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40双角子宫
TUhjnbcbe - 2021/2/6 6:00:00

形成原因

双角子宫的形成原因是双侧副中肾管融合不良所致,分为完全双角子宫(是从子宫颈内口处分开)和不全双角子宫(从子宫颈内口以上分开)。

临床特点

1、一般无症状;

2、妊娠早期,易误诊为间质部妊娠;

3、妊娠中期,未孕侧角部子宫易误诊为子宫肌瘤;

4、妊娠晚期,妊娠侧子宫易发生扭转,临床表现酷似胎盘早剥。

5.月经量增多,妊娠期容易造成流产或胎位不正。

超声特点

1、子宫横切面可见宫体呈羊角状相互分离,各自有独立的子宫内膜,子宫外形在宫底部横径增宽,宫底在中央部明显凹陷>1.0cm,形成分开的两个子宫角;

2、内膜在宫腔底部分开,隔膜厚,呈肌性三角形,双侧分开的子宫内膜汇合于子宫中下段至宫颈内口处;

3、单宫颈管,无分隔;

4、角部妊娠时,妊娠囊与内膜相连;

5、三维超声冠状面直观显示宫底中央凹陷,内膜呈蝶翅样。

诊断注意

须注意和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物鉴别,特别是一侧妊娠时,要注意是否有宫腔线。

双角子宫与纵隔子宫鉴别

两者主要是从子宫外形上予以区别,前者宫底较宽,两宫角有一较深外形似羊角的凹陷,两侧各具一宫腔,典型横切面为心形凹陷,宫体下段宫颈水平横切面声像图无异常;后者外形正常,但宫底横径较宽,其两侧各有一内膜回声。纵隔子宫是双侧副中肾管已完全融合,其中隔未吸收或未完全吸收,形成程度不同的纵隔,但子宫外形正常。纵隔将宫腔一分为二,其中纵隔完全存在者称之为完全性纵隔子宫,纵隔已部分消失的称之为不完全性纵隔子宫。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目录

1.子宫体与子宫肌层的病变超声诊断篇

子宫体与子宫肌层的病变超声诊断思路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子宫腺肌症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子宫瘢痕妊娠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子宫瘢痕憩室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4.子宫平滑肌瘤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5.子宫破裂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6.子宫平滑肌肉瘤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7.钙化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8.宫壁囊区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9.子宫壁异常回声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0.瘢痕子宫的超声诊断级别与分娩方式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1.子宫穿孔

2.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思路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2.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发育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3.子宫内膜息肉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4.子宫内膜增生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5.子宫内膜钙化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6.宫内环下移、残留或嵌顿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7.宫内节育器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8.宫腔粘连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19.子宫内膜非典型腺肌瘤样息肉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0.宫腔积脓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1.宫腔积血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2.粘膜下肌瘤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3.宫腔积液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4.子宫内膜癌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5.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超声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6.子宫内膜炎

3.子宫颈部病变的超声诊断

宫颈病变超声诊断思路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7.宫颈纳氏囊肿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8.宫颈梗阻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29.子宫颈息肉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0.慢性宫颈炎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1.宫颈肌瘤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2.子宫颈癌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3.子宫颈肥大

4.先天畸形

先天子宫畸形诊断思路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4.子宫畸形分类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5.先天性无子宫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6.始基子宫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7.幼稚子宫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8.双子宫

5.卵巢瘤样病变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39.卵巢瘤样病变超声诊断思路

6.良性卵巢肿瘤

7.恶性卵巢肿瘤

8.输卵管病变的超声诊断

9.外阴阴道病变的超声诊断

10.其他盆腔病变和妇科超声诊断

11.超声成像原理

超声经典教程(元)

盆底超声诊断学(元)

心血管超声笔记(元)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学(预定元,预计十月上市)

所有书籍均彩色铜版纸精装,赠送配套视频

销售部负责人

全国总代理电话

山东省赵老师:

贵州省常水老师:

江苏省庞王娟:

江苏省汪老师:(南京书店负责人)

湖北省曹老师:

总部及内蒙古省:

付款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妇科超声诊断学第三辑40双角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