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女性须知子宫内膜癌的现状及防治
TUhjnbcbe - 2025/1/2 18:35:00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今天,就让小编带您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相关知识。

▲子宫及其附件示意图

流行病学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70%~75%的患者为绝经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约55岁。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处于持续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每年有近20万的新发病例,是导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各地区的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肿瘤,高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随着社会条件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约占全部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甚至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跃升至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病因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将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其中,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癌,少部分为黏液腺癌;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可分为浆液性癌、黏液性癌、癌肉瘤和透明细胞癌等。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占大多数,其发生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直接相关,因缺乏孕激素的对抗,子宫内膜长期处于过度增生的状态,容易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此型预后良好,病人一般年轻,常伴肥胖、不孕、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情况;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恶性度较高,预后不良,多见于老年体瘦的女性。

▲子宫及其附件示意图

症状

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发现症状,多表现为:

不规则阴道出血。90%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少数早期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难以发现。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异常排液。早期常为少量浆液或血性分泌物,晚期因肿瘤体积增大发生局部感染、坏死,排出恶臭的脓血样液体。

下腹隐痛不适。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时可出现下肢或腰骶部疼痛。

腹部包块。一般为实性,活动度欠佳。

晚期还可出现发热、贫血、消瘦、恶病质等全身衰竭情况。

体征

全身表现:很多患者同时合并肥胖、高血压和/或糖尿病;长期出血患者可继发贫血;合并宫腔积脓者可有发热;晚期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出现下肢水肿或恶病质状态;晚期患者可于锁骨上、腹股沟等处触及肿大或融合的淋巴结等转移灶。

妇科检查:早期患者无明显异常,宫颈常无特殊改变,部分患者子宫质地可能稍软;若癌灶脱落,偶尔可见癌组织从宫颈口脱出;合并肌瘤或宫腔积脓时,子宫可有增大;晚期宫旁转移时子宫可固定不动。

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组织学类型、有无生育要求、有无手术禁忌证、有无内科合并症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因子宫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常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

主要手术术式包括:

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术伴或不伴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根治性/改良根治子宫切除术加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

辅助治疗包括:

放疗;

化疗;

激素治疗;

新型靶向治疗。

预防

因子宫内膜癌病因不明确,尚不能预防其发生,故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上: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作息,禁烟禁酒,饮食营养均衡,避免多食过油腻的食物,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控制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应控制此三项的发生,从而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坚持定期检查,没有家族史的人群也应按时进行检查,主要筛查方式为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异常情况;

提高对阴道异常出血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

出现月经不规律或内分泌紊乱,特别是围绝经期女性反复出血或出血时间长、绝经期女性绝经一段时间后又出现阴道流血,均应尽早检查并遵医嘱治疗,调节内分泌情况;

在医师指导下正确应用雌激素制剂,切勿听信广告自行滥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药品和保健品。

参考资料:

沈铿.马丁.全国高等学习教材(八年制)妇产科学第3版.-.

医院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4):-.

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年版)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女性须知子宫内膜癌的现状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