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MRI表现
TUhjnbcbe - 2021/2/6 6:01:00
白癜风难治吗         http://pf.39.net/bdfyy

1、子宫颈病变

(1)子宫颈癌

分期:肿瘤局限于子宫颈部为I期;超出子宫体但未达骨盆壁或阴道下1/3为II期;延伸至骨盆壁和侵及阴道下1/3为III期;超出真骨盆或侵及膀胱或直肠。

MR平扫:子宫一般沿宫颈外口前后唇形成结节或肿块,T1WI呈等信号(与子宫肌层信号相仿),T2WI肿瘤呈高信号(但一般低于子宫内膜),DWI呈高信号(弥散受限),ADC图呈低信号。

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呈明显强化,晚期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宫颈基质,呈快进快出型。

宫旁受侵征象:不规则T2WI高信号肿瘤突入宫旁,宫颈基质环中断(图1)。

阴道受侵:正常阴道壁低信号不规则中断(图2)。

图1.所示为宫颈癌侵及深肌层

图2.所示为宫颈癌侵及阴道

(2)宫颈囊肿:宫颈内囊性结构,边界清晰,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图3)。

图3.宫颈囊肿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颈囊肿。

2、子宫体部肿瘤

子宫内膜癌

MR对于子宫内膜癌的价值主要是评估肿瘤分期,包括肌层浸润深度(图4)和宫颈侵犯(图5)。

子宫体积增大;正常子宫壁结构消失,T1WI呈与正常肌层相似的等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弥散受限)。

肿瘤形态:病变局限于内膜时,可能只表现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超过10mm);也可表现为宫腔内局限性的结节或肿块。

侵及肌层时内膜与肌层之间的低信号结合带不规则中断或消失。

动态增强:呈中等程度强化;呈快进快出型;动态增强早期,内膜下强化带完整者,提示肿瘤局限于内膜。

侵犯宫颈:宫颈管增宽,肿瘤信号突入基质内;

侵犯盆壁肌肉时,低信号肌肉内出现中高信号;

侵犯膀胱和直肠时,相应脂肪间隙消失,其正常粘膜信号中断;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体积增大,张力增大,直径大于10mm,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图4.为子宫内膜癌侵及浅肌层

图5.子宫内膜癌并侵及肌壁全层、宫颈管全段

3、子宫良性肿瘤及其它病变

(1)子宫平滑肌瘤

分类: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

MRI平扫:典型平滑肌瘤呈类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T1WI和T2WI呈低信号,其周围见假包膜(图6)。

退变型子宫肌瘤T2WI信号不均匀,钙化在T2WI和T1WI均为低信号;脂肪变性均为高信号;坏死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宫腔受压变形,子宫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

增强扫描:呈明显延迟强化;退变型肌瘤无明显强化(图7)。

图6.多发子宫肌瘤T2WI呈低信号

图7.子宫浆膜下子宫肌瘤,T2WI呈低信号,呈延迟强化

(2)子宫内膜息肉

MRI平扫:多见于宫底及双侧宫角,有或无蒂,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结节状状或条状中高信号(图8),也可表现为与内膜信号相似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子宫内膜增厚。DWI无明显弥散受限。

增强扫描:典型息肉强化程度略低于内膜。

图8.子宫内膜息肉

(3)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的内膜异位症为子宫腺肌病;子宫外的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异位与卵巢。

弥漫型子宫腺肌病T2WI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轮廓光滑,结合带增宽模糊(图9),最大值≥12mm时诊断可靠性很高。

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或腺肌瘤表现为肿块,T2WI与结合带信号相近;无占位效应、卵圆形、边缘模糊、边缘无大血管,以后壁多见,多围绕子宫内膜生长。

图9.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囊性病灶,最常见囊肿T1WI和T2WI呈高信号,有时病灶内见T2WI极低信号,亦可见液-液平面。典型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图10)表现为大囊周围伴有小囊(“卫星囊”)

图10.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

4、卵巢功能性囊肿

分类:卵泡囊肿、*体囊肿、卵泡膜-*体囊肿。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肿壁在T2WI呈低信号,囊壁均没有乳头状突起。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囊内无强化。

5、卵巢良恶性肿瘤

(1)卵巢上皮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发生于20-50岁女性,20%为双侧性,常表现为较大的单房结构,囊壁薄而均匀,边缘光滑,浆液信号与单纯性液体信号相似,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图11),如果伴有出血T1WI、T2WI均呈高信号,陈旧性出血T2WI为低信号。单房浆液性囊腺瘤与单纯功能性卵巢囊肿难以鉴别。多房浆液性囊腺瘤内见低信号分隔。

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均呈轻中度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

图11.左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囊腺瘤:4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房结构,较浆液性囊腺瘤更大,囊壁薄但不均匀,内见纤细分隔,乳突样凸起较少,T1WI、T2WI信号多高于浆液性囊腺瘤。增强扫描:囊壁和分隔强化(图12)。

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比较:浆液性囊腺瘤囊较大,分隔少,内部信号一致;黏液性囊腺瘤呈分房结构,囊内壁信号较高且各囊之间信号不一致。

图12.双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卵巢癌: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0%-60%,双侧者达50%,浆液性囊腺癌较黏液性囊腺瘤多见。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囊壁多发不规则形结节,实性成分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DWI呈高信号(图13)。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壁不规则强化、壁厚薄不一,呈结节状或菜花状,坏死区无强化。

恶性腹水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腹膜种植。

图13.右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并盆腔淋巴结转移

(2)卵巢间质性肿瘤

纤维瘤和卵泡膜瘤(图14):是卵巢最常见的良性实性肿瘤

附件区肿物,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呈延迟强化,常伴有腹水。

硬化性间质瘤:常见于年轻女性,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质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增强扫描:呈多发结节状明显强化。

颗粒细胞瘤

多为单侧、实性并分泌雌激素,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甚至子宫内膜癌。

卵巢实性肿块,T1WI呈混杂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示实性部分有强化,囊性和实性成分呈海绵样分布具有特征性。

图14.右侧卵泡膜纤维瘤

(3)生殖细胞肿瘤

成熟畸胎瘤:多见于育龄期妇女,附件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内见脂-液分层或液液分层。有脂肪或脂质成分(T1WI、T2WI呈高信号,FS-T1WI和FS-T2WI呈低信号)存在为其特征性表现。

未成熟畸胎瘤:体积较大,发病年龄小,实性成分多,边界不整齐。

(4)卵巢转移瘤

最常见的原发肿瘤胃肠道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恶性肿瘤,部分为双侧性,部分单侧,边界清晰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强化。

6、滋养细胞疾病(GTD)

良性GTD:子宫体积扩大,子宫腔扩大,其内可见大量较均匀的分隔和小囊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典型“蜂窝”状或“葡萄”状,病变包膜完整,子宫内膜信号连续,肌层呈受压变薄改变,DWI显示肿块内“蜂窝”状或“葡萄”状结构扩散不受限,增强扫描表现为较均匀的分隔强化,囊泡样结构不强化(图15)。

图15.良性GTD

恶性GTD:病灶内有大量杂乱等信号,低信号分隔及大小不一的小囊,病变包膜不完整,可呈囊实性或“蜂窝”状,其内可见片状高信号;子宫内膜信号不连续,肿瘤侵犯子宫肌层,与子宫肌层界限不清,DWI(高b值时)显示扩散受限(图16)。

图16.绒癌并双肺多发转移

7、胎盘植入MR表现

胎盘内信号不均匀(图17)

胎盘内异常血管(图20短箭)

胎盘内T2WI不规则低信号带(图20长箭)

子宫膨隆(图18)

宫颈内口区胎盘形态不规则甚至突入宫颈内(图19)

子宫壁与胎盘分界不清,胎盘下低信号线连续性中断

膀胱壁呈不规则结节状:提示膀胱受侵(图21)

子宫外见胎盘组织

编辑

巩涛

责任编辑

*蓓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