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血痹”是人衰老的根源,“逐血痹”能延缓衰老。
中年以后的很多疾病都源于血痹,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心梗、脑梗、脑萎缩、老年痴呆等等,同样,人过早出现白发、皱纹、面色无华、色斑、机能减退、怕冷、动作迟缓,也是血痹造成的。
血痹对人体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在牙齿上:成年后人牙缝变大,吃东西会塞牙,人开始在餐后剔牙;这就是因为血痹使牙齿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缺乏营养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牙齿酸软,无力、以及感染,最后牙齿脱落。
所以中医“血痹”这个名词值得重视和研究。痹,是阻塞的意思;血痹,就是血液阻塞不通的意思。
“血痹”一词出自《灵枢·九针论》:“邪入于阴,则为血痹”。
《素问·五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金匮要略·血痹虚痨病脉证并治》:“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诸病源候论》卷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
由此可见,中医所说的血痹是人体因受风邪而血凝,致“血行而不反其空”。简单说,血痹就是血液阻塞不通,导致相应部位得不到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而生病。
人体脏器都必须得到正常的血液循环供应,功能才能正常。人体任何部位都会发生“血痹”,这导致相应部位得不到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并及时带走代谢产物而功能降低和生病。比如:心、脑血痹则会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白发、时间久了脑萎缩;腿部血痹则腿软没劲、走不动路;生殖系统血痹则生殖能力下降、阳痿早泄等;眼睛血痹则视力下降;口腔血痹就容易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无力,最后牙齿早早脱落。
“血痹”相当于“动脉硬化”和“微循环障碍”
动脉硬化的实质是过多的脂肪长期在人体内存留,最终被氧化变质,成为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目标,而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变质脂肪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血管壁里面,这样就引发了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都处在隐慝状态下潜伏发展。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
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微动脉、微静脉、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人体每个器官,每个组织细胞均要由微循环提供氧气、养料,传递能量,交流信息,排除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微循环主要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来影响微循环的血流量。
微循环障碍是指血液成份的改变,使管腔狭窄,血液流速或减慢或血栓形成,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微循环障碍会引发多种疾病,由于年龄的增长、血液的粘稠度增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血胆固醇增高等原因,使得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在毛细血管中就可能发生瘀滞甚至堵塞,身体就会有寒冷、麻木、疼痛等许多症状。及时疏通毛细血管,排除微循环障碍,是获得健康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造成血痹的原因
简单说,血痹,就是营养能进入血管,不能出血管。这是由人生理和病理两个因素造成的:
营养进入血管,是人体的生理功能。
《灵枢?邪客》中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栗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阳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由此可见中医认为:五谷进入人体,经过消化被转化为糟粕、津液、宗气三类物质。
现代医学也认为:食物在消化管内被消化吸收时,其中单糖、氨基酸、甘油、中短链脂肪酸、无机盐、维生素及大量的水被吸收进入血液;脂肪中的长链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等被吸收进入淋巴系统;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被推向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可见中西医在营养吸收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长链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等进入淋巴系统后,最终也流入右心房,进入血管。
也就是说,所有的营养物质都进入血管成为血液成分。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简单说,就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基础。
《饥寒论》中说“病是饥寒的程度或其质变的类型”。饥寒的第一次质变形成“肿证”,这影响的是全身的皮肤和黏膜,包括血管的黏膜。
“肿证”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充血、水肿、渗出”,对血管的影响是通透性降低、内径变窄、血管屈曲变形,这些都影响血液成分与组织细胞的正常交换,特别是大分子的物质受影响更大,比如:长链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等。
如果“肿证”不能及时正确治愈,这种血液供应不良的状态就会持续存在。
现代医学也发现:脂肪长期存留在血管内,氧化变性后会引起血管壁内部的免疫反应,这导致动脉硬化,血管狭窄,人体各组织器官缺营养、缺氧,功能降低。
也就形成了血痹,这种“营养能进入血管,不能出血管”的状态。
血痹造成的疾病
血痹的特点是:人体组织缺乏营养和代谢产物堆积,而血液中营养过剩(高血脂、高血糖等)。
中医常说“久病多虚、久病多瘀”。
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扩张弯曲、毛细血管数目减少、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以至停滞和微血管阻塞、血管周围水肿、出血等,均可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不能进行正常的修补;同时细胞的代谢产物不能充分排出,导致组织功能障碍,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衰老、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所以,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脑梗塞、中风、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等。
心血管系统:心肌供血不足,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呼吸系统:胸闷、气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
消化系统:胃的功能紊乱、胃炎、溃疡病以及其他胃部病变。
内分泌系统:各种激素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乳腺炎、小叶增生等;
泌尿生殖系统:肾炎、肾衰、水肿、女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炎、膀胱炎等。
肌肉关节系统:风湿关节炎、疲劳、肌肉酸痛、麻木、冰冷、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跛行、刀割样痛、颈、肩、腰、腿痛退行性病变。
妇科系统:痛经、月经不调、小腹下坠感、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皮肤科:皮肤弹性下降,松弛、皱纹、*褐斑、老年斑、鱼尾纹、眼袋、肤色晦暗、色素沉着等。
老年病:脑萎缩、老年痴呆、中风、高血压、冠心病、肩周炎、骨刺形成骨质疏松等症。
总结一下就是:血管壁发炎导致血痹,营养可以进血管,不能出血管,组织营养供应不足,是造成人衰老,即“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是造成人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原因。
俗话说:“血液循环通,人不得中风;血液循环好,心肌梗塞少;血液循环畅,身体都健康”。正常的血液循环功能是保证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首要前提,所以,“逐血痹”就能延缓衰老。
这里的文章是我为医30年来,每日对医学问题实践的总结和思考,属于个人认知的一个部分,不要只看了这只言片语而争论。
毛主席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他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他的先头”。
*医生所写的一部分书:
《人体营养、免疫和微循环管理学概论》
《把衰老推迟20年》
《健康的秘密》
《青萍之末》
《一家之言》
《雅望》
《前列腺炎以痈论治》
《随心所欲》
《饥寒论》
《用现代科学知识讲中医的理论和概念》
《如何健康舒服的活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