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名词词典
TUhjnbcbe - 2021/7/1 1:25:00
北京雀斑医院医师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小儿杂病变蒸

小儿变蒸的说法,始创于西晋.王叔和。所谓变蒸,指小儿出生后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再加三大蒸,共五百七十六日变蒸完毕。徐春甫《古今医统》:「变者性情变易也,蒸者身体蒸热也。」变蒸的临床表现为身微热,耳及臀部冷,此外无其它症状。历代医家,都认为这种发热证候,是婴儿发育过程的正常生理现象。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每经一次之后,则儿骨脉气血稍强,精神性情特异。」直至明.张景岳认为变蒸是婴儿发热的别名,不是发育的正常过程。清.陈复正支持他的见解。

哺露疳

病因同丁奚疳。常为丁奚疳的进一步发展,患儿极度消瘦,时有寒热,腹大,颈细,食多吐逆,泄泻无度。常兼有肠寄生虫疾病。

不乳

婴儿出生十二小时后不因口腔疾患而不能吮乳的称为“不乳”。有实证、寒证、虚证之分。实证见腹胀便秘、呕吐、烦躁不宁,啼哭声粗,乃因胎粪不下,秽热郁结胃肠所致。寒证见面色苍白,唇舌色淡,口吐白沫,啼哭绵绵不休,甚别便溏肢厥,此属肠胃虚冷,与产时受寒有用。虚证见形神虚怯,面色晄白,气息微弱,啼声无力,肢冷唇淡,由于元气怯弱,多见于难产或早产儿。

瘛瘲

俗称“抽风”,是小儿惊风的一个症状。瘛,是筋急击缩;瘲,是筋缓纵伸。瘛瘲是形容手足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状态,是热极生风、肝风内动的证候。

丁奚疳

其病由哺食过度,脾胃受伤,营养不能吸收所致。症状以腹大、颈细小、面*肌瘦为其特点。

肺疳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失调,郁热伤肺所致。主要症状有咳嗽气逆、咽喉不利、多涕时啼、憎寒、腹胀、泄泻米泔样粪便、乳食减少,口有腥气、皮毛干焦、四肢消瘦等。

肝疳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失调,肝经受热所致。主要症状有消瘦、腹胀、面色青*、多汗、下痢次数多、粪便中有鲜血或粘液、摇头揉目、雀盲,甚至眼睛不想睁开等。

疳(疳积)

亦称“疳积”。好发于幼弱小儿。以面*肌瘦、肚腹膨胀、营养障碍,伴有慢性消化不良为特征。一般的临床表现为毛发焦稀、易发脾气、吮食手指、嗜异食、大便泄泻、酸臭异常等。致病原因,多与所乳过早,饮食失节,病后失调,以及虫积等因素有关,导致脾胃受伤,营养吸收障碍而得病,久而伤及其它脏腑。

龟背

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发生畸形的一种疾患。多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肾气虚,不能充养骨髓、督脉致脊骨痿弱,逐渐变成畸形。其症状为脊骨弯曲隆起,状如龟背,故名。是佝偻病的症状之一。

鸡胸

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变成畸形的一种疾患。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脾肾亏损、胸骨柔弱而成。其症状为胸廓向前畸形突出,状如鸡胸,故名。是佝偻病的症状之一。

急惊风

以发病迅速、高热眼红、昏迷抽搐、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洙、痰声漉漉等为主证,故名。发病原因,有由于外感六淫,或暴受惊恐,或痰积食滞所引起。由外感六淫引起的,初起伴有发热等;由惊恐诱发的,多不发热或发热不高,睡中惊惕啼哭;由痰积食滞引起的,有腹胀痛、便秘或大便腥臭,呕吐嗳酸等。凡急性热病有上述主证的都属于急惊风,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的急性感染,如流行性脑膜炎及脑炎等。

脊疳

是形容疳积患者羸瘦,脊骨显露,故名。

解颅

即头颅骨缝分裂,前囟扩大,不能闭合之症。正常小儿的颅骨缝,大都在出生六个月时骨化,前囟在一岁至一岁半时闭合,后囟在二至四个月时闭合。如延期闭合,名为“解颅”。多由先天不足,肾气亏损所致,其症状为头缝裂开,头皮光急,青筋显露,面色晄白,眼珠常下翻,故白睛特别显露,智力发育不良。解颅是较重的佝偻病的症状之一,亦见于脑积水。

惊风

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惊是惊厥,风是抽风。在儿童疾患中,凡因风而出现惊厥抽搐症状的,统称为惊风。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二类,各详本条。

惊风八候

指惊风的八种症状表现。搐,肘臂伸缩抽动;掣,两肩拽动;颤,手足震颤;搦,两手握拳或十指开合不已;反,角弓反张;引,臂若开弓,手如挽弓;窜,眼睛上视;视,眼睛斜视,睛露不活。

惊厥

指突然受严重精神刺激,以致气血逆乱,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的现象。指小儿惊风证候。

客忤

小儿突然受外界异物、巨响、或陌生人的惊吓,而发生面色发青、口吐涎沫、喘息腹痛、肢体瘛瘲、状如惊痫的,称为“客忤”。

口疳

小儿疳积泄泻,未愈或初愈,口腔发生溃疡,称为“口疳”。是由于湿热蒸灼津液所致。

马牙

多因胎内受热*所致。其症状为初生儿牙龈上生白色小泡,状如脆骨,妨碍吮乳。

慢惊风

以慢性发作,面色淡白或青、神倦嗜睡,缓缓抽搐、时作时止、腹部凹陷、呼吸微缓等为主证,故名。发病原因,或因呕吐泄泻后引起,或由急惊转变而成。由吐泻引起的,多见囟门和目眶低陷,肌肉松弛,便稀尿少,口鼻气冷,甚则睡中露睛,肢冷,脉细无力。由急惊转成的,有便秘,小便失禁,或尿闭,汗出淋漓,舌红少苔,邪盛者,两目畏光,强直抽搐,甚则语言错乱,舌红,苔浊腻等。慢惊包括多种重病晚期有惊厥的,如结核性脑膜炎等。

内钓

小儿由于胎寒或脾胃虚寒引起的一种病症。主要症状有腰背屈曲,腹痛多啼,唇黑囊肿(陈治《幼幼近编》)。

脾疳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不节,脾胃受伤所致。主要症状有面色萎*、腹大如鼓、腹皮青筋暴露、呕逆、不思饮食、喜吃泥土,烦渴引饮、水榖不消、泻下酸臭、咳嗽喘促、胸膈壅满、口鼻干燥、目生白膜、喜暗畏光、唇赤发焦、四肢乏力等。

脐风

又称“撮口”、“噤风”。即新生儿破伤风。以牙关紧闭、强直痉挛、角弓反张、面带苦笑为特征。严重的兼见面色发青,呼吸急促等症状。主要由于断脐不洁,或脐带脱落过早,局部受伤感染所致。

热疳

是由于小儿夏季断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所致。主要症状有肌瘦腹胀、手足心热、烦渴善食、泄泻、大便色淡,或泻下未消化食物残渣等。

肾疳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失调,伏热内阻所致。主要症状有四肢消瘦、面色黝黑、齿龈生疮或溃烂出血、上热下冷、寒热时作、吐逆、乳食减少、大便滑泄,甚则脱肛、肛门溃烂、湿痒生疮。常见“解颅”、齿迟、行迟等肾气不足等证。

胎赤

初生儿皮肤色红如涂丹,是胎中感受热*所致。小儿眼睑赤烂。“胎风”的别称。

胎肥

指初生儿肌肉肥厚,目睛粉红,满月之后,日渐消瘦,五心烦热,大便难,口中时流涎。这是由于胎中感受产母胃热所致。

胎风

指小儿出生后,身热,皮肤红赤,状如烫火伤的一类证候。大多由于妊娠时过食辛热,脾胃积热影响胎儿所致。

胎*

初生儿于出生后数天面目、皮肤发生*疸,叫“胎*”,或称“胎疸”,即现在所称的新生儿*疸。多因妊娠时母体湿热熏蒸于胎所致。轻症一般不用治疗,*疸可自行消退。

胎惊

新生儿非因脐风而出现惊风证候叫“胎惊”。前人认为由于孕妇饮食调养失常或精神因素,影响胎儿所致。主要表现有惊厥,知觉全失,手足抽动,面部肌肉痉挛。呈阵发性发作,不发时无异常征象。

胎热

指初生儿出现壮热、烦惊、痰多喘急、目赤胞肿、便秘、小便赤等的一类证候。是由于产母在妊娠期过食热*之物,或过服温药,热蓄于内,熏蒸胎气所致。孕妇经常目赤多眵或眼目昏花,亦名“胎热”

胎疝

小儿初生即见阴囊肿大的病症。

胎痫

指初生儿百日内所发生的痫症。

螳螂子

初生儿数天或一个月,二侧腮内发现有肿胀有硬块,吮乳不便,甚至啼哭不能出声,称为“螳螂子”,俗名“土脯子”,今名“颊脂垫”。

天钓

小儿惊风的一种。陈治《幼幼近编》:「天钓属心肺积热所致,其证涎潮(形容口水多)搐弱,项强痰鸣,双眸(即目睛)翻上,爪甲包青,皆痰热壅滞上焦所致」。

五迟

小儿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称为“五迟”。病因与“五软”基本相同。参见该条。

五疳

疳证按主要的脏腑病变,分为五撞类型。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详见各条。

五软

头软、项软、手脚软、肌肉软、口软,称为“五软”,又名“胎弱”、“胎怯”,或称“白痴”。以发肓迟缓、智力发育不全为特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早产,或后天乳养不足所致。类于大脑发育不全之软白痴,即伸舌样愚钝症。

心疳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失调,心经郁热所致。主要症状有身热、颊赤面*、口舌生疮、胸膈烦闷、口渴饮冷、下痢脓血、盗汗、磨牙、易惊等。

囟填

即囟门凸起。有属于寒气凝滞的,囟门肿而硬,无发热,四肢不温。有因火气上冲的,囟门肿而软,面赤唇红,指纹色紫。囟填类于脑积水。

囟陷

即囟门下陷如坑状。多由于先天亏损或因长期腹泻或慢惊风后,气血虚弱,脏虚不能上荣所致。六个月以内的乳儿,囟部微陷,无其它症状的,不作病态。

夜啼

是小儿夜晚啼哭不止的病症。原因主要是脾寒和心热。因脾寒者,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思乳食,腹痛,曲腰而啼;因于心热者,面色赤,手腹俱暖,口中气热,烦躁,恶见灯火,常仰身而啼。

脏寒

指婴儿百日内,出现手足逆冷、唇面微青、额上汗出、不思乳食、腹痛肠鸣、泄泻清水、夜啼等症状。是由于产时冷气侵入,或脐带扎缚不紧、寒气内侵所致。指脾胃虚寒。

滞颐

小儿常流口涎,涎常渍于颐下,故名。多因脾气虚冷或实热,不能约制津液所致。

妇产科病证经带白带

从阴道流出白色蛋清样粘液,绵绵如带者,称为“白带”;,在正常情况下,成年妇女阴道可以分泌少量粘液,多属无色,无臭(或微腥)。白带增多则属病态。因于脾虚者,白带量多,兼见神疲,面*、肢冷,便溏等症;因于肝郁者,白带时多时少,兼见精神不舒畅,头眩、胸闷乳胀等症;因于湿热下注者,带下有腥臭味,兼有阴痒(以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较为多见),头晕倦怠等。此外,虚寒、虚热,痰湿等均可引起白带增多。

崩漏(经崩)

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沥不断的病症。如出血量多而来势急剧的,叫“血崩”,或叫“崩中”,出血量较少,但持续不断的,称为“漏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一说指月经刚停后,又续见下血,淋沥不断)。崩和漏可以互相转化,其原因主要由于冲任不固。临床上分气虚、血热、血瘀等。妇产科有很多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内生殖器肤炎症、肿瘤等)可以引起崩漏的症候,应早期获得诊断治疗。

赤带

指妇女从阴道淋沥不断地流出色红而粘浊似血非血的分泌物。如流出的是纯赤色分泌物,则属“经漏”,而杂有白色的,又称“赤白带”。一般来说,赤带是由于心肝火盛所致,属热居多。经漏是由于饮食劳倦,脾失健运,湿热下迫所致,属虚居多。赤白带是由于湿热留恋,夹杂胞内瘀血;也有由于情志郁结所致,属湿热夹杂者居多。本病多见于子宫颈糜烂,子宫瘜肉,加长时间未愈的应考虑癌变,及早诊治。

带下

广义的带下,包括一切妇科疾病而言。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在带脉以下的部位,叫“带下”,故古代妇科病称之为“带下病”。狭义的带下,是指从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腻的物质,如带一样绵绵不断。包括妇女的多种生殖器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炎,盆腔炎等,此外,宫颈癌,子宫体癌合并感染时,也常带下量多,气味恶臭。历代医家根据带下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带”、“赤带”、“赤白带”、“*带”、“青带”、“黑带”,“五色带”等。参见各条。

倒经(逆经)

又叫“经行吐衄”。指在月经过期中(或行经前后)出现过期性吐血或衄血的病症。因发病与月经过期有关,又常引起月经量少或闭经,故称“倒经”,或称“逆经”。本病多由肝气逆上,肝经郁火或阴虚肺燥而致。

黑带

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色如黑豆汁,或稠或稀,或臭或腥的分泌物,也有在赤白带中杂以黑色,是由于热盛熏蒸,肾水亏虚所致。

*带

是指妇女从阴道流出淡*色、粘稠臭秽的液体。甚则色浓如茶汁。多因湿邪盛,湿郁化热,伤及任脉所致。如呈灰*色泡沫状的稀薄液,多为滴虫性阴道炎;如呈*白色,粘稠或呈脓样,多为慢性子宫颈炎。

经闭(不月)

发育正常的女子,平均在十四岁左右来经,如果超龄过久(一般是年过十八岁),仍无月经的;或已来过月经,非因妊娠,哺乳而月经中断三个月以上,同时又出现病状者,称为“经闭”或“不月”。但也有些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又不按月来潮的,如月经每两个月来一次的,叫“并月”;三个月来一次的,叫“居经”,又称“季经”;一年才来一次月经的,叫“避年”;甚至有的终身不行经或每月属期只有腰酸感觉而能受孕的,叫“暗经”,但这种情况毕竟是极少见的。以上都不属病态,与经闭的实质不同。经闭一般可分为血虚和血滞两大类型。血虚:因于脾虚的,常见面色萎*,疲倦,头目眩晕,纳呆,腹胀不舒等症;因于心肾亏损的,则见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心悸气促、目眩耳鸣,手足心热等症。血滞:因于气滞血瘀的,则见面色紫暗,下腹疼痛拒按,或痛连胁部;因于寒湿凝滞的,则见面色青白,下腹冷痛、怕冷、脘闷作呕,兼有白带等。经闭即“闭经”。中医古书习惯将闭经称为经闭。

经断(经绝)

指妇女四十九岁前后,月经终止(有人还认为病理的月经闭止,叫“经闭”,生理的月经终止,叫“闭经”)。在月经终止之前,如出现经期先后不定,经量过多或过少,无其它临床症状的,属正常生理现象。若见头晕,耳鸣心悸,心烦易怒,情志失常,手心发热,经来量多,或漏下淋沥不断的,是由于肾气衰弱,冲任虚损所致。伴有潮热汗出,颧红口干,脉弦细数的,属阴虚阳亢;伴有腰痛阴坠的,为肾阳偏虚,冲任二脉虚衰。

经水

指“月经”。指经脉。《灵枢.经水篇》有关于“五脏六腑十二经水”的记载。

经行便血

指每月在行经过期出现大便下血,而经量减少的病症。又叫“错经”。多因肠中积热,迫血妄行。类似子宫内膜移位的病症。

经行后期(经迟)

月经来潮此平时的周期推迟一周以上。有血虚、血寒、痰阻、气郁血瘀等多种,但以虚症、寒症为多。虚症多腹痛绵绵喜按;若经血色淡,量少,质稀,身体瘦弱,面色苍白,属血虚证。经色不鲜,或黑雨量少,恶寒倦怠,肢冷,属血寒证。经色淡而粘,带下连绵、心悸、头眩,属痰阻证。经行不畅,少腹隐痛,痛引腰部或乳房胀痛,属气郁症。经色紫暗,血块多,下腹疼痛拒按,扪之有包块,属血瘀症。

经行先后无定期(经乱)

又称“月经愆期”。指月经不按正常过期来潮,或提早,或推迟,或经期不定。导致本病的原因很多,有肾虚,有肝气郁结、有脾虚,也有瘀血积滞所致。临床辨证,属肾虚的,症见经色暗淡、质稀,眼眶暗黑,腰脊酸痛乏力等。属肝气郁滞的,症见经色暗红,腹胁胀痛不舒,易怒等。属脾虚的,症见肢倦纳呆,便溏,经色淡而混有粘液。属瘀血积滞的,月经常带血块,下腹痛拒按。

经行先期(月经先期)

是指月经来潮此正常过期提前一周以上,甚至一月两至。一般来说,本病属热的较多见,经血量多色深红,质稠浓,并见烦燥、口干、脉数,属血热。如经量不多,色鲜红,质清稀,手足心热,属虚热。气虚的则症见经血量多,质稀,色淡,面色苍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头重眩晕,舌淡脉迟。此外,属于肝郁或血瘀的亦较多见。

经行泄泻

是指月经前或来潮时,即大便泄泻,经行即作,经净则止。由于脾虚或肾阳虚,互相影响,致不能运行水湿,多伴有面*、四肢乏力,口淡食减,甚则浮肿、腹胀等症。

气虚崩漏

指气虚不摄引起的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沥不止。病变与脾肾两虚有关。症见出血多或持续不止,血色淡红,面色苍白,神疲肢倦,头晕气促,心悸等。

青带

是指妇女从阴道流出青绿色而粘腻味臭秽的液体。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天癸

指男女之肾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据此,天癸有类似性腺激素的作用。在妇科方面,有时把天癸作为“月经”的代称。

痛经

又叫“经行腹痛”,是月经前、后或行经时,以下腹及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妇科常见病。本病的发生,多因气滞,血瘀,寒凝,或血虚所致。因于气滞的,多在经前下腹痛,痛连胁肋,或见乳胀等;因于血瘀的,多在经前或月经刚来时,少腹刺痛拒按,经色紫暗,或有瘀块;因于寒凝的,多见下腹冷痛或绞痛,热熨则痛减,经行不畅,色暗滞;因于气虚的,多见行经后腹部及腰部绵绵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等。

五色带

指妇女从阴道流出多种颜色相杂而有恶臭的分泌物。多由于湿热蕴蒸下焦,积瘀成*,日久溃腐所致。发现五色带,应考虑子宫颈或子宫体癌,及早作出诊断。

血热崩漏

指热盛迫血妄行的阴道大量出血。多由平素体质阳气亢盛,或因感染而出现内生殖器的急性炎症。症见出血量多,色深红或紫,或夹有少量血块,面赤,烦躁,易怒。亦有阴虚而冲任受热,局部炎症存在,引起出血的,症见出血淋沥不绝,色鲜红,心烦不眠,或午后潮热。

血瘀崩漏

指瘀血积留引起的子宫出血不止。多由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引起。主症是漏下淋沥不止,突然又大量出血,血色紫黑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痛连胁助或腰部,血块排出时,病势得以减轻。

月经(月事)

是女子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通常一个月来潮一次,每次约三至五天干净。因为每月按期而来,所以叫做“月经”,“月事”,又叫“经水”,“月信”(指按月而至之意)。一般十四岁左右月经开始来潮,到四十九岁左右月经闭止。月经是否正常,可以从相隔的日期,经量的多少,色泽的深淡,经血的厚薄等几个方面来判断。正常的妇女经血为暗红色,开始时较浅,中间逐渐加深,最后又呈淡红,不凝结,无血块,不清不稠,没有特殊气味,经量适中,能按月来潮,这是健康的象征。如果在月经的期、量、色、质方面有改变,即属于病态。

月经病

指妇科病中属于月经方面的各种病症,即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而兼有各种症状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倒经”、“崩漏”、“经前便血”、“经行泄泻”等等。详见各条。

月经不调

是月经病的统称,包括临床上常见的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等。详见各条。

月经过多

是指月经来潮时,超过正常的血量,或经来日子延长,超过七天以上而经血过多,但仍不失一月一次的过期性。此症多由血热、冲任受损或气虚不摄所致。血热的,经血深红,质稠浓,或有臭秽气;冲任受损的,月经绵延不断,面色萎*,身倦困乏,经色暗淡而质稀薄;气虚不摄的,面色淡白,气弱懒言,经色淡。

月经过少

指行经时出血点滴,量少而不畅,一、二天即净,故又叫“月经涩少”或“经行不爽”。临床分为血虚、血寒,血瘀及痰湿等症。将到更年期的妇女有这些症候,可能是闭经的预兆,如每次经量极少,点滴即无,长期不愈,应考虑生殖系统结核的可能,须早日调治。

自淫

指从阴道流出过多的白色粘液。可由于房事过度或下焦湿热所致。指男性房事过度,欲火妄动,因而精液自出的现象(《素问·痿论》)。男子为精滑,女子为白带(马莳《*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胎产败血冲肺

指产后由于恶露不下,出现胸闷烦躁、面赤、气急喘逆等症状。参见“产后三冲”条。

败血冲胃

产后由于恶露不下,出现饱闷呕恶、腹满胀痛等消化机能障碍症状。参见“产后三冲”条。

败血冲心

指产后由于恶露不下,出现发热,狂言呼叫,甚至发狂奔走等神志症状。参见“产后三冲”条。

胞阻

指妇女怀孕后,经常出现腹痛,甚至阴道出血的病症。这是由于气血不和阻碍胞胎所致。

产后喘促

是分娩后喘急的症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阴虚已甚,失血过多而气脱于上,为将脱重症;一是寒邪犯肺,肺气不宣而喘急,多见气粗胸胀,咳嗽。属风寒外感症(《景岳全书》)。

产后发热

指产妇分娩后,因各种原因引起发热。常见的有外感,血虚、血瘀、食滞等四种。属于外感的,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背酸楚、无汗,苔薄白,脉浮。是风寒之邪乘虚侵入所致。属于血虚的,症见微热,自汗,面红口渴,头晕目眩,四肢麻脉,舌淡,脉浮而中空:或见潮热盗汗、颧红、脉细数。乃因失血过多,阴虚阳浮所致。属于血瘀的,症见恶露量少,挟有瘀块,小腹胀痛拒按、口干不欲饮,发热持续不退,脉弦涩,多属瘀血内阻,营卫不和所致。属于食滞的,症见胸膈饱闷,嗳腐香酸,纳呆,或脘腹胀痛,苔厚腻,脉滑,多因恣食肥甘,停积于胃所致。

产后风痉

即“产后发痉”。产后急症之一。主要症状有突然项背强直,四肢抽掣,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多因生产之后感受风邪,加之失血过多,津液亏损所致,分虚实两种。虚症,颈项强直,牙关紧闭,面色苍白或萎*,四肢抽搐,脉虚细;若气血暴亡,则见肢体僵直,肢冷,两手微撤,气喘自汗,目张口开,脉浮大而虚。实症,多先出现外感症状,继而四肢强直,汗关紧闭,脉浮弦;如内热炽盛,则见身热口渴,面色潮红,昏闷,两手紧握,便闭溺赤,脉弦数。本症多见于产后破伤风感染。

产后腹痛

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血瘀,气血虚,或感受风寒所致。以产后瘀血凝滞(或风冷挟瘀血)为主的名“儿枕痛”,小腹部可摸到硬块,有明显压痛,常兼见恶露不畅或不下,胸腹胀满,脉多弦濇有力,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气血虚的每易外感风寒,多见腹痛喜热按,往往摸不到硬块,头昏目眩,体倦畏冷,甚则心悸、气短、舌质淡,脉虚细或弦濇;如挟瘀血,则少腹硬痛,舌质多紫黯;兼气滞的则有胸闷腹胀、大便溏薄等症。

产后三冲

指产后因感染恶露不下等原因引起的三种危重症候。即“败血冲心”,“败血冲胃”,“败血冲肺”,合称“三冲”,这里的“败血”主要是指当下而不下的恶露。各详该条。

产后三急

指妇女产后出现呕吐不止、盗汗和泄泻频频等能迅速伤津耗气的三种急症。尤以三者并见为危重(《张氏医通》)。

产后血晕

产后急症之一。主要症状为分娩后忽然头晕,目眩眠花,不能起坐、或心中满闷,恶心呕吐,或痰涌气急,甚则口噤神昏,不省人事。有闭症和脱症之分。闭症,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硬痛,晕时神昏口噤,两手握紧,面*或紫暗,舌紫,脉弦有力,属实症,多因血瘀上攻所致。脱症,面色苍白,恶露很多,晕时口开,手撒肢冷,舌淡无苔,脉大而虚或微细欲绝,甚则出现冷汗淋沥,神志昏迷,口唇和肢端青紫等(休克)症候。

产后音哑

妇女分娩后声音嘶哑(甚则不能作声)的症候。是由于平素肾虚,产后阴精不能上承所致。

堕胎

指妊娠未足而流产,一般指妊娠三个月以内胎儿还未成形时堕下。在三个月以上,胎儿已经形成的,称为“小产”或“半产”。若连续堕胎或小产超过三次以上的,称为“滑胎”。在未经堕胎、小产之前,一般先有胎动不安,点滴出血,腹部隐痛等症状,应及早防治;堕胎,小产后,如没有明显症状的,可按一般产后调理。若堕胎,小产后下血不止,甚至昏晕,面色晄白的,多为冲任损伤,气不摄血;若阴道下血淋沥不止,多为瘀血残留;若“恶露”很少而小腹硬痛拒按的,多为血凝不行。参见“恶露不下”条。

恶露

指产后阴道排出瘀浊败血之物。这些血性的液体含有血,粘液和坏死的子宫内膜组织等,开始间杂有些小血块,颜色紫红,以后只有暗红色液体渗出,一般在二足期左右干净。

恶露不绝

指产后超过二、三过,恶露仍末干净。或称“恶露不止”。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平素体虚,加上产后气血虚损,气不能摄血,二是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三是血热内郁,迫血妄行。气虚的,症状有面色苍白或萎*,神疲身倦,腰酸,腹胀有下坠感,恶露清稀无臭气;血瘀的,症状有面色紫暗,小腹疼痛,恶露色紫或夹有血块;血热的,症状有面色潮红,口舌干燥,恶露色鲜或深红,有臭秽气。

恶露不下

指胎儿娩出后,子宫内遗留的浊液败血没有排出或排出很少。主要是因气滞或血瘀所致。属于气滞的兼见小腹胀甚而痛,胸胁胀满,脉弦;属于血瘀的,兼见小腹疼痛拒按,痛处可摸到硬块,脉多沉濇。

恶阻(妊娠恶阻)

指妊娠两个月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胸闷不舒,恶心呕吐,恶闻食气,食入即吐,头重目眩等,古代又有称为“子病”,“病儿”,“阻病”等,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症状。症状轻微的,属正常反应,严重的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其它疾病。多因怀孕后冲脉之气冲逆,胃失和降所致。临床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热上冲,痰湿阻滞等四种。脾胃虚弱的,脘闷腹胀,呕吐不能食,口淡无味,倦怠,嗜酸辣食物,时吐清涎等;肝胃不和的,症状有呕吐频频,兼吐酸水,气逆上冲,食入即呕,胸腹胁胀,头重眩晕,精神沉郁易怒等;胃热上冲的,多见面部潮红,烦渴,嘈杂,舌质红绛;痰湿阻滞的,症状有呕吐痰涎,胸腹胀闷,不思饮食,心悸气促,口淡,舌苔滑腻等。

激经

又叫“盛胎”或“胎垢”。指怀孕以后,月经仍按月来潮,而对孕妇、胎儿并无明显损害者,也属生理现象,待胎儿壮大而可自止。

临蓐

指妊娠九个月以后至分娩前的一段时间,又叫“产前”。

难产

指怀孕足月,胎位已向下移,但胎儿难于娩出。症见腹部阵痛,腰腹酸胀,小腹重坠,胞水兴血俱下,而胎儿又不娩出。可因产妇生理异常,产道狭窄,胎位不正,或胎儿过大,或羊水早破,或产妇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所致。其中,产时儿手先下者称“横产”;儿足先下者,称“倒产”或“逆产”;若产时用力过早,儿头偏歪而肩先露者,称为“偏产”;产妇用力过早,疲乏,久座椅褥,仍末产出,称“坐产”;产妇突然用力,逼胎娩出,因而有所伤损者,叫“伤产”。此外,妊娠未足月而痛如欲产,又不能产出者,名为“试月”。

妊娠

即妇女怀孕,又有“重身”和“胎甲”等名称。

蓐劳

指妇女分娩后,气血亏损,失于调养或劳累过度、伤于风冷所出现的病症。主要症状有头昏,肢节疼痛,烦闷,口渴,盗汗,咳嗽,寒热如疟,饮食不消,身体日见瘦弱。

少腹如扇

语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指妊娠六、七个月间,下腹部自觉寒冷,如被扇子所扇。这是由于下焦虚寒,阳气不能温养胞胎所致。

死胎

又叫“胎死腹中”,即胎儿于临产前在子宫内死亡,或死于妊娠期内。原因很多,有由于跌仆损伤胎体;有由于母患热病,热*伤胎;有因于母体素虚,病后胎元失养;也有胎儿脐带缠颈,气绝致死的。至于久产不下,胎儿窒息而死的叫“胎死不下”。

胎动不安

简称“胎动”,指胎儿频频躁动,腹中痛,并有下坠感,甚则阴道流血的病症。多由于跌仆损伤,阴虚血热或冲任二脉空虚不能固摄胎儿所致。

胎漏

又叫“胞漏”。是妊娠后,阴道时有血样液体排出而腹不痛的病症。可由于气虚、血热,胎元不固,性生活过频等原因引起。

胎气上逼

指妊娠期间出现胎动气逆的症状。大多由于母体虚或病后体弱调养失宜、血气不和所致,故名。

胎元

指怀孕时在母体子宫内的胚胎。指母体中充养胎儿的元气。即胎盘。《证治准绳》胎元散方“用胎元一具……”,就是指的胎盘。

息胞

又叫“胞衣不下”。“胞”、“胞衣”,即胎盘。息胞指胎儿娩出后,经过较长时间胎盘仍不能自动娩出。因病者大都伴有出血症状,应及早使胚盘排出,否则将因出血过多而虚脱。本病多由于分娩后元气大虚,无力继续排出,或因产时感受外邪,气血凝滞所致。

转胞

指妊娠小便不通。即孕妇因胎压迫膀胱,出现下腹胀而微痛,小便不通的一种病症。多与中气不足有关。

子烦

即“妊娠心烦”,是妊娠期中出现烦闷不安,心悸胆怯的病症,病因有阴虚,痰火和肝郁等。属于阴虚的,可见午后潮热,手心发热,舌红无苔,脉细数;属于痰火的,可见头晕,脱闷,恶心呕吐等;属于肝郁的,可见两胁胀痛;脉弦数等。

子淋

即“妊娠小便淋痛”,指孕妇小便频数,淋沥疼痛的一种病症。多因下焦虚热或湿热所致。

子嗽

即“妊娠咳嗽”。指妊娠期中出现干咳,日久不止,甚则五心烦热,胎动不安的病症。多因平素阴虚,怀孕后血气又多聚于下部以养胎,阴精不能上承,肺阴亏损所致。如久咳不愈,可成痨嗽,称为“抱儿痨”。

子痫

即“妊娠痫症”,又称“子冒”。指妊娠六、七月后,或临分娩时,出现突然眩晕仆地,昏不知人,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目睛直视,口吐白沫,甚则角弓反张,过后逐渐清醒,时作时止。凡六、七月以上孕妇出现头晕目眩,血压升高,下肢水肿,以及蛋白尿时,即宜检查,及早防治。本病原因,主要是肾阴素虚,肝阳上亢所致。亦可发于产郁。

子悬

指妇女妊娠四至五个月后胎动不安,心胸胀满,痞闷不舒的病症。多因肝气郁结,痰气壅遏而胎气上逆所致。

子瘖

即“妊娠失音”,或叫“妊娠音哑”,是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出声的一种病症,多因肾阴不足所致。临床表现往往伴有头晕耳鸣、掌心灼热、颧红、心悸、心烦、咽喉干燥等阴虚症状。若将分娩时突然失音而无其它症状的,为胞脉受阻,肾脉不通,肾阴不能上承,一般不必治疗,待分娩后即可自然恢复。

子肿

妊娠在七、八个月后,下肢轻度浮肿,无其它症状出现的,是孕妇后期常有现象。若水肿逐渐加重而遍及股部、外阴或下腹部,甚至面部或肢体上部遍身都肿,同时尿量减少,体重迅速增加的,称为“子肿”,即“妊娠肿胀”,或叫“妊娠水肿”。这是晚期妊娠中*症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每兼肤色苍白,精神疲乏,肢冷倦怠,口淡厌食。病因主要是脾肾阳虚或气滞所致。此外,在妊娠六、七个月间出现腹部胀满而喘的,称为“子满”,又叫“胎水”;自膝以下肿,小便清长的,称为“子气”;仅是两脚浮肿而皮厚的,称为“皱脚”;而脚肿而皮薄的,称为“脆脚”。它的病理与上述大致相同。近代这类名称,已较少用。

妇女杂病不孕

指女子婚后,夫妇一起生活三年以上,没有避孕而不受孕的。原因很多(包括男方的缺陷),在妇科方面,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的指先天性生殖器肤或机能缺陷;后天的与月经不调、气郁、血瘀、肾虚和痰湿等有关。参见“不育”条。

缺乳

即产后缺乏乳汁,或叫“乳汁不行”。有虚症和实症两种。虚症多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产时失血过多,气血两虚所致。主要表现有乳房不胀,不痛、或偶有少量乳汁流出,面色淡白,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恶露量少。实症多因肝郁气滞,经脉壅塞,气血不通所致。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胸胁胀满,脘闷不舒,大便秘结,甚则发热等。

乳泣

指妊娠期中乳汁自行流出(产后未经婴儿吸吮而自行流出,甚至终日不断的,叫“乳汁自出”)。有气虚和肝热二种。气虚的,乳房不胀,面色淡白,气短神疲,心悸头晕,手足发凉,脉多缓弱。肝热的,乳房胀痛,面色潮红,头昏胁胀,烦躁便秘,脉多弦数。

石女

也叫“实女”,指阴道口细小的女性。

室女

指未结婚的女性,即“处女”。

五不女

“五不女”指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即螺、纹、鼓、角、脉五种。前人认为这类情况没有生育的能力,故名。“螺”,指阴户中有螺旋纹,碍于性交者(一说螺是“骡”字之误,指无生殖能力者);“纹”,即“纹阴”,类于先天性阴道狭小或缺陷;“鼓”,即“鼓花”,阴户绷急似无窍,类于处女膜闭锁;“角”,即“角花”,指荫蒂过长,类于阴阳人;“脉”,是女子一生月经全无(或月经不调),不能孕育之症(以上见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

阴吹

语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指妇女阴道有气排出,并带声响的一种病症。

阴挺

指妇女阴部有物下坠,或挺出阴道口外的病症。又叫“阴脱”,“阴颓”,“阴菌”,“阴痔”,也有因脱出物如茄子状,而名“阴茄”,或名“茄子疾”;也有叫“子肠不收”。名称很多,现多统称为“子宫脱垂”。本病原因,主要是气虚下陷,不能收摄,或临产用力过度,损伤胞络所致;亦有因湿热下注而引起的。属于气虚、胞络损伤的,主要症状有下腹自觉坠重,腰部酸胀,心悸气短,神倦,白带较多,脉浮而虚。属于湿热的,症状可见外阴部肿痛,*水淋沥,小便灼热疼痛,心烦,自汗、口苦而干,脉滑数。

阴痒

指妇女外阴部或阴道内瘙痒,甚则疼痛,常渗出水液,痒痛难忍(类于阴道滴虫病)。如因瘙痒引起阴道生疮溃烂的,是阴痒的重症,称为“阴蚀”。病因多由于湿热下注或肝经郁热。属于湿热下注的,表现为阴道常渗出水液,带下甚多,呈淡*色,小便*赤,淋沥不尽,心烦少寐,胸闷不舒,脉滑数;属于肝经郁热的,表现为精神抑郁,性急易怒,或胁痛潮热,口苦而干,便秘,小便*短龈难,服弦数。

阴肿

指妇女下阴部肿痛的病症。多由于阴户破损,感染*气,或肝脾二经湿热下注所致。患者下阴突然肿胀疼痛,几天后化脓,逐渐穿溃收口,但也有反复出脓而成瘘管的,严重时可出现寒热,大便秘结,小便不畅等症状。成瘘管久不愈的,每呈气血两虚的症状。

外伤科病症外科病症臖核

咽喉部发生痈疡,如喉痹,喉痈,喉疳,喉疔等,或肢体皮肤破损并发感染时,下颔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的大小不同的硬结,按之作痛,是一些肿大的淋巴结。

臁疮

指生于小腿臁骨(胫骨)部位的溃疡。在外侧的叫“外臁疮”;在内侧的叫“内臁疮”。外臁疮由足三阳经湿热结聚而;内臁疮属三阴经蕴湿,兼血分虚热而成,局部常有破损或湿疹等病史。患处初起痒痛红肿,搔破则流水成脓,甚则腐烂,严重者也累及骨质,不久收口。《外科大成》认为外臁疮“易治”,内臁疮“难瘥”。今统称下肢溃疡。

白驳风

因皮肤上出现白色斑片,故名。又称“白瘢风”。由于风邪袭表,腠理不密,气血失和而发。多见于青壮年,亦见于儿童及老人。可发于任何部位,症见大小不等之乳白色斑块,与正常皮色分界明显,周围皮色较深,斑内白发变白,部份白斑中央有褐色斑疹或淡红色丘疹,无痒痛感,经过缓慢,常经久不退。

白屑风

病多发于头部,困有白屑脱落,故名。由于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表失养所致。常见于青春期以后,男多于女,好发于全头部,也可颜及颜面、鼻翼、耳项等处。头皮有较多的粉状干燥白屑,梳头或搔痒时容易脱落,落而又生。亦可有或多或少带*色的油腻性的鳞屑,痂皮,或伴有小丘疹,自觉甚痒,搔破流粘液或血水,毛发亦脱,尤以顶颞部为甚,类于皮脂溢出性皮炎。

瘭疽

指体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随处可生,尤多见于指端腹面,故与今称的瘭疽略有差异。多因外伤感*,脏腑火*凝结所致。其症初见皮肉中忽生红色硬肿,小如粟豆,大如梅李,渐次变黑,疼痛剧烈,溃后脓如豆汁,久则腐烂筋骨。一名“蛇瘴”。“掌心*”的别称。

缠腰蛇丹

本病又名“缠腰火丹”,“蛇串疮”及“火带疮”等。是以生于腰肋间的庖疹,色红,形似蛇行,故名。多发于春秋季,起病突然,患部先有刺痛,或伴有轻度发热,疲乏等。多发于身体一侧,常见于腰肋部,其次为胸部,头部则较少见。发病时患部出现大小如绿豆或*豆状的水庖,累累如串珠,排列成束带状。庖液初呈透明,以后转为浑浊。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类于带状庖疹。

肠痈

前人把“大肠痈”和“小肠痈”统称为“肠痈”。多由湿热,气滞,血瘀等留注肠中,气血郁阻所致。大肠痈相当于急性阑尾炎,症见右下腹急痛,有明显的压痛或反跳痛,并可有寒热,自汗,恶心等症状。有的患者因右下腹剧痛,右腿屈曲,难以伸直,故又名“缩脚肠痈”;有的局部溃脓穿破,形成包块,则腹痛增剧,腹皮挛急,患者常有高热,脉洪大而数,右下腹能摸到包块,是为阑尾脓肿。如向外溃破,可引起腹膜炎。小肠痈常见少腹击急,脐下关元穴附近胀痛拒按,小便濇滞或频数短赤。有的患者可见左下肢屈曲,直伸则小腹部疼痛加重,并有寒热,自汗等症状,临床较大肠痈为少见。此外,肠痈如向腹壁脐部溃穿者,叫“盘肠痈”。

虫斑

由于虫积而继发于头面或颈部的糠状鳞屑样的皮肤病。皮损为边缘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淡白色斑,上覆有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多无自觉症状。类于单纯糠疹或白色糠粃疹。

疮疡

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外科疾患一般可分为疮疡兴杂证两大类,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历等。

吹花癣

即风癣。又称“桃花癣”。以其多发于春月,故名。由脾胃素虚,内蕴风热,复外受风邪所致。多生于颜面部,初似皮疹或小疮,甚则起片如云,抓之则生白屑,以妇女为多见。

搭手

疽生于腰背部两旁,因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触及,故名。近肩胛部位的叫“上搭手”;背中部的叫“中搭手”;背下方及腰部的叫“下搭手”。多因五志化火。气滞痰凝,营卫不和,逆阻肌肉所致。本病以形高而肿,色红焮痛,溃后脓出者为顺证;形低陷下,色泽不红,初起痒痛,或兼见恶心,昏眩,谵语、溃烂多脓血者为重证、险证。

丹*

是一种急性的皮肤热*病症,以患部皮肤红如涂丹,故名。又称“流火”或“火丹”。多发于小腿或面部,患处皮肤大片红肿,略高出皮面,差缘明显,表面光滑发亮,触之坚实,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伴有寒战,高热,头痛,骨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多因血分有热,发于肌肤;或皮肤粘膜破损,疫*外侵所致。泛指体表大片皮肤变红的一些病症,如“赤游丹”、“缠腰火丹”等。

又称为“疔疮”。外科常见病之一。因其坚硬而根深,形如钉状,故名。多因火热之*蓄结所致。疔的名称很多,常以发病部位及症状而定名,如“面疔”,“指疔”,“足疔”,“烂疔”,“红丝疔”,“疫汀”等。临床表现;初起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脓头,形虽小而根深,肿硬如钉着骨,疼痛剧烈,来势甚凶,易扩散而走*。

疔疮走*

疔*迅速走散内陷,入于血分;,现神识不清等症,局部肿势漫溢者,称为“疔疮走*”。多由热*炽盛或早期失治,或挤压碰伤,或过早切开,邪*扩散所致。主要表现为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伴有寒战高热,头昏痛,烦燥,胸腹胀闷,四肢无力,舌红绛,苔*糙,脉洪数或弦滑数;或伴有恶心呕吐,舌硬口干,便秘或腹泻;重证可有神昏谵语、痉厥等症状。皮肤常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身发*,也可因脓*流注而有“附骨疽”,“肺痈”等并发证,类于败血症。

疔疽

指疔疮之生于两侧颐颔部及鼻下者,多因过食高粱厚味,煎炒炙博等燥热食物或误食死畜,陈腐棻蔬等,以致热*蕴积而成。症见局部焮肿剧痛,按之坚硬,如钉看骨,破溃后恶血淋漓。如治疗不当,容易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或呕吐烦燥,昏迷谵语等变证。“干疽”之别称。

冻疮

因受冷冻,使局部血脉凝淅而致的皮肤损伤。多发于手足和耳廓等暴露部位。患处先呈苍白,渐成紫红斑片,自觉灼痛,抓痒或麻木,轻者可经十余日消散,重者可溃烂成疮。且较难愈合。

对口

疽生于脑后项背正中,属督脉经,部位与口相对,故名。又称“脑疽”。如偏于左或右的,属足太阳膀胱经,名为“偏口”,又称“偏口疽”,“偏脑疽”。多因感受湿热交蒸之气,或积热,湿*上壅所致。顺证,则疮形顶尖,根盘红肿,焮热疼痛。逆证,则多与情志郁结,肝肾亏损,阴虚火炎有关,疮形平塌散漫,根盘不收,难溃难敛。

鹅掌风

即手癣。一种发于手的掌面的皮肤病,因风*或湿邪侵于皮肤所致。初起皮下小水庖,搔痒,以后迭起白皮而脱屑。日久则皮肤粗糙变厚,入冬则皲裂,疼痛。若皮肤局限于掌心,称“掌心风”;若蔓延至指甲,使甲板失去光泽,变形增厚,称为“鹅爪疯”。

发背

痈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的,统称“发背”,属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系火*内蕴所致。分阴证和阳证两类,阳证又叫“发背痈”或叫“背痈”。阴证又叫“发背疽”。阳证多因感受六淫所引发,起初有一、二个疮头,数天后迅速高肿,大如手掌,甚如碗口,红肿剧痛,伴有高热,烦渴,脉洪数等。阴证多因七情内伤,膏粱厚昧,醇酒炙博,火*郁积而成。初起疮头如粟,根盘散漫,不甚高肿,色不红活,疼痛稍轻,伴有烦闷,口渴,便秘,尿赤,脉细无力等。数天后疮头甚多,上有脓点,形如莲蓬,故又称“莲蓬发”,或称“蜂窝疽”。疮头脓稠难溃,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溃头成片,脓腐渐出,很久才能收口。本病由于所发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发于上部的名“上发背”,又叫“脾肚发”;发于中部的名“中发背”,又叫“对心发”;发于下部的名“下发背”,又呻“对脐发”。

发际疮

指头皮上靠近头发边缘的小疮。多发于头后发际。因平素内郁湿热,复受风邪外侵所致。起初只一、二个,如未及时调治,破口出脓水后易向周围蔓延。

翻花痔

内痔的一种。因其经久翻出肛外,表面不平滑,形如翻花,故名。大便时下血,疼痛难忍。

反唇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唇上,致使唇肿胀而向外翻出,故名。由脾经热*郁发或胃火炽盛所致。参见“疔疮”条。

飞痘

指牛痘接种部位以外生的痘庖。多困种痘后搔抓,以至痘*传播;或因痘*从体内途径传播而发。症状与牛痘同,可兼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肥疮

俗称“堆沙鬎疬”。病因与“白秃疮”同。初起时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脓庖,形如粟粒,搔痒难忍,搔破流水,干后结*痂成碟形,中央凹陷,中有毛发贯穿,*痂脱落后见糜烂面,有特殊臭味,由于毛囊被破损,愈后留有疤痕而局部秃发。本病类于*癣。

附骨疽

疽之生于筋骨部位的称为“附骨疽”。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其症初起见寒热往来,继则筋骨疼痛,表面不红不热,但痛如锥刺,不能屈伸转动,久则寒郁化热,腐肉成脓,而外形仍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溃后稀脓淋沥不尽,不易收口,易形成瘘管和死骨,待死骨脱出后,才能逐渐愈合,类于化脓性骨髓炎。

腹皮痈

痈生于腹壁部,不论上下左右,统称为“腹皮痈”,但生于脐部者,则称“脐痈”。多因湿热火*蕴结气血凝滞而成;也可因脐孔患湿疹搔破后继发感染所致。若溃出脓水稠而无臭味的,易于收敛;如果脓水臭秽,并夹有粉状物质者,容易形成“脐漏”,较难收口。

甘疽

疽之生于胸部两侧肌肉较发达处(妇女则在乳房高耸处),相当于中府穴之下的部位。多因忧思气结或外感*气而发。初起形如谷粒,色青,渐渐变大变紫,坚硬疼痛,恶寒壮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证;病程久,寒热不退,不易成脓,脉见浮数者为逆证。

肝痈

痈生于肝脏的称为“肝痈”。本病多因肝郁化火,肝胆不和或膏粱厚味,湿热虫积,壅结于肝;也有因闪挫跌仆等外伤而致血络瘀阻郁结而成。初起有右侧胁肋隐痛,并逐渐加剧,甚至不能向右侧卧,影响呼吸。起病急慢不定,常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如因痰火而成的则起病较缓,大多无全身症状,脉弦滑;由瘀血而成的,则疼痛较甚,无寒热,脉多弦涩。以后肝脏逐渐肿大,腹满挛急,患者明显消瘦,最后肝脏局部化脓而变软,如不及时治疗,则脓肿溃破,脓呈咖啡色而带臭秽,或并发咳吐脓血,或并发剧烈腹痛,下痢脓血及虚脱等证,都是病重的表现。本病类于现代医学的肝脓疡。

肛漏

是肛门及其周围发生瘘管漏出脓水不止的病症,也称“肛瘘”。因肛门周围痈疽溃后疮口不敛而成瘘管,内痔、肛裂等也可导致此病。只有一个外口和内口,没有分支的,为单纯性肛漏。外口有多个,且有分支,或绕肛管肛门而生,作半环形,形如马蹄,为复杂性肛漏。长期瘘口流脓,不易自愈。若瘘管外口闭塞,脓流不阳,则有疼痛,胀坠等。

股胫疽

疽之生于股部(大腿)或胫部(小腿)的统称。《灵枢·痈疽篇》:「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本病多因风寒湿凝结而成,或因情志郁结,肝脾两亏,气滞痰凝而致。初起坚硬成块,大如指头,皮色不变,缓慢漫肿,化脓,脓深至骨,难溃难收。随着所发部位的不同,又有多种名称。如发于股部的叫“股疽”或“大腿疽”;股外侧的又称“股阳疽”;股内侧近阴处的又称“股阴疽”;发于胫部的叫“胫疽”或“小腿疽”。

骨瘤

瘤的一种。由肾气亏损,寒邪与瘀血凝聚于骨所致。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高起,推之不移,紧贴于骨。

龟背痰

“流痰”发于脊椎关节,致使背部高起,故名。

含腮疮

指新生儿面颊近颐颔部位的疮肿,初为豆粒状,逐渐增大,重证可蚀破颐颊,多由热*所致。指“痄腮”。

鹤膝风痰

流痰的一种,生于膝关节部。初期在膝关节周围肿起如绵,不痛或隐痛酸楚,皮色不变不热,慢慢胀痛增加,病腿渐至不能屈伸,肌肉日益萎缩,坚硬如石,久而溃破,流稀水或夹腐块,日久形成关节半脱位或膝内翻、外翻畸形,患肢缩短。类于膝关节结核。参贝“流痰”条。

横痃

又称“便*”。是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初期形如杏核,渐大如鹅卵,坚硬木痛,红肿灼热,或微热不红。穿溃后流脓液,不易收口,称为“鱼口”,一说生于左侧为鱼口,右侧为便*。◎注:痃为左边为一“病”字去“丙”,里面为一“玄”字。

红丝疔

疔疮之一种。以患处有红线样一条由四肢走向躯干(向心性),故名。系内有心火炽盛,外有破伤感染所致。多发于手臂前侧及小腿内侧。症见红线由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寒热,头痛,纳呆,乏力等症;红丝较细,经治疗可迅速痊愈。若红丝较粗,并向躯干蔓延者为重,如伴有高热、神昏、胸痛、咳血等症,则属“疔疮走*”。

猢狲疳

又称“猴疳”。初生儿臀部周围的皮肤溃烂脱落,中间露出红色一片,有如猢狲的臀部,可逐渐蔓延全身,故名,是因胎中感受热*所致。本病类于剥脱性红皮病。

环跳疽

疽之生于环跳穴(髋关节部)部位,故名。其病因病理与“附骨疽”相同。初起寒热,髋关节部漫肿隐痛,皮色不变,继则疼痛加剧,腰难屈伸,臀部渐渐外突,大腿略向外翻;约一至三个月左右,皮色微红,持续壮热,为内已成脓之征,溃后脓水清稀,不易收口,治疗不当或继续发展,则该侧下肢每成残废。类于髋关节结核病。

鸡眼

又称“肉刺”。常生长于足趾及足底前端。本病多因穿过紧的鞋子或足骨原来就有畸形,致使足部皮肤长期受刺激而引起。鸡眼为圆椎形角质增生硬结,数目不定,根部深陷、皮肤增厚、顶端凸突,常因疼痛而影响行走。

甲疽

疽生于趾(指)甲部的,称“甲疽”。多因修剪趾(指)甲,损伤甲旁的皮肉;或鞋子狭窄,久受挤压而起。多患于足大趾内侧。初起时甲旁肿胀,微痛,流*水,渐呈红肿化脓,患部的趾(指)甲内嵌,破溃后奴肉高突,疼痛流脓,脓液可浸漫整个甲下,须病甲脱落后,才能痊愈。

茧唇

发生于唇部的一种病症。因有突起的白皮皱裂,状如蚕茧,故名。初起在红唇缘的外侧出现如豆粒状硬结,逐渐增大,坚硬疼痛,容易破溃流血。或如菌状不一,溃疡之表面常覆有痂皮,表面高低不平。有时在颈、颔部可出现肿块。后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本病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火,或肾亏火旺,火*蕴结唇部所致。

脚湿气

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庖,痒甚,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作趾间湿烂,故又称“水溃疮”。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证渗出液显着增多,并有特殊臭味,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烂露出红色糜烂面,局部渐肿,甚至连及足面,名为“臭田螺”。也有叫“香港脚”的。另有一种脚湿气,趾间干痒,局部皮肤粗糙脱屑,气候寒冷时,容易出现皲裂。

指皮肤上红、肿、热、痛,根浅的小结饨,是由于内蕴热*,或外触暑热之邪而发。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结节初起较硬,圆形,肿势局限,易消、易溃,数天后化脓,排出脓头而愈。疖是急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炎症。

疥疮

此疮多生于手指,尤以指缝为最,刺痒难忍。其发病是由于疥虫潜隐皮肤,辗转攻行,引致患部发痒钻刺,甚则传遍肢体。有因抓搔破皮而继发化脓感染者,多成“脓窝疥”。参见“脓窝疮”条。

筋历

瘰历之一种。生于项侧的筋间,大小不一,质坚硬,伴有恶寒,发热,身体羸瘦等症。

筋瘤

邪气结聚于筋而产生的瘤状物。《灵枢.刺节真邪篇》称为“筋溜”。其形尖而色紫,青筋累累,盘曲聚结如蚯蚓状,多发于两小腿,腕关节等部位,属于静脉曲张一类的病症。

筋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结喉部的瘿块上筋脉暴露盘曲,形如蚯蚓者。多由怒气伤肝,肝火亢盛,灼烁阴血而成。

颈痈

指发于颈的两侧,包括颔下,耳下,颏下等部位的痈证。多由风热,流*或风湿挟痰等壅结少阳、阳明经络,或因乳蛾,口疳,龋牙,头面疮结而诱发,多见于小儿。其症初起发热恶寒,颈项强痛,逐渐红肿高起,四、五天后皮色渐红,肿痛加剧,即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凡疮疡表现为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未成脓难消,已成脓难溃,脓水清稀,破后难敛的,都称为“疽”。其证可因感受外邪,邪气郁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凝滞而成,或因情志内伤,气血失调;或因恣食炙博肥腻,痰凝湿滞等因素而致。

烂疔

疔疮疾患之一。多生于手足,臂臑等部,因容易腐烂,病势急骤,故名。发病前常有局部创伤与泥土等污物接触感染,加以湿热火*内蕴,*聚肌肤而成。初起患部胀痛,周围肤色暗红,迅速蔓延成片,并可起大水庖,流出腐臭脓液或渗出液,疔*周围紫黑色,全身症状常有寒战高热,神昏谵语等。如身热退,流出稠脓,疔*界限清楚,可望腐肉新生,收口渐愈。如发热不退,肿势散漫,神识昏迷者,即属“疔疮走*”。

痨疮

痨疮是结核性的疮疡,其中以“瘰历”为最常见。

疠风

即麻风,又称“癞大风”,俗名“大麻风”。因感触暴厉风*,邪滞肌肤,久而发作。初起先觉患部麻木不仁,次发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而漫延全身肌肤而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反、足底穿等严重证候。

疠痈

指生于足背两旁的痈疡,形虽小如枣粟,但病情较重,故有“疠痈”之称。多因足三阴经亏损所致。如红肿疼痛,溃破流脓,腐去而不黑,属于湿热偏盛,这是顺证。若微红微肿,溃后脓水清稀,属阴寒反滞,不易愈合。若疮色暗黑,漫肿无头,疼痛而不化脓,伴有恶寒发热,心烦口渴,小便淋沥等,则病情险恶。

流火

指发于小腿部的“丹*”,由湿火下流而成。“风痹“”别称。因其痛无定处,故名。

流痰

即骨关节结核病。故又称“骨痨”或“疮痨”。多发于学龄儿童,患者常有其它结核病变。病变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髋、膝、踝,再次为肩、肘、腕等关节。病多因先天不足,或久病肾阴亏损,使骨髓不充,骨质疏松。外邪乘虚侵袭,痰浊凝聚;或由跌仆损伤等而诱发。此证过程漫长,多不热不红不肿,数过或数月后,始有酸胀漫肿而微高起,但不坚硬,日久方溃,溃后流水或出豆腐渣样物,难以收口,继则形成瘘管。每有羸瘦,乏力,潮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流注

又称“流痰结瓜”。是*邪流走不定,并无定处而变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患于气血虚弱者,多发于肌肉深处,结块或漫踵,单发或多发,日久而成脓。本类病名称甚多。以病因命名的,如“湿痰流注”,“暑湿流注”和“瘀血流注”等;以部位命名的,如“髂窝流注”等;或以症状命名的,如“缩脚流注”等。

是在体表生长的赘生物。李榳《医学入门》说:「瘤初起如梅李,皮嫩而光,渐如石榴瓜瓠(音户)之状,原因七情劳欲,复被外邪,生痰聚瘀,随气留住,故又曰瘤[病赘],总皆气血凝滞结成。」根据其形状和病因的不同,分“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和“脂瘤”等,各详本条。

蝼蛄疖

疖病的一种,多发生于小儿头部,患处初为小疖,其根坚硬,外形如蟮(指蚯蚓)之拱头,故俗称“蟮拱头”。这种疖肿常为多发性,头皮下脓腔相连,破后像蝼蛄串穴,故名“蝼蛄疖”。多由心火热*或胎*内发所致。

瘰历

语出《灵枢.寒热篇》。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又名“历子颈”,“颈历”,或“鼠疮”。小者为“瘰”,大者为“历”。多发于颈项及耳的前后,病变可限于一侧,也可两侧同时发生,也有延及颔下,胸锁乳突肌前后和脏下等处的。以其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故名。病因肺肾阴虚,虚火内灼成痰,痰火结于颈项所致。多见于体弱的儿童。临床表现:初起一个或数个大小如豆粒的结块,以后渐大。其数增多,连接三,五个,甚至十余个。皮色不变,按之坚硬,推之能动,不作寒热,也不觉痛,日久微觉疼痛,结块互相粘连成片,其块按之不动;将溃时皮色渐红,质地较软,破溃后脓稀薄如痰,或如豆汁,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瘘管,故又名“鼠瘘”。由于病因,部位不同,有“痰瘰”,“湿瘰”,“气历”,“筋历”等名称。

马刀侠瘿

语出《灵枢.经脉篇》等篇。本症即“瘰历”。其生于脏下,形如马刀的名为“马刀”,又称“马刀疮”;生于颈旁如贯珠的名称“侠瘿”。两处病变常相关联,为颈腋部淋巴结结核。

面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其生在面部,故名。多发于颧、额、颊等处。由于热*蓄结所致。切忌用指强力挤压,否则容易变生险证。参见“疔疮”条。

内外痔

是兼有内痔和外痔的混合痔。内痔生长部位和外痔连在一起,以肛门的左中、右前、右后部为多发,在右前部位更为常见。

内痈

痈之发生于脏腑,外观看不到的,如“肠痈”,“肺痈”、“肝痈”等。

内痔

生在肛门齿线以上,为紫红色块物突出。初期痔核较小,大便时滴出鲜血,不感疼痛,痔核不脱出于肛外。中期痔核较大,大便后痔核脱出于肛外,便后能还入肛内,一般便血较少。后期大便后痔核脱出,甚则咳嗽、远行、久立等情况也会脱出,不能自行还入,须用手推回或平卧才能复位。最后时常脱出,不易复位。如果痔核不能同缩,发生肿痛,甚至因绞窄而肿痛溃烂,以致坏死,或因化脓而续发肛瘘。

奶癣

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搔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癣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本病即“婴儿湿疹”。

囊痈

指生于阴囊的痈,又名“肾囊痈”。多因肝肾二经温热下注,外湿内侵蕴酿成*而致,其症恶寒发热,口干喜凉饮,小便赤涩,阴囊一侧或两侧红肿热痛,但睾丸不肿大,此点可与“子痈”鉴别。如热痛布止则可消散,如不消退则成脓。

牛皮癣

因患处皮肤状如牛颈之皮,厚而坚,故名。多由于风、湿、热蕴阻肌肤;血虚生风化燥而发病,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多发于项部、肘弯、腋窝、上眼睑、会阴,大腿内侧亦有发生,皮损为扁平状丘疹,融合成片,干燥肥厚,有苔癣样变化,搔之微微脱屑,有阵发性奇痒,入夜更甚,其发作有时和精神受刺激有关。本病为慢性皮肤病,经常发作。类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脓窝疮

又称“脓窠疮”。一种易于接触传染的化脓性皮肤病。此症可因肺热脾湿蒸郁而成,也可由于湿疹、痱子等经搔抓破皮而染*所致,多见于儿童。多发于头面,手臂,小腿等处。表现为*豆大的脓庖,周围发红,焮热疼痛,庖壁厚,不易破,破后凹陷成窝,上有脓液,干后结*痂。一般无全身症状。

胼胝

多发于手掌或足跖部皮肤。因长期受压或磨擦,局部气血运行阻滞而发生皮肤角质增生变厚,以跖、掌突出部位为常见。皮肤增厚以中央为甚,触之坚硬,边缘不清,表面多光滑,呈*白色或淡*褐色,多无自觉症状。但也有在足跟部或跖部的胼胝。因挤压太甚或有继发感染而顽硬肿痛,不能行走的,称之为“牛程蹇”。

破伤风

又称“金疮痉”,指因皮肤破伤处受邪(破伤风杆菌)而致抽风的一种病症。病因血虚不能养筋,病邪由伤口内侵,使风气内动所致。临床表现为面唇青紫,苦笑面容,肌肉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呼吸困难,痰鸣,脉弦数或弦紧等。

漆疮

因接触漆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症。多因肌表腠理不密,体质对漆过敏,感受漆*而生,病损多在暴露部位,接触部皮肤突然红肿,焮热作痒,兼有小丘疹及水,可因搔抓遍传肢体,抓破则糜烂流水,流水多,有继发性感染者,则可有头痛,寒热交作等全身症状。

气瘤

皮肤上隆起的一种肿块。大小不一,质软,皮色不变,有轻微胀痛感,全身无寒热见证。如薛立斋所说:「若劳伤肺气,腠理不密,外邪所搏而壅肿者,其自皮肤肿起,按之浮软,名曰气瘤」。

气瘰

瘰历之一种。生于项的左右二侧,病由肝气郁结,遇怒即肿者。

气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颈部一侧或双侧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软而不坚,皮色如常,一般不痛,有时能随喜怒而消长。发病以青年妇女较多。可因山岚水气或气郁所致。本病类似单纯性甲状腺肿。

干疽

肩疽之生于肩的前廉部位,叫“干疽”一般称为“疔疽”。

热疮

高热过程中皮肤粘膜间出现水庖的症候。多发于上唇外围,水庖成群状,如芝麻或绿豆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微痒,约一周左右消退,但有复发倾向。由风热外袭肌表或肺胃热盛熏蒸所致。类于单纯庖疹。

人中疔

疔疮生在人中穴处,故名。又称“龙泉疔”。若疔生于承浆穴的,名“承浆疔”;生于口角外方的,名“虎须疔”,又名“虎渍*”。皆由肾和督脉二经火*上攻所致。初起小疙瘩,形如豆粒,坚硬肿痛,兼见寒热等全身症状,切忌用手挤压,否则容易发生“疔疮走*”。

肉瘤

瘤的一种。由于内有湿痰,与气血凝结所致。多少不一,大小无定,瘤体软,推之可移,有时瘤肿略硬,皮色不变,也无痛感,发展较为缓慢。

肉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喉结两旁有半球形单个或多个肿块,皮色如常,不紧不宽,表面光滑,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略有颤动感;同时,有心情急躁、多汗、胸闷、心悸、月经不调等症。多由肝气郁结,或脾失健运而气滞及湿痰凝结所致。本病类以突眼性甲状腺肿。

乳吹

乳痈的别名。分内吹和外吹两种。前人认为内吹是怀孕期妇女胎气旺,热邪郁蒸所致;外吹则由于婴儿吮乳时咬伤乳头,或含乳而睡,口鼻气外吹乳头引起。这种名称没有多大意义,其实内吹,外吹均属细菌感染。但古代医家用此以区别乳痈发生在产前,产后的不同,故仍予记述。参见“乳痈”条。

乳发

指乳房或胸肌之内易于腐烂坏死的化脓性感染。男女均可发病,多由胃腑湿火相凝而致。其症初起即乳房(或胸部)焮热漫肿,并有较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寒发热,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皮肉焦黑腐烂;妇女常乳房遍溃,囊隔损伤(多变性)。如久不收口,则易成“乳漏”。

乳核

妇女乳房的一类慢性炎症,包括一些结核病变。又称“乳痰”,“乳栗”,“乳癌”等。多发于生育年龄而体质虚弱者,由肝郁脾虚,痰浊凝结所致。结核初起时,多生在一侧乳房的偏上方,一个或多个,小的如梅,大的如李,质硬,推之可动,皮色不变,触之不痛,数月后,肿块增大,皮色微红,慢性爱软,是已化脓,溃破后常成瘘管,脓液清稀,并杂有败絮样物,疮口腐肉不脱,患侧腋窝常有肿大之结块。

乳疽

指乳腺深部化脓性感染,属于阴证。系由于肝气胃热蕴结而成。主要症状为乳房结块,坚硬微痛,皮色不变,肿块渐渐增大,成脓较慢,化脓时有恶寒发热,溃后流出*色脓液,溃孔较深。

乳痨

由“乳核”扩散而致的疾病。因气血内虚或失于调治,乳核渐大如碗,坚硬疼痛,延至胸肋和腋下,色或紫或黑,溃破后,轻的流白汁,重的流臭水,日久有午后潮热,咳嗽,颧红、羸瘦等阴虚内热的症状。

乳漏

又叫“乳瘘”。即生长于乳房或乳晕部的漏管。由于乳痈,乳发等疾病调治失当,疮口经久不愈而致。患部时流清水,或杂有败絮样物,疮口常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如疮口在乳晕部者多见乳头内缩,脓液臭秽,兼有豆腐渣样物排出,不易收口,收口后亦容易复发。

乳癖

多由肝脾为郁怒思虑所伤,以致气滞痰凝。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初起在乳房生一肿块,如鸡卵而表面光渭,能移动,多数无痛感,也有少数感到轻微胀痛。后期肿块不与皮肤粘连,皮色如常,亦无发热,经年累月,也不溃破。类于乳腺纤维瘤,部分患者在孕期肿块迅速增大而恶化。气滞痰凝,或兼有冲任二经失调。这种病症大多发生于中年妇女的二侧乳房,行经前感到乳房胀痛有块,按之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结核,微硬而不坚,边缘不清,经期后症状减轻,肿块的消长往往与情志刺激有关。

乳头破碎

又称为“乳头风”。指乳头,及乳头部皮肤浸淫,湿烂破裂的病症。多因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湿热蕴结而成。其症乳头破碎,裂开,疼痛剧烈,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痂,容易继发外吹乳痈。哺乳期不易治愈,往往须待断乳后方能痊愈。

乳岩

多生于妇女。因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滞痰凝而成。或冲任二经失调,气滞血凝而生。初起乳中结成小核如豆大,渐渐大如棋子,不疼不痒,不红不热,经年累月,渐渐长大,始感疼痛,痛即不休,未溃时,肿如堆粟,或如覆碗,色紫坚硬。渐渐溃烂,污水渗出,时出臭血。溃烂深如岩穴,疮口边缘不齐,或高凸如莲蓬,疼痛连心。有的初起时乳房发生肿块,肿块中央按之富有弹性,多在未溃前发现乳窍流血,后期溃烂无脓而出血,疮口中央凹陷,边缘坚硬。也有初起时乳晕部位发红,出现丘疹,表面腐烂而渗出血水,此后乳头逐渐凹陷,四周坚硬,皮色紫褐,后期乳头溃烂,乳房内则有坚硬的肿块。以上三种,在病的过程中常可在患侧颈部和腋下部位发现肿大的硬块,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类于乳腺癌等病症。

乳痈

发于乳房部的痈,统称“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妇女产后,其病因有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因乳汁积滞;或乳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感染热*;或产后血虚,感受外邪,以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而成。多发于乳房外上方,其症初起硬结胀痛,焮热,伴有恶寒壮热,一周成形,十日左右成脓,若不切开能向外自溃,脓尽收口,少数会形成化脓性瘘管,称为“乳漏”。古代医家把产后哺乳期患乳痈的称“外吹乳痈”,怀孕期患乳痈的称“内吹乳痈”。内吹乳痈比外次乳痈难消,成脓亦慢,溃后常至产后才能收口。

褥疮

又称“席疮”。指因长期受压迫而引起局部坏死溃烂的疮疡。本病多见于重病长期卧床者,多发于腰骶、肩胛,枕,肘和足跟等处。多因患者气血大亏,气不运血,加上局部受压所致。患处一般不痛,初现紫斑,渐而坏死溃烂,腐肉脱落,形成溃疡,较难愈合。

三陷证

指疮疡邪*内攻所出现的“火陷”,“干陷”,“虚陷”等三种逆证。火陷:见于疮疡的成形期或化脓期,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暗,疮口干枯无脓,但灼热剧痛。并有壮热,口渴、便秘尿短,烦燥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多因阴液亏损、火*炽盛所致。干陷:多见于成脓至穿溃期。多因气血两亏,不能酿脓,故*不得外托,局部腐脓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疮顶平塌。伴有发热恶寒,神疲,自汗,脉虚数等。甚则转为肢厥脉微的脱证。虚陷:多见于收口期,因气血两伤,或脾肾阳衰,故腐肉虽脱,而脓水稀薄,新肉不生,疮口经久虽敛,疮面不知疼痛。伴有寒热不退、神疲纳呆或腹痛泄泻,汗出肢冷等,也可转为脱证。

舌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于舌上,故名。是由心经郁火成*所致。其症状为舌面上长豆形紫庖,坚硬痛剧,甚则出现寒热等全身症状。

舌岩

多发于舌两侧边缘或舌尖的下面,初期肿物如豆,坚硬,渐大如菌,故又称“舌菌”。头大蒂小,色红紫疼痛,不久溃破,向深部及四周蔓延,边缘隆起如鸡冠,触之易出血,有恶臭,局部有渗出液。后期舌本缩短,痛不可忍,如怒气冲激,可致崩裂而出血难止。由于心脾*火炽盛,结于舌部所致,类于舌癌等病症。

蛇皮癣

又名“鱼鳞癣”。以患部皮肤如蛇皮状或鱼鳞状,故名。多因血虚生风,风邪搏于肌肤而发。本病以四肢伸侧为多见,严重者几可遍及全身,得病后患部皮市渐变成灰色,干燥,粗糙,皮肤角化有鳞屑,摸之微有刺手感。冬季易发作,缠绵顽固,不易痊愈。

肾岩

一名“肾岩翻花”,俗称“翻花下疳”。多因肝肾素虚,或郁虑忧思,相火内灼,阴精干涸,火邪郁结所致。初于冠状沟处生一肉刺,坚硬而痒,局部有渗出液。延至一、二年后。阴茎逐渐肿胀,肉刺增大,翻花如石榴子样,渐至龟头破裂,凹凸不平,臭味难闻,甚或鲜血淋沥,饮食不思,形神困惫。本病属于阴茎癌。

失荣

岩证之一。又作“失营”。常发于颈部或耳之前后,初期状如栗子,顶突根深,按之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无红热疼痛,经半年至一年左右,肿块渐大,始觉隐痛,逐渐溃烂,溃后渗出臭秽血水,硬肿更甚,疮口高低不平,形似岩穴,疼痛彻心。常因烂断血管而大量出血。多由忧思郁怒,以至气郁血逆,与痰火凝结于少阳、阳明的络脉所致。

湿瘰

指生于项后足太阳膀胱经所过部位的瘰历。

湿痰流注

邪*流注的一种化脓性病症。因脾虚气弱,湿痰内阻,复感受邪*,流溢于营卫肌肉间所致。初起患部肌肉疼痛,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伴有寒热,周身关节疼痛等症。成脓则肿胀疼痛加剧,壮热,汗出。溃后流脓渐愈。或因正虚邪恋,此伏彼起,缠绵难愈。若发生于夏秋时令,挟有暑湿症状者,称为“暑湿流注”。

石疽

疽之坚硬如石,形如桃李或鸡卵,皮色如常,由小渐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者,名为“石疽”。多因寒凝气滞所致。若向内溃烂,多成逆证,亦有化脓而转为阳证者,较易痊愈。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上石疽”:生于颈项两侧(或左或右,常为单个),为较大的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多因肝气郁结,气血凝滞经络所致。“中石疽”,生于腰胯之间,时虎觉痛,是由寒气瘀血凝结而致。“下石疽”,生于两膝左右,常因疼痛而影响膝部活动,病因与中石疽同。

石瘿

瘿病较严重的一种,可由肉瘿等发展而成,瘿块比较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的坚硬如属,推之不移,甚至可有疼痛发生。伴有烦躁、心悸、气促、多汗、多食善饥、消瘦、脱发,或眼球突出,手部震颤,月经不调等症,亦可发生声音嘶哑,呼吸及吞咽困难等症。多因久病情志郁结,肝脾气逆,痰湿瘀血凝滞所致。类似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病。

暑疖

指发生于暑天的小疖肿。多由痱子搔抓后感染而成。又称“痱*”或“热*”。此症以小儿及新产妇为多见,好发生在头面部。

松皮癣

患处皮肤损害状如松树皮状,故名。困其浸润肥厚,上有白色皮屑,故又名“白疮”。多由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或风热侵入毛孔,郁久化燥,使皮肤失养而致。常发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躯干部及头皮等处。癣的大小不一,局部搔痒,用薄竹片轻刮表面鳞屑,则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继续轻刮,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癣的形态多为点滴状、钱币状或盘状、地图状等。常经久不愈,并易反复发作。类于银屑病。

缩脚流注

病因与“暑湿流注”同。发于骼窝部肌肉深处。初起即患侧大腿拘挛不适,渐而上缩,不能伸直,强伸则剧痛。髂窝部可触到圆形肿块。成脓后,按之濡软,但皮色不变,全身可有壮热,自汗,消瘦,面色晄白,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类于髂窝脓肿。

锁肛痔

指肛门岩肿而致肛门狭窄的一种病症。初起肛门有坠胀感,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带血和粘液。症状逐渐加剧,伴有里急后重,粪便中有脓血,臭秽异常。后期粪形变细,阵发性腹痛,两胯腹间可发现肿块,坚硬而推之不移,常伴有“肛痈”或“肛漏”,身体衰弱。

锁口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口角影响口的张开,故名。是由于心脾二经火*郁发而成。参见“疔疮”条。

痰核

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颔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生于身体上部的多兼风热,生于身体下部的多兼湿热。即“臖核”。

痰瘰

指生于项前足阳明胃经所过部位的瘰历。

体气

俗称“狐臭”。因湿热郁于腠浬汗孔所致。也有由于遗传者。排出汗液带有特殊之臊臭气。狐臭多发生于腋窝部,严重的在乳晕、脐、腹股沟、阴部等处均有臭秽之气。

天庖疮

是一种与天行时气有关的疮疡。多因内有湿热郁结,外受风热暑湿之气而发。疮形如水疤,界限清楚,水庖成群发生,甚者疼痛化脓。并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秃疮

又名“白秃疮”,俗称“白鬎疬“(音辣利)。生在头上,初起白痂,搔痒难忍,蔓延成片,久则发枯脱落,形成秃斑,但愈后毛发常可再生。多由不洁的理发工具或梳、帽等传染而致。本病类于白癣。

托疽

疽生于膝旁阳关穴和阳陵泉穴的,叫“托疽”,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患部焮肿疼痛,站立时尤甚,常须用双手托住患处,以减少疼痛,故名。约半月成脓,溃后脓尽而愈;如不痛而流出鲜血或青黑色脓及脓头甚多者,为逆证。

托盘疔

疔疮疾患之一。因疔在掌心,影响病者的手势,常如托盘状,故名。又称“掌心*”。是由心与心包络二经火*炽盛而生。疔小根深,肿痛剧烈,甚至可腐烂掌部筋骨,并有寒热交作,不思饮食等症。

脱肛

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肛外的一种病症。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和老年人。多由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肛门松弛所致;或兼有大肠湿热下注而成。初起仅于大便时肛门脱垂,能自行回缩;病延日久者,脱出较长,需用手托纳回,每于行走,劳累,咳嗽,用力等而发。脱出时可感坠胀不适,若脱久而不回纳,则局部紫赤,肿痛加剧,甚则溃烂。

脱疽

即《灵枢.痈疽篇》所记载的“脱痈”。手足均可发病,但大多生于足趾。多由膏粱厚味,或生活失于调节,或过服壮阳补肾热药,以致郁火邪*蕴于脏腑,消烁阴液;或由外感寒湿*气,内有积热,使局部气血凝滞而发。发病经过比较缓慢,初起如粟粒状*庖,皮包紫暗如煮熟红枣,黑气漫漫,腐烂逐渐向周围和深部蔓延,并可向上蔓延至脚面,或传至邻近之趾,局部有烧灼样剧痛,多为间歇性,或在行走时或夜间突然发生。脱疽能腐肉、蚀筋、烂骨,疮面的脓水和分泌物恶臭难闻,痊愈较难,应争取早治,本病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外痈

痈之发于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者,如“颈痈”、“背痈”,“乳痈”等。外痈多是多个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脓性炎症,乳痈(即乳腺炎)则是乳腺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外证

通常是指体表上有形症可见的外科病症,如痈、疽、疔、疮、癣、疖、凄、瘤、痔、疥、丹*、流注、瘰历、痄腮、灼伤等。泛指外科病症。

外痔

生在肛门齿线之外,如皮瓣状,渐渐增大,质地较硬,外表光滑,多不疼痛,无出血,只有异物感,或因感染肿胀始感疼痛,肿消后如旧。皮瓣生于肛门前后正中部的,往往伴有肛裂;皮瓣生于肛门左中、右前、右后部的,往往伴有内痔;皮瓣作环状或花冠状的,多见于经产妇。

委中痈

指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又称“委中*”。因肝胆积热结于膀胱经而成。或因患肢破损,湿疹糜烂等感*诱发。起初木硬肿痛,皮色微红,或焮热色赤,肿块形成时,患肢小腿屈伸困难,故俗名“曲鳅”,此时有寒热,如肿痛日剧,寒热不退,是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无名肿*

骤然于体表局部发生红肿的一种证候,因无适当名称,故名。症状或痛或痒,严重者焮赤肿硬,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可因内有郁热,或感受外邪风*而发。

瘜肉痔

指直肠下端脱出的瘜肉。多见于儿童,其色鲜红,质嫩蒂小,大小不等,最大者可如胡桃。一般单生一个,偶有连串而生,状似葡萄,无疼痛,常于大便时突出肛外,并伴有鲜血及粘液,较大的瘜肉需用手推送才能回纳。

胁肋疽

疽生于胁肋部的,叫“胁肋疽”,生于胁部腋下的,叫“渊疽”,统称“胁肋疽”。因正气虚弱,肝气郁滞,痰火壅阻于肝胆二经所致。多见于有结核病变的青年患者,以男性为多。初发于肌肉深部,胁肋间漫肿隐痛,皮色不变,不红不热,约经三、四个月后化脓,肿势渐重,疼痛难忍,破溃后脓水清稀,夹败絮状脓块。本病多属重证,常兼见结核病活动期的症状,类似于胸壁结核。

锈球风

阴囊皮肤搔痒溃烂的一类病症。多由肝经湿热下注所致。阴囊皮肤上发生红斑,丘疹,水庖,糜烂,结痂,皮肤增厚或脱屑等,常伴有搔痒或灼痛。重证可使阴囊皮屑大部剥脱,称为“脱囊”。类于湿疹,皮炎或核*素缺乏症等病。

悬痈

指生于会阴部位的痈,又名“海底痈”。多因情志郁结,三阴亏损,湿热壅滞而发。此处组织疏松,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愈合而形成疮漏。指生于上颚部位的痈,如紫色葡萄,舌难伸缩,口难开合,鼻内出血,时发寒热。多因风热内结,胃火上升所致。

血瘤

瘤的一种。呈半球形或扁平状隆起。边缘明显,质软如绵,或软硬间杂,表面色红或紫红色,也有肤色如常者,压之可暂时缩小或退色,擦破则出血难止。《外科正宗》:「心主血,暴急太甚,火旺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肿曰血瘤」;又「血瘤者,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若红丝,擦破血流,禁之不住」。类于血管瘤。

血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结喉部的瘿块上血脉交结显露。由心火血热所致。

血痣

因肤表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变,呈红色或棕色、青色,压之不退,大小不一,多数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触破即流血。本病多为先天性,也可发生任何年龄。一般不变,也可略为增大,无自觉不适。

牙疔(穿牙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牙龈处,故名。因其入牙龈,故又称“穿牙汀”。是由胃肾二经郁火成*所致。病变可及腮颊部,甚则伴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参见“疔疮”条。

与“癌”通。本症初起状如结核,以后坚硬如石而不痛,一般于几年后才溃烂,流血水而无脓,疼痛彻心,患处翻花,较久则有少量脓液蔓延疮面,发生恶臭。因疮面高低不平如岩石,故名。

沿肛痔

沿肛门外皮肤上突出小肉,由梅*传染兼因湿热下注而成。肛周皮肤隆起扁平疙瘩,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渗出臭秽粘液,时有搔痒或刺痛,严重的可延及会阴,或发现同样症状于口腔咽喉等处。

杨梅疮

即梅*。因疮的外形以杨梅,故名。本病包括梅*的各种皮肤病变。如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点,名“杨梅斑”;若状如风疹样的则名为“杨梅疹”;若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豆,名“杨梅豆”;若疹粒破烂,肉反突出于外,名“翻花杨梅”。若梅*侵于骨髓,关节,或流窜脏腑为患者,统称“杨梅结*”。

夭疽、锐*

痈疽生于颈项耳后乳突后的部位,左名“夭疽”,右名“锐*”。均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是由胆经郁火凝结所致。因该处肌肉甚少,又近于头部,火*容易扩散,若治疗延误,可发生多种凶险的症状。初起时状如黍粒,渐肿如瓜,坚硬平塌,皮色紫暗,疼痛甚剧。经治疚后,若能转为红肿而穿溃者为顺,预后较好;若经久坚硬,皮色发黑,疮形下陷者为逆,多属危证。

腋痈

指痈之发于腋窝内者,又称“夹肢痈”,属阳证。多因肝脾血热或心与心包两经风热所致。其症初起突然红肿疼痛,肿处坚硬难消,伴有寒热,如已变软则已成脓。如初起皮色不变,漫肿坚硬,肿势缓慢,疼痛较轻,仅有微红,很久才化脓溃破的,称为“腋疽”,又叫“米疽”,属阴症。多因肝脾二经气滞血郁所致。

疫疔

疔疮疾患之一。感染疫死的畜*,阻于肌肤,以致血凝*滞而成,多见于畜牧业,屠宰或皮毛制革业及其它接触者。有传染性,接触后约一至三天发病,好发于头、颈、手臂等暴露部位。局部变化似牛痘。先现疤疹,继即出血坏死,形成黑色焦痂、不痛、不化脓,周围肿胀等。若蔓延不止,可引起寒战,高热,神昏,等变证。类于皮肤炭疽病。

又叫“瘿气”,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的一类疾病,多因为郁怒忧思过度,肝失调达,痰气凝结于颈部,或与生活地区及饮水有关。根据其形状和性质的不同,分为“肉瘿”,“筋瘿”,“血瘿”,“气瘿”,“属瘿”等五种,参见各条。

凡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焮热疼痛,周围界限清楚,在未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已成脓易溃破,溃后脓液稠粘,疮口易敛的,都称为“痈”。痈即气血受*邪所困而壅塞不通之意,属阳证,起初常伴有实热证候,如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脉洪数有力等。分“外痈”,“内痈”两大类。详见各条。

油风

又叫“斑秃”。是头发在短期内成片状脱落而头皮平滑光泽的一种病症。症状严重者可见多处呈斑块状脱发,甚至使头发很快脱光。多因血虚生风,或风盛血燥,使发失濡养所致。通常除脱发外无自觉症状,有的患者脱发部位的皮肤发红而痒。恢复期头发细嫩柔软,色淡*或淡白,以后逐渐转正常。

生长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又称“赘疣”,俗称“千日疮”,“瘊子”,“饭蕊”等。本病多发生于手背,手指或头面部,患部赘生物初起小如黍米,大如*豆,突出表面,其表面粗糙,状如花蕊,灰白或污*色。疣的数目多少无定,一般无自觉症状,用力压按时略有痛感,碰伤或摩擦后易于出血。治疗时,应先治疗原发疣(俗称母瘊),当原发性的疣治愈后,继发性的疣往往自行消退。

游风

又名“赤游风”或“赤游丹”。是一种急性的以皮肤表现为主的风证。多见于小儿,多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背部,手背等处,常急骤发作,消退亦快,游走无定。患处皮肤起红晕,并浮肿形如云片,灼热搔痒。状若风疹块,但更为肿大。可伴有发热或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症。一般认为起于背腹,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病因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揍理,风热壅滞,使营卫不调所致,也可因食物过敏而发。一说赤游丹是丹*的一种,因其色赤如丹,游走无定,故名。

瘀血流注

“流注”病症之一。由跌仆损伤,或产后瘀血停滞,与湿*相搏而成。好发于四肢内侧。患部四周肿胀,按之坚硬疼痛,蔓延范围甚广,腿窝,腹股沟或腋部常起核。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周身骨痛等症。约一周后成脓,脓净收口而愈。也可因气血不足,经久不成脓而转慢性。

圆癣

又名“金钱癣”。以其形圆,状如钱币,故名。多由湿热袭于肌肤或因接触传染而致。多发于躯干,腹部及股内侧,亦有生于颈面等部位。病损如钱币状(其形小者,又名“笔管癣”)红斑,其中央常自愈消退,周围边缘清楚而可见丘疹、水庖,脓庖、结痂,鳞屑等变化,多由夏季发作,入冬减轻或消退。

脂瘤

瘤的一种。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难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红,推之可移动,顶瑞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现在称为粉瘤。

指疔

疔疮疾患之一。是生在手指上的疔疮的总称。以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如生在手指头的叫“蛇头疔”;生于指甲两旁,形如蛇眼的,叫“蛇眼疔”;长在指甲根后面的,叫“蛇背疔”;长在手指中节的,叫“蛀节疔”;生而指中节掌面,肿胀如鱼腹,色赤疼痛的,称“蛇腹疔”或称“鱼肚疔”;指全肿,色紫,形如泥鳅,焮热疼痛连及掌背及肘臂,伴有恶寒发热的称“泥鳅疔”。均由破伤感染或肺腑火*郁发所致。各种指疔,一般疼痛较剧,肿势每可延及手背,若不及时处理,会损及指掌筋肤,或并发“疔疮走*”等症。

生于肛门内外。多由平素湿热内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或经常大便秘结,或妇女临产用力过甚,或久痢等原因,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所致。主要症状为块物突出,疼痛,出血等。按块物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内外痔等,各详本条。

子痈

指生于睾丸部位的痈,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气凝血滞所致。起病急骤,一侧阴囊肿大灼热,皮肤紧张光亮,疼痛剧烈,睾丸肿硬,溃破后流出*稠脓液,收口较快。慢性者为肝肾阴亏,痰湿之邪凝聚而发。睾丸渐渐肿大,并形成硬结,其疼痛较轻微,阴囊不红不热,常经数月以至一、二年后,才形成脓肿,溃后流出稀脓,有时可形成瘘管,缠绵难愈。

紫白瘢风

本症俗名“汗斑”。多由脏腑积热,复感风湿,侵入毛孔,使气血凝滞,毛窍闭塞而发。多生于胸,背,面,项等部位,为紫色或白色的斑点,斑点可以很快扩展,甚至蔓延成片,遍及全身。初病不痛不痒,病程稍久,斑点部位有痒感。

足疔

疔疮疾患之一。生在足部的疔疮的总称。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如长在脚趾上的,叫“趾疔”;长在脚丫的,叫“足丫疔”;长在脚底涌泉穴处的,叫“涌泉疔”,长在脚根部的,叫“跟疔”又称“足底疔”。均由湿火下注或由破损处感染所致。其根脚坚硬,麻痒肿痛,常肿至足背,或穿筋烂骨。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足踝疽

疽发于踝关节部,故名。多因三阴亏损,脾经寒湿下注,血濇气阻;或因踝部先有疮*或外伤,余*留于关节,局部经络气血凝滞而发,以先起于内踝者为多见,常初病即有寒热往来,踝部红肿热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关节线上有明显压痛(如为阴证,局部皮色不变,如溃穿则出稀脓),常可由内侧踝关节向外侧穿破,或由外侧踝关节向内侧穿破,故又名“穿踝疽”。约一个月左右化脓,溃后较难收口,收口后也往往因关节组织破坏,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本病之阴症类于踝关节结核。

按摩和伤科埋筋手法的一种。用手背部的近小指侧部分压按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以腕部作前,后,左、右连续不断的滚动的方法。

裹帘

即古代伤科正骨时缠裹伤处所用布条的专称。用途同现代所用的绷带。

接法1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或体表某些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向下或内外压按的方法。

接法2

伤科正骨手法。就是将骨折的断端或碎片重新予以整复原位并接合在一起,也是各种正骨手法的总称。

金疡

即“金创”。指被金属利器创伤而化脓溃烂的疮疡。

理伤续断

是指处理各种外伤,骨伤疾病的简称。

摸法

伤科触诊方法之一。是诊断损伤疾病的一种主要手法。即用手仔细地触摸检查肢体受伤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并通过触摸以发现患者有无骨折或脱症,以及辨别骨折的类型,作为进行治疗的依据。

摩法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大姆指或手掌在伤部(多为软组织)或俞穴的部位上反复地予以摩擦。

拿法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一手或两手提拿患处的肌肉,加以压挤,或提起肌肉后迅速放手等方法,后者又称“弹筋”。

扭伤

指关节附近软组织如筋膜、韧带或肌腱等因外力的猛烈牵拉而引起的损伤。主要症状为局部肿痛,关节运动障碍等。

披肩

古代正骨工具。是用熟牛皮制作的,用于锁骨骨折时固定肩部的工具。现已改用硬纸板及“8”形绷带固定来代替。

揉法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拇指指腹或掌根部分,压按在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或掌指关节为主做回旋状的揉动。

杉篱

古代正骨工具。系根据伤肢的形状,患部的长短宽狭,用杉木条编成竹篱状(每个杉木条两头各钻一小孔,以绳联贯,其形如篱,故名),用以固定骨折患肢,现多用“小夹板”代替。

闪挫

闪伤和挫伤的合称。躯干因突然旋转或屈伸,使筋膜、韧带或肌腱等受急骤的牵拉而引起的损伤,称为“闪伤”,它属扭伤的范围,常见于腰部。体表受钝器直接撞击而致肌肉等软组织损伤,称为“挫伤”。

搯法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拇指甲搯在主治的穴位上,予以一定程度压按的方法。

提法

伤科正骨手法。就是将折断下垂的骨端用手或绳子向上,向外提出。以达到直接或间接完全复位的一种牵引手法。

通木

古代正骨工具。即宽三寸,厚二寸的长杉木板一块,长度根据患者由颈部至腰部的距离来决定。木板的一面刻有上下纵行的凹槽。内填棉花,可以伏贴于患者的脊骨上。两侧则穿孔系以宽带,用以固定脊椎骨折。此法现多不用,而改以沙袋垫代替。

推法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手或手掌(主要是手拇指和小指的指腹部,掌根部等)向外用力推挤患者肌肉,或用力作直接式的按摩。

脱骱

骱,关节。脱骱,即关节脱位,亦称“脱臼”。指组成关节的骨端因正常连接受损害而离开其原有的解剖位置。一般为外伤所引起,多发生于肩关节和髋关节。有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前者皮肉不破;后者有伤口通至脱位的关节,因有感染可能,故病情较为复杂而严重。其主要症状为局部肿痛,关节功能障碍。此外,脱骱也可因气血虚弱,筋骨松弛,而重复在同一个关节发生的,称为重复脱骱(即习惯性脱臼);还有一种脱骱可由于先天不足,胚胎发育不全所致。

小夹板

正骨工具。四肢骨折时作固定用。是用柳木、杉木或胶合板等作材料,按肢体长短制成的长方形薄板。

腰柱

正骨工具。是用扁担形,扁平长条状的杉木四根,各宽一寸,厚五分,长短约一尺上下,并在其两端钻孔,以线绳互相连贯,可以围扎在腰部脊骨上,用于腰椎骨折的固定。

摇法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用两手固定住某一关节部位的两端(主要是颈,肩,肘,腕,膝,踝等较大的关节),并从两端摇动关节部,作回旋运动,以加强关节的活动能力。

振榳

正骨用的拍打工具。为直径2~3公分的小木棒。用于:骨伤局部瘀血肿胀,可轻度拍打患部周围。头,胸震伤时,先用布缠裹头部,再轻轻拍打足心。可以起到气血流通,瘀肿消散的作用。

正骨

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其对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但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

正骨工具

指治疗各种外伤和骨折所使用的工具,如腰柱,披肩,竹帘,杉篱,各种质料制成的大小夹板,绷带等。主要用于骨折的固定。

正骨手法

即治疗骨折,脱症,扭挫伤时使用的各种手法,如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

竹帘

古代正骨工具。外形和构造与夏天的竹门帘相似。但其大小则根据患部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包裹在伤肢的外面,用于四肢骨折的固定。规均改用“小夹板”代替。

五官科病证耳鼻喉科病症白喉

本病是由于时行疫*自口鼻而入,结于咽喉所致。患者咽喉部出现白膜,逐渐扩大,蔓及喉关内外,呼吸受阻。局部的白膜牢固,剥之则出血。调治不当,则白膜肿塞喉间,引起窒息。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及春季,儿童多见。

鼻疳

此症多发生于小儿,常因乳食不调,致上焦有积热引起,也有因风热外邪侵肺而患鼻疳的,其症状为鼻孔赤痒,溃破生疮,疼痛。

鼻疖

鼻内或鼻外因肺经壅热而出现小疖肿,局部发热红肿疼痛,疖肿成熟后顶口出现脓头。同时,可出现唇颊部红肿和全身不适症状。

鼻衄

即鼻窍出血。引起鼻衄的原因颇多,但以实热症为多见。如风温外感,肺素有热,或胃经积热,或肝火上炎,均可引起鼻衄。此外也有阴虚火旺引起的。

鼻鼽

鼽(音求),是一种由于肺气虚亏,卫气失固,感受寒邪所致的病症,其表现为经常鼻流清涕,容易打喷嚏。类似过敏性鼻炎。

鼻渊

俗名“脑漏”。本病多由外感风寒,内因胆经之热影响及脑而起,其主要症状为鼻塞,经常流带恶臭味的脓浊鼻涕,有的患者鼻頞(音饿)部有辛酸感(《素问.气厥论》称之为“辛頞”),并可出现头晕,目眩等症。本病相当于鼻窦炎。

鼻痔

凡鼻腔内生赘肉肿块,统称鼻痔,又称“鼻瘜肉”。本病是由于肺经风湿热诸邪郁滞而成。轻者鼻塞气堵,重者鼻大畸形,甚或垂出外鼻孔。

垂痈

又名“紫舌胀”,由心经火盛血壅所致。多贝于初生婴儿,舌上长出如壳样的肿物,内有血水,胀起于舌面,坚硬疼痛。

唇风

本病多因胃经素有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起,俗称“驴嘴风”。多发于下唇,主要症状是唇部红肿,疼痛,日久破裂,流水。

唇疹

指口唇部发生的干性疮疹。

耵聍

(音听宁)又名“耳垢”,即外耳道的*褐色分泌物,少量耵聍为正常现象。若因风热相搏,分泌物大量增加,可堵塞外耳道而影响听力,称为“耵耳”,即耵聍栓塞。

鹅口疮(雪口)

本病由心脾二经积热所致,发生在初生儿则属胎热上*。其症状是口中糜烂,舌面上布满白屑,口舌疼痛,甚至可有身热烦躁等症。

耳疔

指生于外耳的疔疮,多属肾经火*引起,疔疮色黑根深,又名“暗疔”。发作时痛如锥刺、寒热头痛并作。

耳疳

是一种耳内漫肿,流黑色臭脓的耳病,多由湿热内蕴和肝火上扰所致,本病类似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后疽

本病系由三焦及胆两经火*引起,其症状为耳后肿痛溃破流脓,并常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等周身症状,类似急性乳突炎。

耳聋

耳为肾的外窍,胆及三焦等的经脉会于耳中,所以一般耳病与此三者关系最为密切。耳聋有虚证和实证之分。虚证耳聋,发病较缓慢,初起的先有听力减退,称为“重听”(deafness),其病因为“下元亏损”,肾精不足。实证耳聋,发病骤然,称为“暴聋”,多因外伤、外感风火,或内火上炎所致。

耳鸣

耳中自觉有蝉鸣或其它各种声响者,叫做“耳鸣”。可分为虚实两种类型。虚证是由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常伴有头晕目眩腰痛等症状,诊脉多细弱,如因暴怒伤肝,致肝、胆之火上逆,则耳中暴鸣如钟鼓之声,属于实证。

耳痈

是一种耳窍壅肿,耳根焮热胀痛,溃破流脓的耳病,类似外耳道疖肿。

耳痔

凡外耳道内长出小肿块者,统称“耳痔”。多由于肝、肾、胃三经积火酿成,患耳有胀塞,听力减退,耳鸣作痒等感觉。本病类似外耳道乳头状瘤。依肿块形状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其中如樱桃或桑椹的,称为“耳痔”,状如枣核的称为“耳挺”,头大蒂小如蘑菇的称为耳蕈。

风热喉痹

多由风热邪*侵袭咽喉部引起。主要症状是咽部红肿灼热,吞咽不利,疼痛。同时伴有头痛,寒热等全身症状。本病类似急性咽炎。

喉痹

痹,闭塞不通之意。是咽喉局部气血瘀滞痹阻的病理变化。凡咽喉肿痛诸病,感到阻塞不利,吞咽不爽甚至吞咽难下的,均属喉痹范围。

喉疔

此症是由于邪热内侵肺胃,火*上结于喉所致,其疮生于喉头两旁,根深,形如靴钉,故名。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局部自觉痒麻。如疔庖红肿顶破出脓者为顺症易治,如软陷腐烂属逆重症。

喉风

本病多因感受风热外邪,肺胃素有积热,致风火相煽,蕴结而成。其症状为咽喉部突然肿痛,呼吸困难,吞咽不适,并伴有痰涎壅盛,牙关拘急,神志不清等。若有牙关紧闭,口噤如锁的,称为“锁喉风”;如痰热壅盛,咽喉里外皆肿痛,迅速漫延至颈,颚,腮,龈等处,甚则连及前胸,呼吸急促,则称为“缠喉风”。

喉疳

本症多因喉部结*(咽喉部梅*)或外感风热灼伤咽喉,也有由于胃热所致。其症状为咽喉或上颚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点状溃疡;有时退有头痛寒热等全身症状。

喉关痈

本病多因风热之*侵袭咽喉,局部气血凝滞,热*壅盛而化脓。局部主要症状是扁桃体一侧或双侧的周围肿胀突起,焮红灼热,吞咽困难,悬雍垂亦肿胀变形,以儿为多见,常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本病与扁桃体周围脓肿相似。

喉瘤

本病多因肝气郁结,气血痰涎凝滞于喉部而起。咽喉部一两侧发生红色肉瘤,其表面光滑,质地坚硬触之即痛。重症则表现呼吸困难,吞咽不利。

喉痧(烂喉丹痧)

多发于冬春二季,系由疫*之邪自口鼻吸入,与肺胃蕴热相合,以致热*上攻咽喉而迅速出现咽痛,红肿腐烂,热*外出于肌表则全身皮肤呈现痧疹;此外还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本病又名“疫喉痧”,即猩红热。

喉岩(喉菌)

本病属局重症,多因怒郁伤肝、思虑伤脾、脾肾素虚所引起,加之烟酒过度,是其诱因。咽喉部起有肿块,形如菌状,略高而厚,溃烂后流臭液,呼吸易受阻滞。如病在关内,则有声音嘶哑,患者日渐消瘦,午后潮热。本病即喉癌一类疾病。

喉痈

是发生于喉间及其附近部位的痈肿的总称。初起常恶寒发热,有吞咽及语言障碍,患部红肿热痛,有时疼痛牵连耳部,颈间肿块结硬,甚则咽喉阻塞,引起窒息。本病相当于咽部脓肿一类疾病。如发生于颔下天突穴部位者,称为“颔下痈”。

酒齄鼻

齄(音渣),又名“鼻赤”或“鼻齄”,系由于脾胃湿热上熏于肺,血瘀凝结而引起的病症。主要症状是鼻头血管扩张,局部皮肤发红,病久则呈紫红色,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瘤。

口疮

本病多因脾胃积热,也有因体质素虚,虚火上炎而致。其症状是口腔内粘膜上生*白色如豆样大小的溃烂点。小儿口疮由于疳积所致,则为“口疳”。

口糜

本症多因脾经积热,上熏口腔,致使口腔内出现白色形如苔藓状之溃烂点、疼痛,甚至妨碍饮食。

口丫疮

本病多为脾胃积热所致。常见于儿童,在一侧或双侧唇角处有皲(音均)裂,糜烂,说话或进食张嘴时感到疼痛。

梅核气

本症系因情志郁结,肝气夹痰所致。其症状为咽喉不红不肿,但自觉咽中有如梅核大小的异物阻塞,吐不出,吞不下。本病相当于癔球。

脓耳

凡耳内红肿焮热,鼓膜溃破、耳道出脓的称为脓耳,脓水呈*色者叫“聤耳”(音停)白色者叫“缠耳”;多因肝经火热引起。患者有耳窍突发疼痛,听力减退,并伴有周身寒热,脉象弦滑而数等症状。本病多发生于小儿。类似急性中耳炎。

乳蛾(喉蛾)

本病是以扁桃体为主的咽部病症,又名“蚕蛾”。其病或因风热外邪相搏,结于咽喉;或因虚火上炎;或因气血凝滞而起。本病起病急骤,喉核明显充血,红肿灼热,咽部疼痛厉害,扁桃体表面有*白色脓样分泌物,形如蚕蛾。即急性扁桃体炎。

上颚痈

喉痈的一种,又名“悬痈”。生于上颚部的痈疡。其病因多由心,肾与三焦积热所致。主要症状为上颚脓肿突起,舌难伸缩,吞咽不适,并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本病即上颚脓肿。

石蛾

即乳蛾之一种,症状略同乳蛾。多见于小儿,病情发展缓慢,且不易速愈,喉核发硬肿大,故名“石蛾”。本病类似于慢性扁桃体炎。

锁喉*

本病由心与小肠积热,又复外感风寒,凝结而成。其症状先是耳前部结核肿痛,逐渐影响到咽喉,肿塞疼痛,妨碍饮食。

锁喉痈

本病多因肺胃两经感受时邪风热或心经火*挟风邪而发。如痈疡生于喉结之外,红肿胀大,容易累及喉头。一般的说破溃流脓者易治。

悬旗风(悬旗痈)

本病大多由于胃火炽盛,脾胃积热,上侵喉关或因外伤引起。其主要症状为口腔内悬壅垂下端尖头部出现紫色血泡,名“悬旗风”(一作“悬[病其]风”)。如血泡生长在口腔上颚,破溃后出现糜烂疼痛,妨碍饮食,则称为“飞扬喉”。◎按:[病其]为一组合字。左为“病”字去“丙”,内为一“其”字。

咽后痈

喉痈之一种,又名“里喉痈”。即生于咽后壁的脓肿,多因风热结*壅盛化脓所致。其症状为咽后壁脓肿突起,焮红热痛,吞咽困难。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

阴虚喉痹

本病由于阴亏火旺,虚火上炎所致。主要症状是患部潮红,呈慢性充血,咽部不适,似常有痰而又不易咳出,吞咽欠爽。有的伴有其它阴虚症状。本病与慢性咽炎一类病症相似。

阴虚喉癣

本病多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以致肺阴受伤。其症状为咽部粘膜溃烂,表面突起,颜色晦暗,日久逐渐溃烂,疼痛,妨碍饮食。患者常有午后潮热、盗汗消瘦等阴虚内热的症状。本病类似咽粘膜结核或喉头结核,多见于肺结核患者。

眼科病症胬肉攀睛

即翼状胬肉。此症系心肺二经风热壅盛,加之脾胃积热而诱发。其主要症状是胬肉由眦角隆起,呈灰白色,渐侵黑睛角膜,以致影响视力。

八廓

眼科中与五轮相对应的一种学说。从部位说,将眼外部按脏腑表里关系,分为“水廓”,“风廓”,“天廓”,“地廓”、“火廓”,“雷廓”,“泽廓”,“山廓”。水廓相当于瞳神水轮,风廓相当于黑睛部分的风轮,天廓相当于气轮,地廓相当于肉轮,火廓、雷廓、泽廓、山廓相当于血轮(内眦、外眦的上、下方)。八廓在古代眼科中曾作为辩证之用,但各家说法不一。杂有迷信色彩,后世亦少用。

白睛溢血(胭脂障)

本病多因肺经热邪,迫血妄行;也有因饮酒过度,或外伤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白睛表面呈现部分充血,色鲜红,界限分明,重者可有出血现象。约数日后可自行消退,预后艮好。

白膜侵睛

主要系肺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病症。其症状是黑睛边缘出现灰白的小庖,逐渐向中央进展,严重时,灰白色小庖可融合成片,横越黑睛。患眼极度畏光,刺痛流泪,病状常反复发作。

白翳包睛

是“赤膜下垂”(垂帘障)证的进一步恶化。其症状为血脉贯布,遮满黑睛(角膜和虹膜部分),不能视物。常伴有头痛,便秘,目痛等症状,有时可致失明。

暴盲

暴盲多因肝气上逆,气血郁闭引起。患者原无眼部其它症状,突然一眼或两眼失明。本病相当于视网膜中心动脉栓塞。

冰瑕障

凝脂翳(化脓性角膜炎)如经早期及时而恰当的治疗,黑睛上的混浊即可吸收,仅留点状或片状薄翳,明亮光滑,如冰如瑕。一般不影响视力或仅有视力轻度障碍。

赤脉传睛

指气轮白睛上由两眦开始出现赤脉,逐渐向内扩展。多因嗜食油荤厚味,心火亢盛上扰于眼所致。本症需与“赤丝虬脉”鉴别,后者病变并不从两眦开始,而是起于白睛任何部位,脉管蟠曲充血。

赤脉贯布

一般指气轮上血管增多,布满整个白睛,是多种眼病的共同症状(如椒疮,粟疮,火疳等),又称“赤脉如缕”。

赤膜下垂

又名“垂帘障”,类似沙眼性角膜血管翳。本病多是椒疮(砂眼)失治或调治失宜,再加心,肺,肝诸经风热、内火,致瘀血凝滞所致。主要症状是整排的细小血管自白睛上方向下侵入黑睛,患者常有目痒流泪,羞明畏光。重症可畏至瞳孔,翳膜菲薄。

赤丝虬脉

指气轮白睛上血络赤丝明颢的病症。多因血络郁滞所致。椒疮、粟疮一类病症,常有赤丝虬脉出现。其它如用眼过度或嗜酒过甚等,均可致白精上血管扩张,发生赤丝虬脉。

风赤疮痍

本病主要由脾经风热*邪与心火相挟而上攻于目所致。其症状是眼睑皮肤红赤起庖及溃烂,形似疮痍。类于睑缘炎。

风火眼痛

又名“风热眼”,俗称“火眼”,即急性结膜炎,系感受风热所致。其主要症状是两眼刺痛,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晨起上下睑被粘着,不易睁眼,结膜充血,严重者来势较猛,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风轮赤豆

此症是肝经积热,气血失调所致。其主要症状是风轮(黑睛)部位有颗粒突起,白睛(球结膜)有赤脉缠布追随,色红如豆,故名。

风牵偏视

又名“风牵喎斜”,“口眼喎斜”。主要是由于脾胃二经气虚,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其特点是眼与唇口偏向一侧,且常有流泪过多,眼睑闭合障碍等症状。这是支配面部及眼部神经有病而影响口眼部肌肉张力所引起。

疳积上目

是小儿疳积续发的一种眼病,起因于脾胃受损,肝热上攻于目。主要症状是角膜混浊,视物不清,干涩怕光。如不及时调治,重者可引起黑睛破损,导致失明。本病相当于维生素A缺乏症所致的角膜溃疡病。

高风雀目

是“夜盲”的一种,为先天不足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白天视觉正常,一到夜晚或黑暗处,两眼视野狭窄呈管状,只能直视。本病相当于视网膜色素变性。

黑睛破损

指黑眼珠(包括角膜,虹膜等部分)因眼病或受外伤而溃破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如处理失当,可能导致失明。

花翳白陷

指风热*邪侵犯黑睛而使其表面生翳,如花瓣形状,中间凹陷。本病多由热*内侵,肝肺火炽,互相搏结而起。

*液上冲

“凝脂翳”的病情如继绩发展恶化,就出现*液上冲。其病因为脾胃积热上蟠,*邪交攻。主要症状为风轮之内,*轮之前(即解剖学上的前房)出现*绿色脓性分泌物并逐渐增多,其上界呈水平线。重者穿破风轮而成“蟹睛”或“旋螺突起”,使视力受到影响。本病类似于前房积脓。

混睛障

本病多因肝经风热,津液被灼,瘀血凝滞所致。其症状为黑睛部份呈现一片灰白色翳障,状如磨砂玻璃,视力严重障碍。类似角膜斑翳。

火疳

一种急性眼病。火疳是火邪热*结聚,侵犯白睛的病症。主要症状是白睛深部向外凸起暗红色颗粒,逐渐增大,红赤疼痛,怕光流泪,视物不清,严重者可破溃流水而成瘘管。

椒疮

本病起因是感受外界*邪,加之脾胃素有积热,风邪外束,以致胞睑脉络壅滞而气血失和。其主要症状是眼睑内的睑胞内发生细小的颗粒状病变,状如花椒,故名“椒疮”。本病即砂眼。患者觉眼内沙涩痒痛,怕光流泪,如不及时调治,常可引致损坏眼睑及角膜,遗留翳障,影响视力。

金疳

本病系由肺火亢盛而致。其主要症状是白睛出现形如细小米粒,周围有血管围绕的小庖,同时觉眼部涩痛,怕光,流泪。

聚星障

本病系因肝火内盛,兼之风邪相挟,致风热相搏而起。其症状为黑睛表面出现细小足点,常三,五成群,呈灰白色或微*色,或散或聚,反复发作。如调治及时,预后良好,否则容易酿成黑睛云翳或溃破等重症。

漏睛(眦漏)

是一种眼眦部的疾病,系因肝经风热或心火炽盛所致。其症状为眼内眦红肿胀大,继缀发展则溃破流脓,久不收口,缠绵岁月,脓液自内眦的泪窍而出。本病类似于泪囊炎。◎按:泪为组合字。左边为一“水”旁,右边为“目”字。

绿风内障

本病即青光眼。多因真阴亏耗,阴虚阳亢,气血不和引起。主要症状是瞳孔散大,色呈淡绿,视物不清,常见灯火呈红线色圆晕。急性发作时每伴有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眼睑肿胀,眼球充血。急性期缓解后,视力大减。本病容易复发,逐次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失明。

眠弦赤烂

又名“风弦赤烂”,多因脾胃湿热,外感风邪所致。其特点是睑缘红赤溃烂,痒痛时作,重症甚至可能睫毛脱落,睑弦变形。本病即睑缘炎。

内障

凡眼珠内部(包括瞳孔及玻璃体以及眼底等部位和眼内组织)的疾患,统称内阵。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内障凡二十三种。

凝脂翳

本病系*邪侵犯黑睛,加以肝胆火炽,风热壅盛而起。其病状为头额剧痛,目痛羞明,泪出如流,颜色带*绿,状如凝脂,故名。如不及时治疗,可致黑睛溃破,累及瞳神而失明。本病类似化脓性角膜炎。

睥翻粘睑

又名“皮翻症”,“风牵出睑”。多因胃经积热,肝风内盛,以致风痰湿热上攻,气滞血壅所致。由于睑弦翻转,眼睑不能闭合,常感眼部干燥裎痛,甚至发生角膜炎。多发于下睑。

青盲

本病系因肝肾不足,精血亏损,兼以脾胃虚弱,精气不能上达于目而起。开始视力减退,逐渐发展,可至失明,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眼病,类似视神经萎缩。青冒的早期阶段,患者自觉视物昏糊渺茫,称之为“视瞻昏渺”,如兼见眼前有一片阴影,甚至呈现青绿碧蓝或赤*之色,称之为“视瞻有色”,随着视力的进一步减退以至失明,但双目外视并无异常,则称之为“青盲”。

虬脉纵横

指白睛(球结膜)血管充血,脉络粗细纵横。

虬蟠卷曲

指白睛(球结膜)血管充血,脉络稀疏旋曲。

拳毛倒睫

又名“睫毛倒入”。是一种因眼弦赤烂(睑缘炎)或“椒疮”(砂眼)治疗失当,经久不愈所引起的睫毛拳曲的病症。由于睫毛倒刺眼珠,患者有涩痛流泪,怕光等症状。甚至可发生浅层角膜溃疡,最后形成云翳。

上胞下垂(睑废)

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为发育不全的后果,发于双侧。后天性的多因脾弱气虚、脉络失和,风邪客于胞睑所致,常发生于单侧。其症状是上睑肌肉无力,不能开大睑裂,常需抬头皱额以帮助视物。

视赤如白

即色盲。多因先天发育不良,阴精不能上达于眼所致。患者对某些颜色或全部颜色失去辨别的能力。

粟疮

本病起因与椒疮相似,其主要症状是眼睑内发生色*而软的粟粒状的病变。每与椒疮(砂眼)同时发生,沙涩痒痛。重症可因粟粒磨擦眼球诱发翳膜而影响视力。

胎患内障

指孕妇因病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影响胎儿发育;复因偏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致婴儿患先天性内障。双目外观似正常,但视力有不同程度的丧失。

天行赤目

是感受四时风热*疠之气所致。其主要症状是胞睑肿胀,睑、白睛红赤,痒痛流泪,眼眵(音吃)稠粘,常两眼先后受累或同时患病,本病即传染性结膜炎。

通睛

俗名“斗鸡眼”。即一眼或双眼的黑眼珠相对偏于眦侧,有的患者可有复视的症状,以致须偏斜瞻视才能看清东西。多因重病后眼部肌肉受损,而失去眼部运动的协调状态。有时也可因外伤所致。

瞳神干缺

指瞳孔失去正圆状态,追缘如锯齿或梅花状。常为“凝脂翦”等重症所遗留下来的后果,最终也可导致失明。

瞳神缩小

指瞳孔失去展缩能力,日渐缩小。多因肝肾劳损,虚火上炎或肝经风热上攻而成。重者也可导致“瞳神干缺”,视力全失。

外障

指发生在胞睑(包括眼睑皮肤,肌肉,睑板和睑结膜等)、两眦(包括泪器),白睛(包括球结膜和前部巩膜等部分),黑睛(包括角膜和虹膜等部分)的眼病。局部症状如眼部红赤肿胀,眼多出现胶粘现象,或出现星点云翳,赤膜.胬肉等;统称外障。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外障凡五十种之多。

五风内障

又可分为“青风”,“绿风”,“黑风”,“乌风”,“*风”五种内障。其病因同绿风内障。各色风乃依瞳仁所见颜色不同而命名。“风”字是表示病势变化迅速的意思。五风之中,青风、绿风表示病较轻,较常见;黑风,乌风少见;*风表示病最重,易致失明。

五轮

眼科的一种学说。眠睛由外周向中心可分作“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位,用于说明局部与内脏相关的生理病理,并作为眼疾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肉轮位于上胞(睑)和下胞(睑),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其疾患多与脾胃有关;血轮位于两眦血络,在脏属心,心主血,故其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气轮即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风轮即黑睛,在脏属肝,肝属风木,故其疾患多与肝,胆有关;水轮即瞳神(仁),在脏属肾,肾主水,故其病患多与肾,膀胱有关。此说总结了眼科的一些临床经验,但以五行通套五脱,不免牵强,应用时不宜生搬硬套。

蟹睛

本病多由火热上攻,治疗失当,以致真睛膏损。症状类似“旋螺突起”,在黑睛边缘有似蟹睛般的神膏绽出,凸出的范围一般较小。若*仁全部凸出,则最终将导致失明。

旋螺突起

本病系因肝热过甚,致使风轮部分凸出如旋螺状,眼球变白或发青,日久变成黑色。重者可致盲。本病类似角膜葡萄肿,系因角膜溃疡穿破后,虹膜脱出结疤而成。

血灌瞳神

病因多由外伤损及血管,以致血液外溢;也有因内热过盛,损伤眼内血络所引起。血液进入风轮及瞳神部位,外观瞳神呈现一片红色,如不及时调治,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眼胞菌*

本症系因脾经湿热蕴结所引起。患者睑缘长出小泡,逐渐长出如菌形的赘生物,且有小蒂,不痛不痒,甚者眼翻流泪,视物昏蒙,有的经久不愈。类似于眠睑庖疹或粟粒疹。

眼胞痰核(胞睑肿核)

本病多因胃肠蕴热,与湿痰相结,以致阻塞经络,起于胞睑之间。其症状可见胞睑内有核状硬结(多生于上胞),按之不痛,推之移动,日久隆起发红,眼胞重坠胀涩。本症又名“目疣”,即睑板腺囊肿。

眼丹

本病病因,部位等与针眼相同,但病情较重,胞睑可漫肿赤痛,有硬结拒按,甚至伴有头痛寒热等全身症状。

夜盲

俗称“鸡盲”或“雀目”。本病起因于脾胃虚弱,导致肝血亏虚或肾阴不足,缺乏维生素A所致。其主要症状是夜晚或在黑暗处视物不清。

黑睛部份由于疾病而失去其透明光亮的特性,代之以疤痕组织,以致轻重不等地障蔽视力,这种病症就叫“翳”。

圆翳内障(如银内障)

本病起于肝肾两亏或脾胃虚衰,运化失常。其症状为晶状体失去原有的透明度,变为混浊,使视力下降或丧失。类似白内障。

云翳

黑睛上因患“凝脂翳”等一类疾病而遗留一层薄的不透明组织,如云如雾,故称“云翳”。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或有轻度障碍。

针眼(土疳)

又名“土疡”。指生长在胞睑边缘的小疖。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所致。初起形如麦粒,微痒微肿。继则赤痛拒按。相当于麦粒肿。

真睛破损

眼珠因外物射入或跌仆而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眼疾,如处理不当,可致失明。

眦帷赤烂

帷(音惟),本症似眼角睑缘炎,其病因与眼弦赤烂相同。主要症状是两眦糜烂起痂,伴有痒痛感比,重症甚至眦帷出血,睫毛脱落。

医史丛书

是把各种单独着作汇集在一起刻印的一类书籍。医书中最早汇刻丛书的是元.杜思敬的《济生拔萃》(公元年),包括金元医家的着作十九种。凡一家或把师徒等所着医书合刻,称为“一家丛书”,如《张氏医通》(公元年),包括清.张璐、张登、张倬等三人的着作。至于宋.董汲的董汲医学论着三种,包括《脚气治法总要》,《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旅舍备要方》等(公元年),则系个人的医学丛书。明、清以后,丛书逐渐增多,其中保存了历代的许多珍贵医书。

大方脉

我国古代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成年人的疾病的,相当于现在的内科。

大夫

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夫。北方人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见洪迈《容斋三笔》。

大医

对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都好的医生的尊称。

带下医

最早见《史记.扁鹊列传》。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所以古代称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为带下医。

东医

韩国、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医学与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医学已互相交流,公元十七世纪初,韩国出版的医学巨着名为《东医宝鉴》,韩国设有专门研究机构:东医研究所。越南设立东医研究院,并出版有《东医杂志》。

法医

《礼记.月令》中有“瞻伤”,“视折”.“审断”等,是古代法庭检验伤死案件的简单记载。五代时的《疑狱集》(公元年),和凝父子所着,系现存最早的法医着作。宋代有《内恕录(着者佚名),《折狱龟鉴》(郑克着于公元年),《棠阴比事》(万荣着于公元年)等着作。南宋时采用《检验格目》和《检验正背人形图》,丰富了法医学的内容。后来宋慈采取《疑狱集》,《内恕录》等书的精萃,结合当时在法医学上的新经验,编成《洗冤录》(公元年),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检查,鉴定某些机械死伤原因,当时的各种*物及急救解*的方法等,此书为古代法医名着,对国外亦有较大影响。

方书

指专门记载或论述方剂的着作,如清.汪昂的《医方集解》(公元年),清.鲍相璈的《验方新编》(公元年)等。指一般有处方的医书,如刘恕《通鉴外纪》:「遂作方书,以疗民疾。」就是指一般医书,因医书中多载有方剂。又如《千金要方》(公元年)、《千金翼方》(公元年),虽以“方”为书名,实际上包括基础医学及临床分科。

风科

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宋代设风科仅次于大方脉,有学生八十人。风科的范围包括各种因“风”邪所致的疾病。

妇人

在医学术语中,妇人是指古代治疗妇女病的专科,又称“女科”。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

汉医

日本人对中医的称谓。或称“汉方医学”。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日本研究汉医的着作比较丰富。现在日本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如全日本汉方医师联盟等。还出版了不少汉方医学杂志,如《汉方之临床》,《汉方医药》等。

和缓

即医和兴医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由于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的代名词。

汇讲

指汇集个人单篇着作加以刻即的书籍。如清.唐大烈的《吴医汇讲》,搜集当时医生的单篇着作,随得随印,共十一卷,这实际上是我国早的医学杂志。

疾医

《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分医学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疾医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金元四大家

指金,元时代(公元年-年)医学上的四大学派。中国医学发展到金、元时代,医学研究之风兴起。其代表有刘完素(守真)生于公元-年,他主张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张从正(子和)生于公元-年,他认为“治病应着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此,治病善于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东垣)生于公元-年,他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善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土派”;朱震亨(丹溪)生于公元-年,他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治病多用“滋阴降火”的办法,世称“养阴派”。他们的学术主张在当时以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清《四库全书总目卷.医家类方:「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金镞

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是指专门治疗刀、枪、箭伤等战伤的一门科学。

经方派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的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着作中的方剂为经方,其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医家有宗于此而在学术观点上自成一派者为经方派。

郎中

古代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见宋.洪迈《夷坚志》)。这种称号在南方某些地方沿用至近代。

类书

指分门别类编辑的书籍。医学类书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其中清.陈梦雷等所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代表作。

炼丹术

是古代炼制丹药的一种技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我国自周秦以来就创始和应用了将药物加温升华的这种制药方法,为世界各国之最早者。公元九、十世纪我国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入欧洲。炼丹法所制成的药物有外用和内服两种,外用者至今还很有价值,内服则由于其*性较大而逐渐被淘汰。所谓“神丹妙药”,以求“长生不死”,则是荒谬的。

良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精良的医学家的称谓。

铃医(走方医)

在以往,有很多周游于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由于他们以串铃招呼病家,故名。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傅口授,每有独到之处。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取效。但也混杂看一些借医行骗的人。

名、字、甫

名指正名,如张机的机,即是正名,仲景是字。后世的“甫”字,实际上也是“字”,如“周学海.澄之甫”即“周学海”字“澄之”的意思。

岐*

岐伯与*帝二人的台称。古代相传*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内经》等多系以*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成的。因此,历代以来,医家多推岐,*,为医之鼻祖。

清代九科

医院内医学分科很不一致,有分为五科的,也有分为十一科的。清代九科是指十八世纪时分医学为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等而言。

全书

指个人着作丛书。如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公元年),包括张介宾的多种医书。指汇刻的丛书,如清.崇文斋刻的《仲景全书》(公元年刻),包括明.张卿子的《集注伤寒论》,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宋云公《伤寒类证》,清.曹东斋《运气掌诀录》,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指分门论述的医书,如明.龚廷贤《济世全书》(公元年)。指专题研究的医书,如明.张鹤腾《伤暑全书》(公元年)、清.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公元年)。

人痘接种法

是取患者痘浆接种于人,使其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我国古代医学家发明这种方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到公元十六、七世纪,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在国内已成为专业。其方法有四种:即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和痘衣法。前三种都是接种于鼻孔,其痘苗叫做“鼻苗”,其方法叫做“鼻苗法”。痘衣法旱穿用天花患者患病时所穿的衣服。人痘接种法的创造被认为是免疫学的先驱。这种技术在公元十七世纪开始,先后流传于俄国、韩国、日本、阿拉伯和欧、非各国。公元年传入英国,公元年英国人发明牛痘接种法。

伤寒派

自从汉代张仲景着成《伤寒论》以来,后世医家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对该书加以批注、发挥者数以百计,对发扬仲景学说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们之中虽有各种不同见解的争论,但在继承发扬仲景学说上则是一致的。迨至温病学说兴起,在伤寒、温病之间的学说争论更有发展对外感热病的诊治,尊张仲景伤寒之说者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伤寒派。

上工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对能称得上为上工的有一个具体的要求,即在疾病还未发作的时候,或虽已发作而尚未发展以前,能早作诊断和予以防治,而且要求达到百分之九十的治愈率。

十三科

指我国古代医学分科。元代、医院都把医学分为十三科。元代十三科分为大方脉科、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医院的十三科是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音促)、按摩、祝由等科。

时方派

凡汉·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之方为时方。后世医生主张,可用古典医方之法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药物组成,临床治疗处方多用宋以后的时方,或按病症之实际情况自行处方用药,称为时方派。

食医

相当于现在的营养医生。参见“疾医”条。

世医

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人们称这样的医生为“世医”。古代人多相信世医。

兽响

专治牲畜疾病的医生,见《周礼.天官》。现存的兽医书,有着者佚名的《安骥集》(公元以前?唐.贾诚重校)、明.喻仁、喻杰的《元亨疗马集附牛经,驼经》等。

书目

是记载图书目录的书。我国医书的书目,如明.殷仲春的《医藏书目》(公元年)、清.凌奂的《医学薪传》(公元年)等。又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公元年),清.曹禾的《医学读书志》(公元年)等,除记载书目外,还对每种书作简要的评介,并考证作者的生平,书的流传修订等,是为医书的书目提要。

四大家

明代医家多以张仲景,刘完素,李东垣和朱丹溪等四位医学家为四大家。清代医家多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等四位医学家为四大家。后者又称“金元四大家”。一般所指四大家都是指金元四大家。

宋九科

宋代太医局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疮肿兼折伤,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故称宋九科。

太平惠民和剂局

是宋代*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宋代对药材多行官卖,十一世纪后期在京城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制造,出售丸、散、膏、丹和药酒。此后,几经改名,而且不少省、州、县也相继设立。当时把制剂药物的部分称为“修合药所”或“和剂局”,把出售药物的部分称为卖药所或“惠民局”,或“太平惠民局”。

太医

一种医生职称。医院的医生,是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治病的。

太医令

古代“太医署”医院的行*长官。秦、汉时已有此官职。负责管理太医署、院的行*及业务。其下设“太医丞”,为太医令的助手。

太医署

唐代一种医疗保健机构。这个机构内分设医学各科,除作为医疗保健外,也有兼管医学教育的。宋代把这种机构改称“太医局”,明、清则改为“太医院”。

唐代四科

唐代“太医署”分医学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在医科中又分为体疗(内科)少小(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五官口腔)、角法(拔火罐疗法)等四个部门。

温病派

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方面,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温病学说的形成,对传染病的防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倡和赞同这一学说的医家,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温病派。

巫医

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者),以驱除*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职业者。巫的产生较早,距今约三千多年以前的我国商周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掌握技术知识的人物之中即为“巫”。巫能医治疾病,还能歌舞,代*神发言,只有官吏才能用巫法治病。甲骨文中的有关记载,可以说明当时医疗活动的情况。到战国时期,民间医生已比较普遍了,扁鹊(秦越人)首先提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主张,但由于医药发展的限制,骗人的巫医还是长期的存在。

五禽戏

古代的一种医疗体育。华佗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观念下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姿态进行锻炼,用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增强体质。因为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故名。

下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不高明的医生的称谓。由于医疗知识水准低,没有掌握防治疾病于未发作的技术,往往等到疾病已经十分明显的时候才能诊断治疗,而且治愈率只有百分之六十。

小方脉(少小)

“幼科”的别称。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也有称小儿科为“少小”。

校正医书局

宋代于年设立的一个校对,整理和刊印医学书籍的机构。宋以前,我国医学书籍已很丰富,但由于活字版印刷术尚未发明和广泛应用,医书多靠手抄或刻版流传,出现不少错误。校正医书局曾对《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古代医书,进行校订印行,这对于医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学、撰、辑

在医书作者之下,有时加一“学”字,实际上即是编写,“学”意指学习,谦虚之词。撰,也是编写的意思。辑。是编辑,聚集,如《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清·孙星衍等从《证类本草》中摘出成书(公元年),称为辑本。

疡医

是治疗肿疡、溃疡、金疮,折伤等外科疾病的医生。参见“疾医”条。

医案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

医工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医工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一书,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职位在医师,针帅和按摩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和按摩生之上。

医话

是医生的笔记。它没有一定的体例,多记录个人临床治病的研究心得、读书的体会、治病的验案、传闻的经验和对医学问题的考证讨论等等。

医经

指中医学术的古典着作。《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卷,称为医经,即《*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和《旁篇》等七种有关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原则的基础医学着作。后世有称《素问》,《灵枢》,《难经》为医经者;有称《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为医经者;也有把以上统称为医经者。

医林

即医界。在古代或近代某些行文里,用医林以代表医生的行业。

医论

是一种专门论述医生个人学术见解的专着。相当于现代的医学论文集。

御医

一种医生职称。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

针灸铜人

用铜铸造并刻有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型。宋代我国医学已相当进步,在针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惟一对前人成就的系统整理,他不但总结出针灸专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而且主持铸造了铜人模型。这个铜人不但可作教学上的模型,还可作考试之用,其方法是铜人内装水,外涂蜡,让学生针某穴位,如取穴准确,则穴中的水流出,否则就不能针入。

中工

古代对具有中等医疗技术的医生的称谓。其技术不如“上工”精良,但此“下工”高明。在治疗疾病上要求有百分之七十的治愈率。

祝由

古代用祝说病由的迷信方法以治疗疾病者叫做祝由。祝说,就是装出一副能通*神之事的模样,祝祷*神消灾免难,解除病人的疾病痛苦。古代多设有祝由科或咒禁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