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妊娠生理妊娠诊
TUhjnbcbe - 2021/3/19 4:13:00

第3节:妊娠生理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一、受精卵的形成

1.卵子从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内,●受精的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过程约需24小时。

2.精子获能的部位→子宫腔和输卵管;异位妊娠最常见部位→输卵管壶腹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部位→卵巢(最常见)及宫骶韧带(次常见)。

2、?着床

1.只有发生顶体反应的精子才能与卵子融合。

2.受精后第6-7日着床,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3.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蜕膜分为:

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胎盘早剥出问题的地方)

包蜕膜

真蜕膜

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1、?胎儿发育分期

1.受精后8周(妊娠10周)的人胚称胚胎;第9周(妊娠11周)以后称为胎儿。

2.妊娠时间通常以孕妇末次月经第1日计算,通常比排卵或受精时间提前2周。妊娠全过程约日,共40周,以4周(28日)为一个妊娠月,共10个妊娠月。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1、?胎盘的形成及其功能: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1.胎盘形成:由内向外分为

(1)羊膜:胎儿的部分。羊膜光滑,无血管、淋巴及神经。

(2)叶状绒毛膜:羊膜和底蜕膜之间的部分,是胎盘的主体部分。

(3)底蜕膜:母体的部分。来自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

2.胎盘功能:

(1)气体交换

(2)营养物质供应

(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

(4)分泌激素

(5)防御功能

(6)合成功能:合成4种激素,分为:蛋白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生乳素HPL)、甾体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酶。

①蛋白激素:●(常考)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的糖蛋白激素,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高峰,产后2周内消失。

②甾体激素:

雌激素:妊娠8-10周*体萎缩,由胎盘的合成功能来合成雌激素,至妊娠晚期,雌二醇及雌酮为非孕妇女的倍,雌三醇为0倍。

孕激素:妊娠早期由*体合成,妊娠8-10周后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随妊娠进展逐渐增高,至足月时达-mmol/L。

3.监测胎盘功能:血清雌三醇(最有意义)>胎盘生乳素>耐热性碱性磷酸酶。

2、?胎膜的形成及其功能:胎膜由外层的绒毛膜和内层的羊膜组成。

3、?脐带的形成及其功能:正常30-cm,平均55cm。脐带有一条脐静脉两侧有两条脐动脉(●一静两动)。出生后闭锁:脐静脉→肝圆韧带;脐动脉→腹下韧带。

4、?羊水的来源及其功能

1.羊水的来源:妊娠早期(≤13周)主要来自母体血清→早期血泡

中期(14-27周末)以后主要来自胎儿尿液→中期尿泡

2.羊水的量:妊娠38周达到最大量,约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

妊娠40周量约ml;

过期妊娠量减少到ml。

3.羊水的功能:保护胎儿和保护母体。

妊娠期母体变化

1、?生殖系统的变化

1.子宫:妊娠后期增长最快的是宫体。

注:自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律无痛性收缩,称BraxtonHicks收缩,需与胎动鉴别,胎动需20周后出现。

2.子宫峡部:妊娠12周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而形成子宫下段(1cm→7-10cm),是行剖宫产的切口。

3.子宫颈:宫颈充血水肿,宫颈管内腺体增生肥大,宫颈逐渐变软呈紫蓝色。宫颈粘液增多。阴道粘膜变软,充血水肿呈紫蓝色(Chadwick征)。

2、?乳房的变化: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中期腺泡增生导致乳腺增大并出现结节。乳头增大变黑,更易勃起。乳晕色深,其外围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隆起,称蒙氏结节。

3、?循环系统的变化(考点)

1.心脏:妊娠后期因膈肌升高,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心跳和心浊音界也跟着移动),可以听到Ⅰ-Ⅱ级柔和的吹风样杂音(正常现象)。心脏容量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10~15次(供应两个人的血液循环)。

2.心排出量:自妊娠10周逐渐增加,会出现两个高峰:

①妊娠32~34周达高峰(孕妇心衰的高发期);

②第二产程。

3.●心衰的三个时期:

①妊娠32~34周达高峰

②第二产程

③产后3天

4.血压:妊娠早中期偏低,24-26周后轻度升高;一般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轻度降低,脉压稍增大。

四、血液系统的变化

1.血容量: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增加40%~45%,平均增加ml(血浆增加0ml,红细胞只增加ml,血液稀释,导致生理性贫血),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2.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五、皮肤的变化:随妊娠子宫逐渐增大,皮肤弹力纤维断裂,呈多量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律平行略凹陷的条纹称妊娠纹,见于初产妇。旧妊娠纹呈银色光亮,见于经产妇。

六、新陈代谢的变化:妊娠13周起体重每周增加不超过g,直至足月时体重平均增加12.5Kg;胰岛素分泌增多,吸收脂肪能力增加;蛋白质需求增加等。

第4节:妊娠诊断

一、分期:妊娠期全过程从末次月经第一日开始计算,平均日,即40周。临床上分为3个时期:

13周末之前称为早期妊娠

第14~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

第28~41周末称为晚期妊娠

早期妊娠的诊断

一、?症状与体征

1.停经: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必备条件)。雌激素和孕激素同时达到最低点就形成月经,由于怀孕后胎盘可以分泌雌孕激素,所以怀孕的妇女不会来月经。

2.早孕反应:嗜睡、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3.●尿频:前倾增大的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所致;子宫增大超出盆腔,尿频自然消失。

4.乳房变化:乳晕周围皮脂腺增生出现深褐色结节称蒙氏结节。

5.妇科检查:●停经6~8周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黑加(Hegar)征。

二、辅助检查

1.妊娠试验:测血尿hCG,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CG诊断早孕。

2.超声检查:B超是最有意义的检查:停经5周妊娠囊内见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宫内妊娠活胎。

●所有的产科都可以用B超检查,但是宫外孕首选穿刺。

注意:怀孕妇女不能用X线、CT、MRI等有放谢物质的检查方法,容易引起小儿畸形。

3.宫颈黏液检查:宫颈黏液量少、黏稠,涂片干燥后光镜下见排列成行的椭圆体(孕激素),雌激素(羊齿状结晶)。

4.*体酮试验:对不明确的早孕,给予*体酮连用3天(人为形成体内*体酮高峰),如果停药后有出血表示*体酮试验阳性,提示没有怀孕。阴性则提示怀孕。

5.基础体温测定:孕激素可使体温升高0.3-0.5℃,基础体温升高持续18天为怀孕。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一、体征与检查

1.子宫增大:子宫测量,不同妊娠周数的宫底高度及子宫长度。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一、胎产式

1.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胎产式。

2.两纵轴平行称纵产式;两纵轴垂直称横产式;两纵轴交叉称斜产式,属暂时性。

二、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

●(肯定考)

三、胎方位:胎儿先露部位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

胎位的写法由三方面来表明:

1.第一个字母:代表胎儿先露部位在母体骨盆的左侧或右侧,简写为左(L)或右(R);

2.第二个字母:代表胎先露(关键找到小囟门就是枕骨的标志)

顶先露:即枕“O”;●小囟门(后囟)最常见

臀先露:即骶“S”;

面先露:即颏“M”;

肩先露:即肩“Sc”。

3.第三个字母:代表胎先露在母体骨盆左侧或右侧的方位。

前位“A”

后位“P”

横位“T”

例如顶先露,枕骨在骨盆左侧,朝前,则胎位为枕左前(LOA),最常见。

写法:骶左前(LSA)、颏左横(LMT)、肩右前(Rsc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妊娠生理妊娠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