴结、皮下可疑肿块,及其他部位可疑癌性淋巴结穿刺抽吸细胞检查或摘取活检,以取得病理组织学的确诊。

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总伴随着数量繁多,五花八门的各类检查:今天可能是抽血,明天换成了CT;到了后天,医生又需要一个核磁辅助判断病情……无休无尽的检查!毫无疑问,癌症无论对医生或是患者而言都是一场“拉锯战”。所有的治疗方案都必须建立在对病情足够了解的基础之上,各类检查则是了解病情的唯一手段。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相信各位也接受过各类检查。但大家知道这些检查都代表着什么吗?它们能反映出身体的哪些状况呢?今天,我们就用肺癌举例,给大家盘点一下,癌症治疗中做过的那些检查,到底有什么意义。

病史和体表检查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病史和体表检查是所有检查中最早经历的。

通常医生会花费一定时间详细询问你的病程(确诊肺癌多久了,现在有什么不舒服,持续时间等),也会对患者的日常习惯、生活状态做一个简单了解。询问过后,医生可能会对你进行一系列体表检查(包括听诊器确定你的呼吸音、触摸颈部或其它部位有没有异常淋巴结等),确定你的整体病情状况。虽然花费时间不长,但病史和体表检查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医生可以通过这个步骤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确定进一步的检查方案或治疗思路。同时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预示着不同的肺癌分类(如男性长期吸烟,更容易诱发肺鳞癌)。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肺癌治疗中最常见的检查。

通过对血液状态的分析,医生可以进一步全面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同时血液检查中也能体现出很多与病情相关的信息。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血液检查是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查。接下来一一给大家介绍。

1:血常规

血液分为细胞与血浆。血常规通过对患者血细胞数量的分析,来判断这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例如:通过白细胞数量的高低,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感染;通过血红蛋白的数量,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的情况;通过血小板的数量,判断是否存在出血风险……由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PD-1治疗等肺癌常见的治疗手段都可能出现影响血液系统的副作用(如化疗、放疗最常见的副作用: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降低),因此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血常规检查都是不可缺少的。

2:血生化

血生化目的在于检查存在于血液中的各类离子、糖类、脂肪、蛋白质及各类酶、激素等物质。

对肺癌患者而言,血生化有助于发现某些器官的异常情况,如肝脏或肾脏。例如,肝功能超标可能意味着药物对肝脏功能造成了一些损害,也有可能发生了肿瘤转移到肝脏的情况。乳酸脱氢酶(LDH)严重超标可能意味着患者体内肿瘤负荷较大。

3: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也是肺癌治疗中常见的一个检查指标。虽然它不作为肺癌的诊断标准,但通过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病情的变化也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怎样解读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下面为大家介绍十大最常见肿瘤标志物:逐一解析

最广谱的肿标:CEA(癌胚抗原)

如果要给肿瘤标志物做一个排名,CEA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首,因为实在是太常用了:肺癌、乳腺癌、各种肠道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几乎每个肿瘤患者,如果要测肿瘤标志物,医生都会开上CEA。

大约70%的直肠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胆管细胞癌/甲状腺癌患者,都可出现CEA升高。

但是,也有不少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少量的CEA,比如:支气管、唾液腺、小肠、胆管、胰管、尿道、前列腺等。

因此,CEA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或者肿瘤耐药,因为:

1:吸烟人群CEA也会稍微升高。

2:一些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比如胰腺炎、卵巢或阑尾的黏液囊腺瘤、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憩室炎、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各种急慢性炎症状态。不过,这些良性疾病,CEA一般只是轻到中度升高,一般都小于20μg/L——如果某人体检发现CEA高的实在是离谱,几百、上千的高,那还是要警惕肿瘤,尤其要筛查肺癌、消化道肿瘤。

最牛逼的肿标:AFP(甲胎蛋白)

CEA排在第一位,毫无争议。那么,我们为何把AFP排在第二位呢?

因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唯一一个可以仅仅根据典型的病史、AFP升高达到一定幅度、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就确诊的肿瘤。其他所有肿瘤,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才可以认定为是癌症——AFP都被国内外专家及各大诊治指南认可,参与癌症的诊断,这牛逼不得不服。

AFP升高,不仅仅见于肝癌。性腺来源的肿瘤,如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内胚窦瘤、胚胎细胞癌和多胚瘤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和一些未成熟畸胎瘤,也可能出现AFP的升高。此外,一些罕见的癌症,比如胃肝样腺癌,也会出现AFP升高。

AFP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妊娠、婴儿、遗传性酪氨酸增多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AFP明显增高。放化疗以后,肿瘤溶解坏死,AFP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升高。肝炎、酒精滥用的患者,AFP也会高。

消化道肿瘤组合拳:CA、CA、CA

CA:在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等肿瘤中升高。此外,也有报道指出CA在食道癌、十二指肠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涎腺腺样囊性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中,也会升高。约有0.6%正常人CA也会升高。

CA:在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肺癌和胃癌中,常见升高。CA1000U/mL高度提示为癌症,而且往往合并腹膜转移。胰腺炎、胆管炎、胆汁淤积、粘液囊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也可以出现CA显著升高。

CA:胃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中,常见升高。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疾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良性疾病,也会出现CA的升高。

综上所述,虽然CA倾向于胃癌,CA倾向于胰腺癌,但上述指标都不特异;因此,消化道肿瘤随访过程中,医生常规会开出CEA、CA、CA、CA,这四个组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三种肺癌,三大肿标:Cyfra21-1、SCC、NSE

Cyfra21-1:中文又叫做细胞角蛋白19。这个指标主要用于监测肺癌,肺鳞癌中阳性率高达70%,肺腺癌阳性率60%,大细胞肺癌阳性率75%。同时对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作用。个别良性肝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病人,Cyfra21-1也会轻微上升(一般小于10ng/mL)。

SCC:鳞状细胞癌抗原。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监测鳞状细胞癌的,常见于肺鳞癌、宫颈癌、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部鳞癌中。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NSE:小细胞肺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性标志物。小细胞肺癌中NSE阳性率91%,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患者,NSE也经常升高。

因此,肺鳞癌通常有SCC和Cyfra21-1升高;而肺腺癌通常有CEA和Cyfra21-1升高;而小细胞肺癌,通过NSE显著升高。

女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CA、CA

CA:存在于卵巢组织中,CA明显升高通常见于上皮性卵巢癌。卵巢中CA升高的阳性率约为70%以上。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其他一些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甚至是怀孕早期,CA也会升高。

CA:常用于乳腺癌。早期乳腺癌阳性率60%,晚期乳腺癌阳性率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一般阳性率低于10%。

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患者,我们常规筛查CEA+CA+CA;对于卵巢肿瘤的病人,由于卵巢肿瘤的类型非常多,第一次普查的时候可能会查的尽可能全面,一般推荐CEA+CA+AFP+β-HCG等。

再一次强调我们对待肿瘤标志物的态度:得癌了肿瘤标志物不一定会高,肿瘤标志物高了不一定是癌,因此肿瘤标志物仅供参考;动态观察,更有意义。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被称为肺癌检查的“金指标”。它能真实详尽客观的反映出患者肿瘤的变化情况,判断治疗效果。

影像学检查在肺癌治疗中必不可少,具体分为:X光、CT检查、核磁检查、超声检查、PET-CT检查和骨扫面检查。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各个不同的影像检查。

1:X光检查

X光又被称为胸片,它是观察肺部情况最基础的影像技术。但由于X光的精度不够,当肿瘤大于2cm时才能勉强分辨,因此通常不作为肺癌的诊断或是观察病情的随访。对肺癌患者而言,仅在某些治疗前进行X光检查留底,保证手术顺利。

2:CT检查

CT是英文缩写,中文全程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它是用于诊断及观察肺部病情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

相比胸片而言,它可以将肺部的病情显示的更加清晰。包括肺部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同时,CT还能清楚的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肿大是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CT有普通CT与加强CT之分:

加强CT通过注射造影剂,判断组织内部的血流情况。对肺癌患者而言,由于肿瘤内部血流丰富,因此加强CT更适合确诊及判断转移情况。

普通CT可以用于对已确诊额病灶进行观察,确定治疗效果。

CT检查一般运用于胸部与腹部的肿瘤诊断与检查、部分骨肿瘤的诊断与检查。需要注意的是,脑部CT一般不用于诊断肺癌脑转移,因为脑部核磁的效果更好。

3:核磁检查

核磁的英文缩写是MRI,通过无线电波和强磁体代替X射线,实现对检查部位的成像。不同于X射线,核磁检查不具有放射性,因此对人体是无害的。核磁检查通常用于软组织的成像。对肺癌患者而言,核磁检查最常用于脑部的检查与脊椎脊髓的检查(脑部核磁与脊椎核磁)。与CT相同,核磁同样分为普通核磁与增强核磁。增强核磁可以更好的观察身体内部正常器官与肿瘤组织之间的区分与细节。

4:B超检查

B超是所有影像诊断中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与核磁相同,B超没有辐射,对人体没有伤害。

对肺癌患者而言,B超诊断多用于腹部器官,如肝、肾上腺及腹膜淋巴结等部位是否存在肿瘤转移。此外,B超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用于判断胸部是否存在胸水、腹部是否存在腹水。胸腹水也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5:骨扫描检查及PET-CT检查

骨扫描与PET-CT都是用于判断肺癌是否产生了远端转移的重要检查。顾名思义,骨扫描只能诊断骨骼部位的肿瘤,帮助确定癌症是否转移到了骨头。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出现骨痛,而其它检查结果还不完善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骨扫描检查。PET-CT检查可以被称为目前癌症影像学检查的“杀手锏”。通过一种放射性糖类物质的注射,它可以清晰的分辨出除脑部以外身体各处是否存在肿块,肿块的大小、以及该肿块是否为癌症;通过PET-CT,我们就能清晰的分辨出患者的肿瘤是否存在扩散情况,扩散到了哪些区域,甚至通过肿瘤对该放射性糖类的摄取分辨出患者的肿瘤活性情况……对于疑似肺癌、特别是疑似晚期肺癌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PET-CT来确诊肿瘤、确诊肿瘤是否发生转移;同时通过PET-CT的精准定位,医生可以更好的判断肿瘤手术是否适合患者,以及放疗更精准的靶区选择等等。通过PET-CT确诊后,通常情况下患者不需要再次进行骨扫描检查。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PET-CT存在放射性,对人体存在一定伤害,因此并不推荐将PET-CT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同时用于疾病的随访也需医生的判断许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肺癌治疗手册做了那么多检查,都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