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性的生理学基础
TUhjnbcbe - 2021/1/19 4:44:00
表皮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88537.html

性的生理学基础

性行为(sexbehavior)是指在满足性欲和获得性快感而出现的动作和活动。一般人们往往把性行为看作仅是性器官的结合,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性行为并不只意味着性交,观看异性的裸体、色情节目,接吻,手淫,阅读色情小说等,都是性行为的表现,性行为是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的行为,其发生与生理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生存在一定的物质基础。

一、性的物质基础

(一)染色体与性腺的分化

性分化(sexdifferentiation)是指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进行雄性和雌性性状分化和发育的过程。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年动物的生殖腺中产生的单倍体生殖细胞经过胚泡发育形成二倍体,成为下一代生殖细胞的基础。当原始生殖腺分化为睾丸或者卵巢时,雄性及雌性生殖细胞分别为原细胞,这些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然后进行减数分裂,在进行减数分裂开始后有丝分裂停止,因此也不能增加细胞的数量。

雄性动物与雌性动物不同,雄性动物一直保持着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为干细胞,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最后发育成精母细胞和精子,原始生殖细胞存在于胚泡外,是卵*囊的上皮组织,它能沿着胚泡后肠移行,一直到达被复原肾腹侧区域组织,生殖腺在此发育形成生殖嵴,发育成睾丸。当生殖细胞到达生殖嵴时,被称作原始生殖细胞,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通过阿米巴运动移行,从胚泡外移行到生殖腺区域,在移行过程中,一些生殖细胞能到达生殖嵴,一些生殖细胞没有到达生殖嵴就死亡了。在移行的初期只有少量的生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使数量增长,如出生后8天的小鼠胚胎生殖细胞只有多个,4天后就增长到多个,这种增长就是有丝分裂的结果。

雌性的卵巢在妊娠3个月就有卵原细胞分化成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妊娠四个月以后越来越多的卵原细胞分化成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出生时所有的卵原细胞都可分化成卵母细胞。当生殖细胞到达生殖嵴时,这些细胞就黏附在体腔上皮处,体腔上皮处的其他细胞也移行至此,于是未分化的生殖嵴就由生殖细胞和体腔上皮移行而来的其他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和中肾或中肾管与生殖腺连接。在妊娠6周就可识别生殖腺前体。

在未分化的生殖腺中分布着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在性腺分化时睾丸索由睾丸中心向外发育,形成睾丸网,睾丸的生长依赖于生殖腺中细胞的增长,睾丸形态的分化增加了雄性激素合成的能力。雌性卵巢的分化与睾丸的分化正相反,生殖细胞向卵巢中心移动,其底部被细胞索网覆盖,中心的生殖细胞退化,发育成无生殖能力的髓质。在生殖腺分化的同时,泌尿系统也经过一系列的分化,从而可以辨认出男性或女性的性器官。

雄性到了成熟期,初级精母细胞不断地向管腔移动,并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使得初级精母细胞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然后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均减少一半,由原来的23对半变成23条,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化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其中的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带有X染色体,另外一个带有Y染色体。在第二次减数裂后,形成4个具有单倍体的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化发育成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精原细胞分化成精子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而精子的繁殖从青春期开始伴随男性的大半生。

卵细胞的发育与精子不同,在青春期之前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在青春期排卵前2天,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分化为一个较大的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若次级精母细胞没有受精则自动被吸收,若受精则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发育成受精卵和一个二极体。大约每4周就有一个卵细胞从卵巢中释放出来,大多数的卵细胞由于没有受精被身体吸收。

(二)性腺与生殖器官的分化

人体性腺的分化大约在受孕6周后开始,男性从无性别的生殖腺分化为睾丸,女性则生殖嵴分化为卵巢。人胚在受孕6周时,先由中肾形成原始未分化的性腺,这种性腺主要由来自上皮的性嵴、内层的间隙充质以及外胚层的生殖细胞组成,这三种成分是性腺的基组织。男女外生殖器官由共同的原基组织分化而来,而男女附属性器官则由不同的原基组织分化而来。

男女性别分化是不同步的,男性的睾丸在受孕6周开始分化,而女性的卵巢要在受孕13周才开始分化。男女性别的分化主要受Y染色体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regiongeneY,SRY)的影响。在SRY的影响下,精索开始发育,然后形成曲细精管,在发育过程中如果缺乏SRY基因,生殖腺就会发育成卵巢,一旦分化开始就很难转变,但是也有例外,如某些两栖类的体类激素可以使性腺逆转,但对于哺乳动物却不起用,由于哺乳动物是胎生的,胎儿在母体子宫里浸在雌性激素环境中,因而很难受甾体类激素的影响。

在有Y染色体参与的情况下,受孕6周后,新型细胞-支持细胞(sertolicells)开始出现,sertoli细胞的出现是睾丸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睾丸间质细胞(leydigcells)分化较晚,大约在受孕8周时出现,Leydig细胞在受孕16周时数量明显增加,其主要功能是在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合成与分泌睾酮,睾酮的主要作用是刺激中肾管分化成男性生殖器官。但是一些靶器官的还原酶能将睾酮转化为更强的雄性激素-双氢睾酮,双氢睾酮能使外生殖器官男性化,形成阴茎和阴囊。卵巢的分化是在受孕13周才开始的,在无Y染色体参与的情况下,受孕13~16周才完成胚胎时期卵巢器官的分化,卵泡的形成是卵巢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性器官按解剖位置可分为外生殖器官和内生殖器官,按功能又可分为主要性器官和附属性器官。主要性器官又称性腺,包括睾丸和卵巢;附属性器官包括阴茎、前列腺、附睾、阴道、输卵管、子宫等。

(一)男性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男性性器官包括阴茎、阴囊、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以及输精管等。

1.阴茎

阴茎(penis)是男性的排尿和排精器官,也是男性的性交器官,是男性生殖器官中最显著的部分。阴基可分为阴茎头,阴茎体和阴茎根三部分。阴茎头也叫龟头,头的外端是尿道外口,阴茎头与阴茎体连接处称为冠状沟,头后稍细的部位为阴茎颈。此外还有阴茎包皮,幼儿包皮较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包皮逐渐后缩,露出阴茎头,如包皮不能后缩,称为包皮过长,这时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过长的包皮。

阴茎有三大功能:一是男性的性交器官,通过尿道将膀胱里的尿液排出体外;二是射精前精子和精液液体成分的汇集场所;三是排精的器官。阴茎勃起后与躯体形成的角度为90“或90“以上,勃起角度与女性阴道的解剖特点相匹配,如果达不到90为勃起不全。勃起角与阴茎海绵体压力有关,20岁左右最大,以后逐渐减小,阴茎除了受到性刺激会勃起以外,夜间睡眠时,尤其是早晨,阴茎也会勃起,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主要与早晨膀胱尿液充盈所造成的局部神经反射,以及睡眠中与勃起反射相关的脊髓上段解除了对下段的抑制有关,男性在青春期夜晚睡眠时,偶尔会漏出精液,称为梦遗或遗精,可能与性梦有关,也可能与精液蓄积过多有关,遗精与射精一样,伴有快感的产生,遗精过后会略感身体疲劳,有时精神萎靡,经过几天的适当休息即可恢复。

2.睾丸

睾丸(testis)是一对表面光滑、卵圆形的实质性器官,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场所,位于阴囊左右间隔,一般左侧睾丸比右侧睾丸低1cm左右,可由阴囊外直接触及。睾丸外层有白膜,实质主要由~个睾丸小叶组成,睾丸小叶内有曲细精管和间质细胞(leydigcell)。曲细精管是产生精子的主要部位,间质细胞具有分泌功能,可以分泌雄性激素。二者均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控制,并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曲细精管的一端合并成精直小管,穿出睾丸,通向附睾。

新生儿睾丸体积相对较大,但在性成熟以前发育较慢,直到青春期才开始迅速发育,到了老年期则随年龄的增长睾丸逐渐萎缩。睾丸大小因人而异,不同种族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其大小主要是由曲细精管的大小和长度来决定的。

男孩青春期发育后睾丸开始产生精子,精子产生后达到一定量就经由梦遗、手淫或性交排泄出去。精子需要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才能生存,阴囊有调节温度的作用,体温高时阴囊下垂,体温低时阴囊紧缩。有些男孩出生时睾丸留在体内,如到了青春期还没有从腹腔落入阴囊,睾丸就无法调节温度,就缺乏造精功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睾丸移入精囊内,精子在酸性的环境无法生存,而女性的阴道环境偏酸性,这就需要足够量的精液来稀释其酸性,保护精子,如果精液量不足会导致不孕。

3.前列腺

前列腺(prostate)位于阴茎根部的体内,介于阴茎和膀胱之间,是附属性腺中最大的不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状与大小像一颗栗子,前列腺上端膨大,称为前列腺部,此面最大、略凹陷;下端尖细,称前列腺尖部;尖部与底部之间是前列腺体。在前列底部的近中央处有尿道穿入,贯穿前列腺实质,由尖部穿出,前列腺是分泌前列腺液和列腺素的场所,在男性射精时,前列腺收缩,将前列腺液排射到尿道,组成精液的一部分精液是碱性、透明的液体,有黏性,提供给精子营养,保证精子的生存,协助精子的传递,前列腺也是性敏感部位,适当刺激前列腺也会引起性唤起。男性超过45岁前列腺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逐渐出现变性,细胞周围凸起,使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从而引起睾酮水平降低,会引起性唤起水平降低,导致性功能低下,如果影响排尿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4.附睾

附睾(epididymis)位于睾丸的内侧,左右各一,为一对长而粗细不均匀的扁圆器官,由附睾管盘曲而成。附睾可分为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三部分,头部膨大,位于睾丸上极,体部位于睾丸后部,尾部位于睾丸下极。附睾是精子发育、成熟和贮藏的地方,睾丸产生的精子还不够成熟,需要在附睾里停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逐渐成熟,具有运动和受精的能力。附睾还可分泌少量液体,精子依靠液体向外运动。附睾还具有吸收功能,如附睾内的精子不能定期排出,便被附睾吸收。

(二)女性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女性性器官包括阴唇、大阴唇、小阴唇、阴蒂、会阴、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和乳房等。

1.卵巢

卵巢(ovary)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位于盆腔内,左右各一,呈卵圆形,青春期前表面光滑,青春期后表面凹凸不平,卵巢具有产生成熟卵子的生卵作用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内分泌功能,其生卵作用是女性最基本的生殖功能,女性青春期后卵巢在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具有生卵功能,生卵呈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体期三个阶段,卵泡期与*体期又被称作排卵前期和排卵后期。卵巢开始排卵后,每月定期排一个,经由两侧输卵管的一方送入子宫。在性成熟期卵巢发育最大,35~40岁卵巢开始缩小,停经时缩小至原来的一半。卵巢不直接与输卵管相连,其产生的卵子进入腹腔,由输卵管伞吸进输卵管。如果卵子不能到达输卵管,可能在腹腔内受孕,造成异位妊娠,称为宫外孕。研究发现,即使女性失去一个卵巢和输卵管,仍然可以受孕。

2.子宫

子宫(uterus)是一个壁厚、腔小的肌性器官,是孕育和供给胎儿营养的场所,位于盆腔中央,上部较宽称为子宫体,下部较窄称为子宫颈,顶部隆起部分称为子宫底。其形状、大小和位置随年龄发生改变,青春期前体积较小,青春期后迅速增大,经产妇女的子宫较未产妇女略大。子宫内层有内膜,按月经周期发生变化,月经来临时,内膜脱落随血液排出,没有受精的卵子一同排出。如果卵子受精,内膜就不脱落,月经也就不再发生,停经是怀孕的标志之一。女性排卵是有规律的,一般在月经开始的第12~16天排卵,此期可增加受孕的可能。

3.阴道

阴道(vagina)是空腔器官,是排出月经、娩出胎儿的通道,也是女性性交的场所,上端包围子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口。阴道口周围有一层薄的肌肉膜,俗称处女膜,经由性交等原因,处女膜破裂,会产生痛感和出血现象,俗称见红。阴道壁性兴奋时能分泌液体,有润滑作用。阴道壁肌肉富于弹性,性交和娩出胎儿时可以适度扩张。

4.阴蒂

阴蒂(clitoris)位于阴道口和尿道口的上方,是个结节样组织,是女性最敏感的性器官。女性的阴蒂相当于男性的阴茎,受到刺激时,血管充血会变得坚挺,称为勃起。阴蒂平时被大阴唇所覆盖,性兴奋时会突出,是引发性兴奋的器官,所谓“舔阴”就是男人在性活动中用舌头舔阴蒂,以引起女性的性兴奋。

5.乳房

乳房(breast)是女性的哺乳器官,也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乳房位于女性的胸部,左右各一,乳房底部为胸肌。乳房由乳腺、腺管和脂肪组成,乳腺由腺叶组成,腺叶内有腹泡,腺泡是分泌乳汁的场所,通过输乳管开口于乳头,乳头位于乳房顶部,富于神经,受刺激会引起性欲。乳头周围组织,颜色较深,称乳晕。乳房在青春期前几乎不发育,青春期之后随着雌激素的分泌增多迅速增长。在女性性兴奋时乳房增大、乳头坚起,乳晕膨胀等。乳房的大小差异很大,可能与雌激素分泌有关,是女性的性敏感区,在性活动中对男性有强烈的吸引性。

三、性功能的调节

性功能是人类进行活动的本能,是生育、繁衍后代的基础,是进行性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性功能正常,性生活协调,性要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会表现出愉快心情,生理和心理会处在健康状态。反之,如果性功能不正常,性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会导致性条件反射衰退,出现性欲下降。不仅脾气变得怪异,甚至会出现类似神经症的症状。性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和生物学因素相关,同时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男性性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主要依赖于两类中枢,皮质中枢和皮质下中枢。皮质中枢将心理刺激以信号的形式传送到外生殖器官作出兴奋或抑制的反应,引起心理性勃起。皮质下中枢则将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性刺激以信号传导的方式输送到性器官引起反射性勃起。人类的性反应既可以通过心理刺激引起,也可以通过感觉刺激获得,也可能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刺激主要是通过位于胸腰段勃起中枢的调节作用产生勃起,感觉刺激是人类的基本感觉引起的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最能引起性冲动的是触觉,如阴茎、直肠、前列腺以及膀胱在受到外界刺激时,通过位于阴部的神经和胸腰勃起中枢调节作用而引起反射性勃起。视觉、听觉等感觉刺激也和性冲动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直接引起阴茎的勃起。

边缘系统是能够引起阴茎勃起的主要调节中枢,感觉刺激通过传入神经首先到达边缘系统,在这里与生理内驱力和情绪进行整合加工,将整合后的信息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阴茎勃起中枢引起冲动决定,然后再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阴茎引起勃起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除了能对外部的感觉刺激进行机械的加工整合外,在无感觉刺激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神经传导引起性兴奋,如在性幻想时并无感觉刺激仍然可以引起阴茎的勃起,因此心理过程在人类的性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发现,位于胸腰段的勃起中枢在受到损伤时阴茎仍然可以勃起,表明勃起活动具有明显的心理性倾向。这种勃起现象是由来自感觉和心理刺激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作用于皮质中枢而产生勃起的。

阴茎勃起不仅仅是刺激引起兴奋产生反应的过程,还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阴茎的解剖结构、血液循环、神经激素的调节作用等,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人的性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明显的区别,人是有情感的、社会性的,因此人类的性活动也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2)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又称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由于刺激与勃起活动有关的神经会导致阴茎的勃起,人们常认为阴茎的勃起是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产生的。不过勃起也会涉及腹下交感神经,如腰低损伤的患者由于副交感神经的阻断不能获得反射性勃起,却可以通过腹下交感神经的传导产生心理性勃起。但是如果将位于胸腰部的交感神经发出的神经冲动切断,就不能产生阴茎的勃起,可见交感神经在阴茎勃起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对阴茎勃起主要是通过控制阴茎动脉血管平滑肌、阴茎海绵体平滑肌以及回流静脉平滑肌而发挥作用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大量分布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以及阴茎血管系统上,通过降低肾上腺素能血管运动的紧张性来促进阴茎的勃起。因此在使用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时不会引起阴茎的勃起,而在使用肾上腺素能阻断剂时却会导致阴茎的勃起,表明阴茎的勃起活动是通过阻断肾上腺素能神经来实现的。在人和动物的阴茎海绵体动脉中存在着胆碱能神经,其作用与肾上腺素能神经正相反,通过对阴茎血管和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来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传递,来促进阴茎勃起活动的发生。阴茎的勃起活动还涉及一些肽类物质,包括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以及P物质(substanceP,SP)等。VIP在阴茎勃起组织中的含量非常高,它对阴茎血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推测勃起活动可能会促进VIP的释放。但是在动物实验中却不能得到类似的结论,如VIP不能使生的阴茎动脉松弛,在家兔和狗的阴茎海绵体组织中VIP的含量也很少,于是推断可能是VIP与其他肽类物质调节作用,控制着乙酰胆碱的释放。

2.激素调节的生理心理机制

(1)激素对性别的影响:大多数动物在早期发育阶段,雄激素水平决定着性别的分化,在雄激素环境中发育成雄性,而在雄激素不足时则发育成雌性,因此神经系统功能和形态的发展具有性二歧性。外生殖器官的发育也具有性二歧性,受睾酮代谢产物双氢睾酮的影响。研究发现青春期男孩性唤起的增加是由于血液循环中睾酮水平的增加引起的,而不是身体发育成熟的结果。

(2)激素对性功能的影响:激素对性功能的影响依赖于激素对性行为的激活,是由激素水平的增加引起的。研究表明,阴茎的勃起功能与睾酮水平正相关,如性功能低下的男性在注射睾酮后使阴茎勃起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因此睾酮对阴茎勃起的影响与其浓度水平密切相关,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主要是增强性兴趣,引起性兴奋。睾酮的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释放并不是持续释放的过程,而是间断释放,其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呈昼夜节律性变化,以清晨水平为最高。

(3)激素对性行为的影响:男性在一生中血浆睾酮浓度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胚胎期,一个是成年期。胚胎期决定性别的发展,成年期则与性行为密切相关。性激素决定着性行为,如果雄性动物发育不良或发育不成熟,血液循环中没有一定水平的性激素就不会完成交配活动,如啮齿类动物大鼠在交配活动中雄鼠需要多次的插入才能完成射精活动,如果没有一定雄性激素水平的支撑,雄鼠很难完成复杂的交配活动。激素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神经来调节的,而体内的激素水平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具有制约作用,二者相互影响。性行为通过血液循环中的激素水平以信号的形式将冲动传递到中枢,再将信号通过传出神经输送到生殖器官促进阴茎的勃起。激素对性行为的调节还可以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来发挥作用。不仅可以通过抑制高级中枢来控制脊髓,也可以直接对脊髓产生作用。激素正是通过脑、脊髓和性器官的多重影响作用来激发性行为。激素对性行为的影响具有双向调节功能,激素分泌的增加会促进性行为的发生,性行为的发生又会对激素的分泌起到抑制作用,这种双向调节作用可以使男性积蓄能量,避免性衰竭。

研究表明,正常男性的睾酮水平与性兴奋无明显的相关性,推测睾酮对性兴奋的激发存在一个“正常”的阀值,正常男性睾酮水平都在这个阀值范围内,因此睾酮水平的微弱变化不会使兴奋增强。但是如果低于这一阀值就会降低性兴奋,导致性功能低下,不能引起性兴奋,导致勃起障碍。

(二)女性性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

女性的阴道和子宫都是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的,该神经在阴道前方与骶神经形成阴蒂海绵体神经丛,对阴蒂及周围组织的神经有调控作用。阴道对性刺激的反应使阴道血流增加、阴蒂充血肿胀以及阴道液体的外渗,这一系列过程都是激素影响的结果。同男性一样,在女性的生殖器官中有许多多肽类物质,对女性生殖道的功能调节起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前列腺素一样可以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VIP能神经在子宫颈、阴道以及阴蒂组织中广泛存在,而在子宫体和卵巢中存在较少。实验研究,切除腹下神经不会影响到VIP能神经,而切除子宫颈,子宫体内VIP纤维消失,表明VIP是本体内控型的,起到局部调节的作用,这种作用对生殖器官的血流变化、阴道平滑肌的收缩以及液体的生成有重要的影响。P物质也是多肽类神经物质,和VIP一样,其神经纤维广泛存在于阴蒂和阴道组织中,除了能调节血流变化、松弛平滑肌活动外,对感觉神经也有一定的影响。

未生育过的女性阴道组织呈粉红色,而处在妊娠期的妇女呈现深紫色,通过光描记技术研究发现,在女性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阴道在受到性刺激的时候充血的表现是不同的,以排卵期充血最为严重。研究还发现在女性高潮时会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即使瘫痪的妇女在高潮时也会有这种短暂的意识丧失,所以人们认为高潮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高潮来临时女性会出现心率变缓、全身出汗、呼吸暂停、肌肉由紧张突然变得松弛,伴随着短暂的精神恍惚和意识丧失,产生无以言表的欣快感。这种欣快感的产生与脑内的内啡肽密切相关,性交时女性脑内出现大量的内啡肽物质,尤其是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ND)。边缘系统中的快感中枢向额叶传递的通道就是这种β内啡肽受体。

女性外生殖器官感觉神经密布,这种解剖结构使女性拥有较强的性感觉辨别作用。接受阴道刺激的感觉神经由脊髓背角的神经元调控,这些神经元对阴道的刺激反应敏感,其感受比较狭窄,仅限于同侧区域。对感觉刺激敏感的还有脊髓神经元,位于脊髓背角的深处,对感觉刺激反应时间更长,感觉区域更加广泛,对皮肤以及内脏低阀值和高阀值的机械刺激都可引起感觉。对外生殖器官的感觉刺激敏感的还有外丘系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广泛分布于脑干网状结构系统,对外生殖器官的刺激反应迅速,对反复的刺激感受增强,这种刺激可以减轻对疼痛的感受,雌性激素的参与使皮肤刺激向中枢的传导显得更加轻松、容易。子宫颈对刺激的反应比阴道强烈。

2.激素调节

人类的性行为是由激素、神经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性行为包括生殖器官的活动与动情,动情受情绪影响,以性驱力的方式表达。性驱力涉及心身两个方面,在生理上是引起性唤起的动力,在心理上是人的思维活动中的性表现。在女性的性行为中,激素把感觉刺激和情绪结合成性感受,将其放大或缩小。截瘫女性在生殖区域毫无感觉的情况下仍可以获得高潮,表明女性敏感区不仅仅在生殖区域,乳房、皮肤以及大脑都在性和情爱的建立上发挥着作用。乳房比其他性器官更能充分地体现情与欲的结合,乳房对性刺激非常敏感,受到刺激就会充血肿胀,尤其是雌性激素水平较高的女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乳晕的颜色也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在性行为过程中,皮肤以及皮脂腺也会发生变化,能够分泌外激素。外激素是一种挥发性脂肪酸,也就是身体所挥发出来的气味儿。能够刺激嗅觉中枢,识别和诱导性活动。许多动物的交配活动都是由外激素激发的,如雄蚕就以外激素为依据来寻找雌蚕的。外激素能够影响生命周期,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如果在妇女身上涂上外激素,月经周期就会提前。女性和男性同寝,即使没有皮肤接触、没有性爱活动,也会促进卵巢排卵。

在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的分泌依赖于血浆中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作用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影响下发生周期变化,卵巢产生的激素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引起*体生成素、促性腺释放激素以及促卵泡激素的释放。在雌激素分泌增多时,下丘脑和垂体则会抑制促卵泡激素的生成,促进促*体生成素的分泌,引起排卵活动。排卵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体,*体的产生又会促进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通过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促*体生成素的分泌,*体减少开始萎缩。由于*体的萎缩又会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不足,子宫内膜因雌性激素水平不足发生脱落引发月经。

成年女性雄性激素的水平呈周期性变化。研究发现,女性睾酮水平较高时,阴道对性刺激反应比较强烈,而水平较低时反应比较慢。女性手淫行为的发生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激素水平较高的时候,手淫行为发生就较频繁,反之发生的就较少。对异性的性兴趣和性行为与雄激素水平呈负相关,这种现象可能与雄激素芳香构化成雌激素影响嗅觉中枢有关。睾酮水平与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职业女性睾酮水平相对较高,而家庭妇女睾酮水平相对较低,还有的研究发现,女性同性恋者睾酮水平高于异性恋者,女性同性恋与胚胎时期子宫内二丙酸乙烯雌酚水平有关。

乌兰察布市伊湘蒙心理咨询中心,预约联系。

兰春燕

1
查看完整版本: 性的生理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