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被刷取出来,放入到液基保存瓶,经过保存液的固定,很快就死亡,但是及时固定的细胞能够完好的保持生前的状态。今天要讨论的细胞生与死,指的就是固定之前细胞的模样,以及它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判读标准。
死亡是细胞以及其他的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常见事件。细胞死亡包括两种方式:凋亡以及坏死。
凋亡类似自杀,是由一种或多种不适合于细胞生存的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特征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在核膜周边聚集,最终核碎裂。凋亡细胞的胞浆变化较小,尤其是鳞状细胞凋亡时,胞浆保持相对的完整。凋亡的细胞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不伴随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
图片摘自《KOSS诊断细胞学及其组织病理学基础》,我理解特征性的DNA凋亡梯带就是浓染凝集的核染色质团块,这样的细胞平时阅片中随处可见。
第一步:核染色质均质化。
箭头所示的细胞,是细胞发生凋亡的第一步:核染色质均质化。这与高级别病变时候染色质增粗不一样,后者颗粒感更加明显且核膜完整。而均质化的核染色质像一堆杂乱的棉线。
红色箭头所示也是均质化的核染色质,平铺在整个细胞核中,核膜淡染欠完整。*色箭头是均质化的染色质进一步凝集的表现。
第二步:均质化的核染色质凝集在核膜周边。
红色箭头所示两个凋亡细胞,是上一个阶段的进展,均质化的核染色质进一步凝集,形成团块状,且往核膜周边聚集。此时的核膜已经不完整。
红色箭头所示的为核染色质凝集在核膜周边的凋亡细胞;*色箭头是一个处于分泌期的颈管腺细胞,核被挤压造成深染,畸形,与凋亡的鳞状细胞要区别;绿色箭头所示的是三个分叶核的中性粒细胞,与凋亡细胞的鉴别在于圆形,体积小,分叶核大小比较一致,连接较紧密,核居中。
红色箭头所示为核染色质凝集在核膜周边的凋亡细胞,贴在核膜边上的核染色质形成新月形帽。
第三步:核染色质片段化,核碎裂。
红色箭头所示为核碎裂的凋亡细胞,胞浆的变化较小,也可以有空泡化的趋势(二图较小的那个);*色箭头所示为核碎裂之前的阶段。
第四步:被吞噬
凋亡的细胞大多由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红色箭头所示为组织细胞:圆形,体积比副基底层鳞状上皮细胞稍微大点,胞浆淡染,核大多偏位,可以看到小核仁。
红色箭头所示的两个巨噬细胞,已经吞噬了凋亡小体,胞浆内的蓝染小点就是还没有“消化”的碎裂核。
红色箭头所示的巨噬细胞,吞噬的是红细胞,颗粒呈现棕*色。旁边还有一个巨噬细胞。
图片摘自《KOSS诊断细胞学及其组织病理学基础》,细胞坏死的原因包括过热,过冷或细胞*性化学因子。坏死的典型表现为胞浆空泡化明显,核增大降解。坏死可以引起细胞膜破坏,细胞崩解成碎片,继发炎症过程。
胞浆的空泡化改变是细胞坏死的典型特征。这是一个放疗后的细胞学样本,厚实的鳞状上皮也经受不起放射线的刺激,巨大的胞浆内空泡表示细胞死亡。
红色箭头所示为坏死的细胞,有可能是肿瘤细胞的坏死,也有可能是正常细胞的坏死。特点是细胞核肿胀,核染色质淡染,均质化。相比旁边*色箭头所示的病变细胞:染色质的颗粒感及核仁无不体现这些病变细胞的生猛活鲜,坏死的细胞则黯然无光,无论它的生前是多么风光。
这个细胞也是坏死细胞,大核仁提示这是一个癌细胞的坏死,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孤零零的在忏悔。
*色箭头所示为坏死细胞胞浆的空泡化,红色箭头所示为坏死细胞胞核均质化,核增大。最怕的就是红色箭头所示的细胞,生前好好的,坏死以后出来吓人,给很多没有经验的细胞病理医生造成过度诊断。因此,不根据坏死的细胞(核染色质细微结构不清楚)做出判读是我们应该谨记的一个原则,尤其在萎缩性病例中。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萎缩,红色箭头所示坏死的细胞,胞浆改变较为明显;*色箭头所示的坏死细胞胞浆已经完全丢失,剩下单独的裸核。这些细胞无论怎么变,都失去了诊断的价值。不要根据裸核的细胞做出最后的判读,也是细胞学诊断中的一个原则,尤其是在坏死的背景之下,因为你不清楚这些细胞生前是好是坏。
红色箭头所示是细胞坏死,*色箭头所示是细胞凋亡,它们都是死亡的细胞。绿色箭头所示的细胞形态完整,核染色质结构清晰,是充满活力的腺癌细胞。
细胞都是有生命的,看细胞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把这些死的细胞看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需要购书的请加我.或者扫描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