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科微创,今年红房子大会都说了啥?
今天,红房子大会论坛正在如火如荼举办,围产医学、妇科肿瘤、妇科微创、生殖内分泌与遗传免疫、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西医结合、乳腺及支撑学科、医院管理和教育培训7个分论坛正在精彩召开。
本文聚焦妇科微创论坛,为大家介绍14位国内外妇产科专家的精彩主题演讲:
MasaakiAndou教授:妇科肿瘤微创手术技巧
京都大学临床教授、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大阪大学医学院临床教授、妇产科临床教授,日本仓敷医疗中心理事MasaakiAndou教授作为微创分论坛的开场嘉宾发表了题为“妇科肿瘤微创手术技巧”的精彩报告。
Andou教授认为熟悉解剖结构、熟练掌握游离、切断等基本手术技巧是做好微创手术的关键。Andou教授提出我们既要利用现有的器械、设备,如借助机器人腹腔镜、单孔装置等;同时也要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微创化、更专业的治疗。随后,Andou教授展示了保留神经的广泛全子宫术式,子宫内膜癌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广泛宫颈切除术等手术视频。通过结合视频讲解的方式对盆腔解剖学基础及相关手术技巧进行了精彩而细致的讲解。最后Andou教授强调了要重视妇科肿瘤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如避免不完整的切除,避免肿瘤播散,使用“非触碰”游离技术等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VasiliosTanos教授:内镜手术后子宫疤痕的分娩安全性相关研究
来自尼克希医院的VasiliosTanos教授给大家带来了“内镜手术后子宫疤痕的分娩安全性相关研究”的精彩研究。
如今,随着初产妇年龄的增加,子宫腺肌症、内异症发病率升高,现代社会对于剖宫产术的观念转变使得现在经历过剖宫产、子宫肌瘤剥除、腺肌症保守手术治疗等子宫切开手术的女性越来越多,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即子宫憩室这一术后并发症也引起了妇产科医生的重视。
VasiliosTanos教授提出有研究发现子宫憩室的总体发病率为6.9-69%,在1次剖宫产史的妇女中为60%,3次剖宫产术史的妇女几乎为%。
因此,VasiliosTanos教授在此次会议上重点探讨了剖宫产、肌瘤剥除、子宫腺肌症等内镜手术后子宫憩室形成对于生育的影响。子宫憩室可以通过阴超、宫腔镜、MRI等方式进行诊断,VasiliosTanos教授总结文献发现,残余肌层厚度<2.8mm或<2.5mm的子宫憩室患者再次怀孕子宫破裂的风险大大提高,因此对于有生育要求、残余肌层<3mm的子宫憩室患者是有手术指征的,可以通过腹腔镜、经阴道、宫腔镜等手术方式进行修补。
VasiliosTanos教授也通过文献荟萃分析的方式,纳入了52项研究,分析探讨了子宫憩室形成的危险因素,他提出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如锁边缝合、伤口感染、年龄>35岁、BMI指数>=30,有合并症如糖尿病等是子宫憩室形成的危险因素。
VasiliosTanos教授也建议憩室修补术后患者口服避孕药2-3月以促进伤口愈合,需避孕6月后再次妊娠。
汪希鹏教授:经阴道修复子宫切口憩室再次妊娠安全性分析
上海医院的汪希鹏教授发表了主题报告,报告分享了经阴道修复子宫切口憩室再次妊娠安全性分析。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剖宫产切口憩室(CSD)发生率也明显升高,汪希鹏教授首次提出了宫腔造影磁共振(CE-MRI)在CSD的辅助诊断中准确性更高;经期延长和CSD的长度、宽度和残余肌层厚度有关,经期大于14天与CSD的长度大于13.85mm、肌层残余厚度(TRM)小于2.15mm密切相关;宫腔镜注水膨宫检测更直观准确能获得病理排除其他内膜良恶性病变。
汪希鹏教授团队通过建立S-D大鼠动物CS模型,研究了不同缝合方式对子宫内膜、肌层残余厚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例CSD的初步调查,发现CSD愈合情况与CS术中缝合方式、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子宫下段残余肌层厚度密切相关。
汪希鹏教授独创了CSD的一套愈合标准:术前MRI下CSD宽度≤18.85mm;术后TRM7.88mm;CSD愈合佳,CSD消失率高。另外,汪希鹏教授建立了CSD的修复预后模型,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1.63×;术前血红蛋白.5g/l;术前月经经期≤11.5天;术前CSD宽度18.85mm及后位子宫预示相对不良预后,为临床选择能从CSD修复中获益最大的病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汪希鹏教授强调了开展经阴道修补CSD的重要性,它能改善患者月经淋漓症状、提高患者再生育能力以及患者再次妊娠母胎安全性。
梁志清教授:卵巢癌腹腔镜手术的15年病例分析
来自第三医院的梁志清教授发表了以“卵巢癌腹腔镜手术的15年病例分析”为主旨的精彩报告。报告分享了梁教授在卵巢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丰富经验。
梁教授强调对于卵巢癌患者,最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肿瘤细胞减灭术包括:子宫卵巢及盆腔肿瘤整体切除术,网膜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肠切除术,隔膜切除术,脾切除和阑尾切除术等步骤。
会上,梁教授展示了大量的卵巢癌手术照片,依次对卵巢癌手术中涉及的解剖作出了详细的讲解,涵盖了上腹部-动静脉系统,静脉回流系统,胰腺的解剖,胃的神经、淋巴等解剖结构。
讲解过程中,梁教授同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病例,强调了很多重要细节,如胰腺切除,胰尾部胰腺管的切除不可忽视,以避免发生胰瘘;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完整保留以避免肠坏死。
最后梁教授再次强调,腹腔镜下肿瘤细胞减灭术过程中,术者要有丰富的妇科肿瘤手术经验、技巧和充分的耐心,尽可能地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这是晚期卵巢癌腹腔镜手术的要点,也是妇科肿瘤医生的目标。
冷金花教授:内异症手术相关问题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冷金花教授以“内异症手术相关问题”为题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演讲。
会上,冷教授强调了手术是内异症治疗的重要手段:明确诊断,切除病灶,恢复解剖,缓解症状,利于生育;同时提出了手术存在的问题:难以切净病灶、术后复发率高、手术相关风险、手术对设备器械的依赖。
冷教授提出了内异症手术观念的变化,手术治疗应更加理性,应掌握明确的手术指征,严格的手术技术要求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策略。冷教授强调内异症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更加个体化,以治疗的风险最小化和患者获益的最大化为前提,同时重视多学科的交流合作,而术前评估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冷教授认为妇科检查、术前评估非常重要,查体诊断DIE的准确性可以高达90%以上。会上,冷教授也分享了精彩的内异症相关手术视频,强调了术中恢复盆腔解剖的重要性,只有恢复了解剖,才能清楚地辨认病灶。
最后,冷教授强调了内异症术后的长期管理问题,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给予患者综合治疗包括患者教育、生活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