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确诊需要足够充分的证据,医生从不会仅凭临床诊断或影像学检查就给患者“下判决书”。
一般来讲,肿瘤的诊断需要经过五个步骤,分别为临床诊断、影像诊断、手术诊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这五步可靠性依次递增,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最高级别、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
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病理诊断到底能提供什么信息,为什么病理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
如何做出病理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对肿瘤进行空芯针穿刺、钳取、切取或切除活检组织后,制成病理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而做出诊断。在活检后,病理医生需要做一系列检查才能做出诊断。
首先,活检标本要放入装有水和甲醛(福尔马林)或其他液体的容器中保存。病理医生用肉眼观察组织样本,并做出相关大体描述。
之后,病理医生将标本制作成永久切片、冰冻切片或涂片。切片或涂片被放置在玻片上,然后浸入一系列染料中,以改变组织、细胞及亚结构的颜色。这些颜色使细胞更容易在显微镜下观察。对于大多数活检标本,这种染色处理是必要的。
通常在活检完成后的第二天,病理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样本做出诊断并生成病理报告。
病理医生通常在活检或手术后10天内出具组织病理学报告。
病理诊断包含着多少重要信息
为肿瘤定性
病理诊断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判断肿块或赘生物的良恶性。如果没有病理诊断,所有的怀疑都只是“看上去很像”,而不能下定论;就像法官判案要讲究证据,而不能光凭眼睛和感觉一样。
指导治疗
在为可疑组织定性外,病理诊断还会对肿瘤的类型、分期等进行描述。比如说,对肺癌来说,是腺癌还是鳞癌,对于用药和治疗策略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病理诊断增加了分子水平的生物标记(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这对于预测用药,尤其是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反应都很重要。此外,病理还能对肿瘤的发展程度作出评定,即肿瘤的生长部位、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存在,即确定肿瘤的病理分期,这都是正确合理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评估预后
病理诊断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预测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比如说,Grade分级反映了肿瘤的恶性程度,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又比如,前文所说的肿瘤浸润程度、有无转移等信息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病理会诊
病理会诊是病理科常规工作之一,其目的是征询第二种医疗意见或更多种意见,以提高病理学诊断的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
由于用于病理学诊断的组织学切片可以永久保存,同时能够让不同或相同、一个或多个病理医师在相同或不同时间进行评价,这就为疑难或有争议的病例进行会诊提供了可能。
病理诊断本身非常复杂,需要会诊的情况也多种多样。一般来说,遇到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病理会诊。
1、病情较为复杂,医院,遇到这种情况都需要会诊。
2、技术条件有限,不能进行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电镜检查等,无法完成病理诊断时,需要会诊。
3、病理诊断有争议,不同医生之间意见不同,或者疾病本身处于有争议的领域,这些都应进行病理会诊。
4、小活检标本,数量较少,常见的胃肠镜、膀胱活检、乳腺穿刺、肾穿刺、肝穿刺等很多标本,取材数量有限,给诊断带来极大困难。这个因素给诊断带来困难,为充分利用病理标本,明确诊断,可进行病理会诊。
5、组织损伤或变形,导致诊断困难,患者又不愿进行再次活检,可以考虑尝试病理会诊,也许通过会诊能够解决问题。
6、患者对诊断结果有疑虑、不放心,医院和更权威的医生来给出结论,这种情况下也可进行病理会诊。
内容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