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止途径
TUhjnbcbe - 2020/6/27 11:43:00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止途径


当前位置:    正文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止途径


发布日期: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 浏览次数:523


文/濮阳市管理站 曹红委 佘秋甫 郝国昌


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濮阳市具有悠久植棉历史。棉花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对旱涝和土壤盐分有很强的忍耐力,因而,棉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是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大部分棉区大田生产条件下,棉花的蕾铃脱落率60%?70%,高者达80%以上。因此,了解棉花蕾铃脱落的规律和造成脱落的原因,探讨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率的途径,对提高棉花单产具有重要意义。


1 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


蕾铃脱落包括开花前的落蕾和开花后的落铃。一般棉田落铃率高于落蕾率,但旱薄地和虫害较重的棉田,落蕾多于蕾铃。蕾铃的脱落大多发生在现蕾后10?20天内。棉铃的脱落主要发生在开花后3?7天内的幼铃,而以开花后3?5天最多。随着现蕾数和开花数的增加,脱落也逐渐增多,进入盛花期后出现脱落高峰,以后脱落又逐渐减少。蕾铃脱落的高峰期在*河流域棉区常年都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占总脱落数的一半以上,一般情况下,下部果枝脱落少,远离主茎外围果节上的脱落多。但在棉株徒长或种植过密的情况下,常出现中、下部蕾铃大量脱落现象。


2 蕾铃脱落的原因


2.1 光照光照是影响蕾铃脱落的重要因素。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产物的制造及其向蕾铃的运转,造成蕾铃因有机养料缺乏而脱落。在肥水过多,枝叶旺长而荫蔽的棉田,群体中、下部光照不足是导致蕾铃脱落的主要因素。


2.2 水分不足或过多,影响有机养料的积累和运转。水分供应不足,植株处于水分和养分胁迫状态,营养体矮小,蕾铃脱落增多,水分供应过多,特别在氮肥过多条件下,引起棉株徒长,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蕾铃得不到足够的有机营养而脱落。当雨水过多,棉田积水时,由于土壤通气不良,根系的呼吸和吸收机能受到抑制,光合强度降低,有机营养不足造成蕾铃脱落。开花时下雨,花粉粒遇雨膨胀破裂、丧失生活力,影响子房受精,导致棉铃脱落。


2.3 温度在棉花开花盛期遇到高温大于35℃低湿天气,幼铃的脱落加重。


2.4 土壤肥力低,施肥量又少,棉株生长?弱,根系发育不良,叶面积小,光合作用减弱,有机养料制造少,蕾铃脱落多。反之,如果在高肥力田,过多施氮肥,也会导致蕾铃的大量脱落。


3 增蕾保铃,减少脱落的方法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棉田减少蕾铃脱落的途径也不相同。在选用结铃性强、抗病虫、丰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首先要深耕,应选择土层深厚,PH值在6.5?8.5的中性至微碱性、结构较疏松的冲积壤土种植。年进行一次轮作倒茬,整地时要求深耕,以26?32厘米为宜。


3.1 科学施肥,只有生长健壮的植株才能确保正常蕾铃的形成,因此在施肥上,基肥足施、早施、深施。基肥占施肥总量的50%?70%为宜,追肥可根据土壤肥力、棉长时期等情况而定。花铃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应重施,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13?15公斤。旱沙质土,可提早到初花期施入;而肥水足,生长旺盛的棉田,应推迟到棉株下部结有1?2个铃时施入,应少施、深施。盛花期肥不足,结铃多的棉株,应施盖顶肥,一般不晚于8月上旬,亩施三元复合肥5?6公斤。


3.2 适时合理灌溉棉花现蕾后,气温逐渐升高,对土壤水分要求较多,若水分失调,生理代谢过程受阻,会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此时土壤水分应保持在70%?80%为宜。花铃期灌溉应注意不可过量,并应适时做好排水准备。


3.3 强化整枝管理棉花蕾铃期整枝,不但能控制营养生长,减少消耗,还能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和生产率,从而达到保蕾保铃。蕾铃整枝以去木枝为主,将果枝以下的木枝全部抹去,只保留果枝2?3片叶。花铃期整枝以打顶尖、打群尖、去赘芽为主。打顶尖一般在7月20日左右进行,高水肥、低密度的棉田应适当晚打。


3.4 改善肥水条件,合理调节肥水供应,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正确运用中耕整枝和生长调节剂,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其次是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另外,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少因病虫危害引起的脱落。

1
查看完整版本: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