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人乳头状瘤病*)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2种,低危型HPV感染主要引起各种“疣”,比如皮肤寻常疣、隐私部位的尖锐湿疣等。高危型HPV感染主要引起宫颈的病变,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尚有每年超过10万新发宫颈癌的病例,全球大约有50万例新发病例。短暂的HPV感染非常普遍,绝大多数会被机体超强的免疫力自动清除,而持续感染高危HPV后患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风险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有研究显示,高危型HPV阳性提示两种情况:1)已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风险很高;2)未来10年发生CIN及宫颈癌的风险增加,而HPV阴性预测值提示宫颈癌发生的风险降低。
目前对于宫颈原位癌及浸润癌,超过种HPV被识别,其中约40种亚型可感染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可以导致生殖道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宫颈癌,宫颈癌以高危型HPV16、HPV18型持续感染较为多见,HPV16型感染后引起宫颈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高危型。HPV-18更多见于宫颈腺癌。
感染HPV的高危因素有哪些?1)HPV亚型的分布受多个因素的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人群中发生变化,吸烟、初次性生活年龄、多个性伴侣等是HP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2)HPV主要通过性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传播,潜在的HPV传播可能有垂直传播和环境污染传播(包括医源性传播)等。
3)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避孕方式、妊娠次数、分娩方式、产次、合并生殖道其他感染等都有可能与HPV感染有关。
4)围绝经的妇女也有较高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提高宫颈癌的早期防治,关键要重视宫颈癌的筛查及其筛查方法(包括TCT+HPV)
感染HPV离宫颈癌有多远?国内外的研究几乎一致认为,宫颈感染HPV不一定致癌,从HPV感染到产生宫颈癌,需要5-10年时间,在这期间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孕套隔离,80%的感染者病*可以自行消退,尤其在年轻女性,致病风险主要依赖于HPV特殊亚型。HPV-DNA的含量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而增加,伴随着病*载量的增加致癌危险性增加。
对于高危型HPV感染而言,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很多时候HPV感染的清除靠的是自身的免疫力。HPV清除的时间需要数月到1年之久,平均6-8个月左右,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保证健康性生活,也可预防和清除HPV感染。
(文:妇科李春花)
二楼妇科门诊:-
十楼A区住院部:-
专家简介
陈忠,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曾医院进修妇产科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修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技术。对妇产科各种常见病、危、急症处理经验丰富。擅长腹腔镜、宫腔镜技术及不孕症、宫颈疾病、妇科炎症诊治。
麦健敏,主治医师,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7年,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妇科内镜半年,擅长妇产科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妇科内镜手术,产科急危重症的处理,对产科各种合并症的处理,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李春花,妇科医师,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硕士,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医院,师从著名专家谢梅青教授,曾在研究生期间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曾参与了2个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研究,独立完成了3个实验课题,至今公开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7篇,参与发表的期刊论文,SCI及学术论文汇编共10余篇。
特长:擅长女性月经病(功血、闭经,月经失调),复发性流产,不孕不育、促排卵,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巢老化,围绝经及绝经期综合征HRT的诊治。代谢综合征与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增生症、癌变)等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