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作为女性独有的脏器
是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胎儿发育生长的场所
在人类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作为新生命温床的子宫也十分脆弱
常常会被各种疾病困扰
肿瘤也想掺一脚
比如常见的子宫肌瘤
14年发现小肌瘤未留意
如今子宫却如孕3月大小
40岁的陈女士于年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伴有小血块,医院检查后做了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内膜诊刮术,术后复查时发现子宫小肌瘤,因为肌瘤较小,陈女士并没有放在心上。
年,陈女士再次出现月经量增多,伴有小血块,下腹胀痛不适,医院复查彩超发现子宫肌瘤增大,未行任何治疗。
年陈女士月经量进一步增多,伴有血块,且痛经进行性加重,伴尿频、尿急等不适,医院妇产彩超发现子宫肌瘤增大且多发性。未行任何治疗。
年7月2日,陈女士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复查彩超提示:子宫大,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宫颈纳氏囊肿,建议患者住院手术治疗。
年7月7日,陈女士与家人医院要求手术治疗,我院彩超示:子宫多发性肌瘤(子宫肌层见2-3个类圆形实性较低回声团,较大约7.6x6.8x6.2cm,6.9x6.5x6.4cm)。门诊以“多发性子宫肌瘤”收入院。
制定缜密的手术方案
住院部医生通过沟通,告知陈女士,造成她月经量增多并伴有大血块的病因为多发性子宫肌瘤,需完善检查后,排除手术禁忌,择日将子宫肌瘤切除。陈女士表示理解,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医院做术前准备。住院部韩再香主任组织相关医务人员做详细的术前讨论,并定于7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团队配合默契
各科室联合解除危机
7月10日,韩再香主任与妇科医师团队开始为陈女士做手术。术中探查子宫:子宫右前壁见一约6cm大小的肌瘤,宫底部呈均匀性增大,如孕3月大小,表面见紫蓝色结节,质硬,双侧输卵管及双侧卵巢均正常。
术中提出子宫于切口外,宫体肌注缩宫素10U,于肌瘤侧壁作纵行切口,沿包膜表面钝性分离肌瘤,缝扎残端,及瘤腔止血,于子宫底部结节外缘0.5cm处挖出子宫腺肌瘤(并送检),2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子宫肌层及子宫浆膜层。
成功的案例总是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术前准确的评估,制定缜密的手术方案,影像医生科学的评估定位,妇科团队精湛的联合手术以及手术室、检验科等科室的大力支持,陈女士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顺利完成,术后陈女士安返病房。
权威医生诊疗
保卫女性健康
为陈女士做手术医院韩再香主任,韩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医院妇产科主任,九江医学会妇产学会会员。
韩主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微创手术,宫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前置胎盘手术、疤痕子宫手术,生理/病理产科诊治。
多次参加省外学术交流。在临床工作中,常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因工作认真、负责、敬业受到广大患者一致好评!
子宫肌瘤
妇科第一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多见于30至50岁妇女,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20%至25%,其中40至50岁的妇女发病率高达51.2%至60%。
子宫肌瘤的早期,大多数无症状,往往在妇女普查或B超检查时被发现。倘若肌瘤的生长影响子宫腔的形态或子宫内膜面积的改变,或为黏膜下肌瘤,或长在特殊部位(如子宫颈、阔韧带内),或肌瘤较大、增长速度过快,则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而且子宫肌瘤的存在,会对怀孕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影响流产、不孕。
如何尽早发现子宫肌瘤,并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非常关键,女性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自查发现肿瘤。
(1)观血
月经增多、绝经后出血或接触性出血等,常常由于宫颈或宫体发生肿瘤所致。所以除正常月经以外的出血,都要究其原因,以备对症诊治。
(2)观带
正常白带是少量略显粘稠的白色分泌物,随着月经周期会有轻微变化,但脓性、血性、水样性白带等都是不正常的。
(3)自摸肿块
清晨,空腹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肿物是可以发现的。
(4)疼痛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引起疼痛,但不少患者可诉有下腹坠胀感、腰背酸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产生急性腹痛,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者亦不少见,则可有痛经。
(5)不孕与流产
有些子宫肌瘤患者伴不孕或易发生流产,对受孕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可能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及数目有关。巨大子宫肌瘤可引起宫腔变形,妨碍孕囊着床及胚胎生长发育;肌瘤压迫输卵管可导致管腔不通畅;黏膜下肌瘤可阻碍孕囊着床或影响精子进入宫腔。肌瘤患者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其比约4∶1。
医院专家建议,育龄期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做一次B超。若月经有异常或有压迫症状,医院做检查。
—TheEnd—最新资讯、精彩活动、健康咨询
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