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词解:“肿满”指浮肿,胀满而言。《医经精义》说:“肿在皮肤四肢,满在腹内胀塞”,这是肿与满的区别。二证皆系水湿之气停留于肌肤而为患。
“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者,系由机体感受了外界的湿邪而发病;内湿,多因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职,水湿代谢失常形成的疾病,其中以脾为主。
病机分析:脾主中宫,职司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之气。假如脾气不足,脾阳不振,运化失权,机体水湿之气可潴留肌肤而肿满。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恶湿”,缘于脾性湿而恶湿,所以外湿日久亦可困及脾阳,使湿则愈湿。可见诸湿肿满之疾的形成,多与脾功能低下有关,故有“皆属于脾”之论。
证治举要:
1.脾阳虚证:浮肿,肢冷,便溏,气短无力,面白舌淡,脉沉缓无力,宜健脾利湿,参苓白术散主之。
2.脾肾阳虚证:水肿,气短无力,腰冷痛,四肢发凉、面白舌淡,脉沉细无力。法当健脾壮肾,温化水湿,用真武汤。
类证说明:
1、风邪束肺证:系由外邪犯肺,肺失肃降,水道不通所致,表现为目睑浮肿,渐及全身,小便不利,恶寒发热,或咳嗽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宜祛风宣肺利水,商陆麻*汤为代表方剂。
2、肾水凌心证:因肾阳虚,开合不利,水湿内停,上犯阻遏心气而成,症见水肿,心悸,气短,胸闷,甚则喘不得卧,口唇青紫,脉沉细,宜温阳行水,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湿痹证:由于感受湿邪所致,症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肉麻木不仁,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宜祛湿通经,佐以除风散寒,用薏苡仁汤。
REF:阎洪臣.病机十九条概述[J].吉林医药,(02):41-48.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治疗水肿的指导意义
水肿的发展与发生与脾肺肾的关系十分密切,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其制在脾。这对临床具十分重要意义。
1、燥湿健脾
元·朱震亨认为,“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后世张介宾在其基础上补充了“其制在脾”的理论,他认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土能制水,犹如江河之堤,防水液泛滥,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而反克,这样水液气化理论更趋完善,但三者之中,脾失健运首当其要,因脾阳一虚,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三者平衡打破,水湿凝聚。如脾虚不运水湿者,应以健脾为主,佐以燥湿。如若常食生冷,积湿阻遏脾阳者,则以燥湿健温脾阳为治。常用中药:苍术、白术、厚朴等。常用方剂:实脾饮、胃苓汤等。
2、温肾利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气通于肾。”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肾阳可助脾阳运化水湿,并司膀胱气化,不致水湿凝聚。温阳、通阳、振阳等为治疗水肿的常用法。《素问·汤醪醴论》载“微动四极,温衣”、“五阳已布”,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阳气振奋,运化有权,则水肿自消。温肾利水法适用于肾阳虚水湿泛溢之里虚寒证,症见四肢浮肿,面色苍白,腰部酸冷,小便不利,脉沉细弱等。常用中药:附子、肉桂、干姜等,代表方剂为真武汤、济生肾气丸等。
3、宣肺逐水
第一,《类证治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肺肾金水相生,共同维持人体水液平衡,肾失气化,肺失通调则水湿泛滥。“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通过朝百脉对全身气血津液及三焦气化进行治理调节,但肺为华盖,外合皮毛,外邪袭人,首先犯肺,肺失宣降,水肿由生。第二,提壶揭盖,宣畅肺气,水道自通。用越婢加术汤加减,亦可用茯苓、泽泻、葶苈子等泻肺逐水之药。
4、疏肝保肝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可知脾病应不忘疏肝保肝。有的水肿患者,健脾利湿效果不理想,可酌加疏肝保肝之法。肝疏泄有度,肝体调达,则气机调畅,水道畅通。若肝气郁滞,气机不畅,经脉不利,三焦水道壅滞不通则水液内停。水肿从肝论治,以疏肝理气为法,常选柴胡、香附、木香、川芎等药,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唐容川所云“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便是此理。引起水肿原因复杂,风火湿虚均可致水肿,但从临床看,水肿,尤其慢性水肿,与脾胃的健动机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虽在发病初始,外感六淫所致的肺气不畅亦很重要,但脾胃失健指征仍很明显。部分久病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虚,但这种肾虚亦多见脾虚之后,属子盗母气。因此补肾的同时,更要“重脾、调脾”。知其常而达其变,师古不泥古,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REF:李铭舜,庞琳蓉,沈秋娴,廖秀平,吴楚琪.浅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治疗水肿的临床意义[J].光明中医,,30(0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