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会不会得宫颈癌?”“宫颈癌和这个有多大关系?”~有个小姑娘问我这个问题。
首先,“15岁***“这件事和”得宫颈癌”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所以,因“15岁***得宫颈癌”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宫颈癌和这个有多大关系?”
~应该说,这两者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是绝对的关系。
下面咱们聊聊跟宫颈癌发病有关的几点。
一、宫颈癌发病跟什么有关系?
二、宫颈癌可以预防吗?
三、宫颈癌怎么预防?
相信聊完了,你也就明白了。
一、宫颈癌发病跟什么有关系?
1、宫颈癌最重要的病因,也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是~高危型的HPV(人乳头状瘤病*)持续感染。(还有一些中低危的HPV跟宫颈癌发病关系相对不密切,不在此讨论)
高危型HPV主要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其中HPV16、HPV18诱发癌变的风险最高。
2、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还有一些遗传易感方面的因素和协同发病的因素。
遗传易感方面的因素,简单的说就是因为一些天生的遗传方面的因素容易得这种疾病(比如有HLA-DPB2、EXOC1、GSDMB基因突变的女性)。
协同发病的因素(比如这些因素可能让宫颈上皮损伤,产生潜在细胞变异),这些因素包括:
在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时的过早性生活、多孕、多次分娩,主动或被动吸烟、其他微生物感染(比如一些衣原体,淋球菌,疱疹病*,阴道滴虫等可能引起一些急性炎症、引起宫颈上皮完整性的破坏和化生的修复,可增加对生殖道HPV感染的易感性)、性激素的影响(生理性的雌激素水平波动或是外源性的激素使用)、药物或是疾病引起的免疫抑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协同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
总体来说,基因突变、自身免疫的降低、激素的波动、各种因素引起的宫颈上皮完整性的破坏和修复的降低,这些可能和高危HPV感染一起造成宫颈的损伤甚至宫颈癌。
宫颈癌最重要的发病因素是高危HPV病*的感染。而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其他发病因素还有些差别。比如宫颈鳞癌发病有关因素,包括过早性生活,多个性对象,吸烟等,而在宫颈腺癌这些关系却不是很明显,宫颈腺癌则多见于肥胖合并糖尿病的妇女。还有些研究认为跟长期服用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有关。
二、宫颈癌可以预防吗?
到目前为止,宫颈癌是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并且有明确预防手段且效果显著的癌症。
抛开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包括基因方面的遗传易感性以及前面提到的一些发病协同因素),避开能避开的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危HPV的感染就可以预防大部分宫颈癌的发生。
三、宫颈癌怎么预防?
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1、接种宫颈疫苗。
最好在开始性行为之前的年龄段接种宫颈疫苗。低龄人群比高龄人群接种疫苗其免疫保护效果最好。
调查显示,我国女性初次性行为中位年龄,城市为22岁,农村为21岁,超过10%的15到19岁女性已有性生活。
最新的《人乳头瘤病*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优先推荐9到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特别是17岁之前的女性;同时推荐27到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另外,无论是否存在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对适龄女性均推荐接种HPV疫苗(接种之前无需常规行细胞学及HPV检测)。
2、定期筛查
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包括: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法和人乳头状瘤病*(HPV)检查技术。
我国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
3、避免不健康生活方式
不健康生活方式参见前面”一“之”2“中提到的一些内容。
最后再回到最初的这个题目,为什么说因“15岁***得宫颈癌”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调查显示,现实生活中,一半以上的女性开始性行为后的3年内会发生HPV感染。
事实上,HPV病*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目前发现的HPV病*有多种。80%的人一生中都会感染至少一种HPV病*。
多数HPV感染是无症状的。而且大多数HPV感染会在两年内被人体正常免疫系统清除。只有少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发展成宫颈癌。但这通常也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定期合理地进行筛查、监控,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其实是可防可控的。
当然,虽然目前宫颈癌病因明确,疫苗防控切实有效。但前面提到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过早/不洁性生活、多伴侣……)也是防范宫颈癌需要避免的。
有空也来聊聊天
帮助更多人,这才是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