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论坛盛况多学科团队建设及其在妇科良性疾病诊治中的经验推广学习班
1、华克勤:DIE合并不孕的MDT治疗策略及管理
复医院华克勤教授为我们带来题为《DIE合并不孕的MDT治疗策略及管理》的专题讲座。华教授提到,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其临床表现严重,盆腔广泛黏连累及多脏器,手术难度高且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常需联合多学科诊治。作为育龄期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针对DIE合并不孕的患者尚无明确的指南,华克勤教授从复医院多学科团队关于内异症诊治的经验出发,重点强调了DIE诊疗过程中应注重术前病灶的评估、生育力评估、助孕策略的制定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比较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对DIE合并不孕患者生育结局的影响。最后,华教授总结了DIE合并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症等不同情况下治疗策略的选择,强调个体化治疗,对DIE合并不孕患者的MDT诊疗提出了新的展望。
2、李心翔:腹腔镜直肠手术的质控
来自医院的李心翔主任为我们带来的是:腹腔镜直肠手术的质控。他首先提到直肠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位置邻近,肛肠外科也是妇科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李心翔主任从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发展历史开始讲述,介绍了直肠癌外科质量控制的核心,强调术中需精细操作。他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通过手术视频详细讲解了直肠周围的解剖间隙,强调了在膜平面进行解剖的重要性,以及三角牵拉保持张力、神经保护、血管处理、肠道重建等手术技巧,提出了以疾病为中心、优化外科技术的创新理念。他尤其提到,对于累及直肠的内异症患者,尤其是盆腔黏连严重,分离黏连较为困难,更要仔细探查、清晰暴露解剖结构。最后李主任指出,腔镜手术的发展使得手术操作精细化、手术步骤程序化、手术过程透明化,为年轻医生提供了更佳的培训效果,给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手术质量。
3、蒋进*: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医院蒋进*主任给我们带来的是: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他围绕围术期VTE的防、诊、治三个方面展开介绍。静脉栓塞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迅速、致死率高,其发病机制包括血流淤滞、血管损伤和高凝状态。蒋主任用幽默的方式给我们分享了多例妇科手术围术期发生肺栓塞的病例,带领大家跟随该病例疾病进展过程逐步分析,生动形象讲解了肺栓塞的风险评估、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危险分级、治疗。蒋主任重点指出D-二聚体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相关,强调了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同样不容忽视。他最后强调每一个手术医生都应该掌握VTE的临床诊断,从诊断第一例肺栓塞开始,希望大家积极预防、诊断、治疗肺栓塞,将医疗安全进行到底。
4、江志伟:加速康复治疗15年外科经验的总结
医院江志伟教授在线上为我们带来了加速康复治疗15年外科经验的总结。江志伟教授用视频与图解介绍了医院的加速康复案例,并梳理了国内外加速康复外科的技术与*策上的进展。江志伟教授指出加速康复外科是术前术后模式的革命,外科康复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围手术期多学科合作。江志伟教授通过文献与指南的解读,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加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的理解,并提出了对于加速康复外科的“道、法、术”的思考,即对于外科规律的探索,组织与规范的创新,外科康复手段的进步。最后江志伟教授分享了微创经验在加速康复外科上的优势,并总结了麻醉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各科室在加速康复外科中所做出的共同努力,让大家对加速康复外科有了全面的认识。
5、焦静:妇科良性疾病加速康复麻醉科的经验
复医院焦静副主任医师为我们带来了—妇科良性疾病加速康复麻醉科的经验。焦静主任以本院职工自己接受手术的案例与我们分享了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快速康复的具体要点,体现了麻醉医师在加速康复外科中贯穿全程的作用。接下来,焦静主任从门诊的评估、优化、宣教及饮食营养支持,术中麻醉方案的制定与监测、麻醉的液体管理、体温管理,术后预防镇痛,术后多模式镇痛等方面做了阐述。最后焦静主任谈到,加速康复外科是精准医疗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多学科、多团队密切协作的必然结果,对医患双方都是双赢的结果,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必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6、卢媛:妇科良性疾病加速康复实施要点——指南解读
复医院卢媛主任为我们带来了妇科良性疾病加速康复实施要点——指南解读。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是由丹麦外科医生HenrikKehlet首次提出,是指采用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和术后器官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达到快速康复,其核心是减少创伤与应激,其目标是患者可以更快达到出院标准。卢媛主任结合ERAS妇产科相关的指南,提到ERAS的目标不单单是减少住院时间,而是包括对术前、术中、术后等全程的管理,其中多模式的镇痛是术后恢复的关键。卢媛主任指出,作为妇科医生在ERAS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不断实践更全面的微创理念。最后,卢媛主任分享了由于ERAS的引入而带来观念的变化,并展望了ERAS多学科合作的未来。
7、刘惜时:输尿管内异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的讲解
来自复医院的刘惜时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输尿管内异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的讲解。刘惜时教授首先简介了输尿管内异症病灶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类型的基本情况,而后结合临床分期重点讲解了输尿管内异症的临床特点。接下来,刘教授结合我院自年1月至年7月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80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介绍了输尿管内异症常常会面临诊断延迟的问题,刘惜时教授重点强调了对于输尿管内异症妇科查体与影像评估的重要性。接着刘惜时教授介绍了目前的输尿管内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并谈到应当结合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生育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刘惜时教授以手术视频具体讲解了输尿管内异症的手术方法。最后,刘惜时教授强调,虽然输尿管内异症发病率低,但可引起严重后果,需要大家给予充分认识。
8、*季华:妇科良性疾病加速康复-护理部经验
复医院*季华护士长就妇科良性疾病加速康复-护理部经验进行了分享。*季华护士长仔细分享了护理部在术前评估、宣教、优化措施、肠道准备、饮食管理、镇静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经验。其中在术中准备上,*季华护士长介绍了我院在低体温预防上的措施。而在术后康复方面,*季华护士长强调护理部应做到仔细观察、加强体温管理、疼痛管理、饮食管理、早期活动、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预防恶心呕吐、预防血栓护理、导管管理等的宣教。此外,*季华护士长还用生动的案例医院多学科诊疗内异症团队使用的出院标准以及出院康复指导,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最后,*季华护士长总结到,ERAS成功的关键是多学科合作,在ERAS模式下的护理探索、实践创新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9、龙琦琦:疑难病例讨论——妊娠相关病变
复医院龙琦琦副主任医师介绍了一例妊娠相关的疑难病例。龙琦琦医生为我们简单介绍了病例,一位16岁,因“停经52天,不规则阴道流血18天”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其血HCG.73mUI/ml,妇科检查可以摸到右侧附件区8cm包块,表面光滑,无压痛,超声提示盆腔右侧包块8cm,初步考虑为“异位妊娠”。因患者腹痛症状不明显,且体格检查没有明显的压痛,初诊医生并没有选择急诊手术而是予保守治疗,每日随访血HCG,最终因血HCG波动不明显而选择手术探查,术后病理诊断为生殖细胞肿瘤。龙琦琦医生结合相关文献解读指出,针对停经后阴道流血,合并盆腔包块且血HCG升高的患者,除了考虑常见的异位妊娠以外,还要考虑卵巢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通过对各项检查指标,如血HCG、肿瘤标记物的动态随访来进行可能的鉴别诊断。最后朱静主任医师予以精彩点评,指出了青年医生在接诊疑似异位妊娠的急诊病例时需更加谨慎,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更加深入地理解合并血HCG变化的各种可能的鉴别诊断。
10、陈云:疑难病例讨论——生殖道畸形
复医院的陈云医生带来的是一个生殖道畸形的疑难病例讨论。该年轻患者已婚,因“继发性闭经7年,性生活困难2年,发现盆腔包块1月”来院就诊。导致患者的闭经原因是什么?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陈医生等发现,该患者外阴发育不良,未见明显的阴道开口。那患者既往的月经血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系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多学科的联合讨论,谜底最终被揭开——是17α羟化酶缺乏导致的生殖道畸形综合征。在易晓芳主任的带领下,陈云医生联合团队的其他医生对该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生物网片代阴道成形术,该患者术后获得了满意的结局。最后,陈云医生再次回归病例,讲述了临床上对于女性生殖道畸形和闭经的诊疗思路。提示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对少见病罕见病进行全面的检查,结束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1、张皓:疑难病例讨论——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
复医院张皓医生为我们带来了一例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的病例分享。首先张医生对病例进行简单介绍,一例既往有宫腔镜肌瘤剥除史,外院影像提示腹腔内播散大小不一的实性结节但肿瘤标志物阴性的患者。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接受了手术。张医生通过术中手术视频的分享,带我们更加直观认识了腹腔内播散性粟粒样肌瘤的表现。接下来,张医生又通过近年来文献的解读与我们简单一起复习了播散性平滑肌瘤,其多数病因不清且最后多接受了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他尤其强调,对于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术后应进行激素的治疗。最后,张医生指出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患者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术前盆腔CT有助于患者的诊断,同时强调腹腔镜下密闭式肌瘤粉碎系统对于减少术中播散、术后复发的重要性。结束后,大家就是否宫腔镜下肌瘤播除术会为患者带来肌瘤播散风险,甚至造成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播散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2、常凯凯:疑难病例讨论——腹胀相关病变
复医院的常凯凯医生与大家探讨了腹胀相关的疑难病例。常凯凯医生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病例,一个未婚、既往无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半年前自觉腹部增大伴腹胀,影像学提示可能为附件来源的盆腔内巨大肿块。经全面检查后考虑为盆腔肿瘤,右卵巢来源可能。术前经多科室会诊予以充分评估,术后病理提示交界性粘液性肿瘤伴上皮内癌。常医生对此案例进行了分析,谈到了影响腹胀的因素可取决于肿块大小、位置是否侵犯邻近器官等,同时腹胀可能会伴随明显的压迫症状,比如下腔静脉综合征等。常医生提到,术前进行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非常重要,以及对相应WELLs评分和Caprini评分的选择。她还重点强调了对肺栓塞的早期评估、预防是术前和术后不可或缺的环节。最后,常医生提到通过MDT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开通了高效、便捷的疑难杂病综合治疗通道,也更方便于临床资料的收集和诊疗方案的完善。
13、郑韵熹:疑难病例讨论——内异症疼痛相关疾病
复医院郑韵熹医生为我们带来了一例内异症疼痛相关疾病的病例分享。首先,郑医生介绍了一位重度痛经伴肛门坠胀感,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并接受多次手术的患者。郑医生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患者术前的体征、妇科检查、MRI检查等辅助检查的结果,并且通过手术视频展示了DE患者盆腔的重度粘连和手术的复杂程度,指出了子宫动脉结扎对于预防重度内异症腹腔镜手术出血的重要性,以及术中使用取物袋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作用。最后,郑医生通过对患者术后长期的随访,证实了手术治疗确实对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疼痛有了明显的改善。分享结束后,朱静主任也对于内异症多学科团队术前对患者完善的评估以及术后长期的随访和管理予以高度评价。
花絮
图文:程淇金秋琰田琦孙语舒包灵洁孙倩之
审核龙琦琦易晓芳
妇科微创关键技术及保留器官盆底功能重建手术演示及诊治进展学习班
1、陆安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无瘤操作的临床实践
医院陆安伟教授讲授的是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无瘤操作的临床实践。陆教授的讲课,以近年来对宫颈癌微创治疗的争议为主线,他说到,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手术过程中举宫杯的使用、阴道环切和术中CO2气腹可能引起癌细胞术中播散,违背无瘤原则。陆教授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异同,提出对微创手术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与见解。并依次为我们讲解了盆腔淋巴结清扫、避免癌细胞术中盆腔转移、阻断主韧带与闭孔淋巴结之间的联系、凝切主韧带与骶韧带和经阴道环切等重点手术步骤。最后,陆教授总结到,虽然我们站在无瘤原则的角度重新审视宫颈癌微创手术治疗,但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2、薛敏:后HPV疫苗时代宫颈癌筛查
医院薛敏教授带来的授课是:后HPV疫苗时代宫颈癌筛查策略。首先,薛教授以HPV感染与宫颈癌患病的联系为切入点,以HPV疫苗接种与筛查策略为重点阐述,强调宫颈癌预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获批上市的HPV疫苗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三。随后从宫颈癌三级预防的角度,薛教授阐述HPV疫苗接种和HPV人群筛查在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中的重要地位。通过生动形象的演讲,薛教授让我们站在“良医治未病”的角度重新考虑宫颈癌的防治。
3、*浩: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改进策略
南方医院*浩教授与大家分享的是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改进策略。以腹腔镜中无瘤原则的改进为主体,严格把握宫颈癌根治术的适应症和积极术后处理的重要事项为重点内容,从而进一步降低宫颈癌复发率和病死率。*浩教授通过手术视频来生动形象地为我们介绍术中吸净烟雾;淋巴及时装袋取出;术中不使用举宫器避免挤压宫颈;充分游离输尿管、主韧带血管上和宫旁组织从而切净淋巴组织以及腹腔镜下阴道切断、经阴道闭合等具体手术步骤的改进。最后,*浩教授讲解了不同宫颈癌分期的推荐治疗手段以及术后补充治疗的应用策略,从而进一步完善宫颈癌整体治疗策略。
4、赵卫东:卵巢癌临床治疗中多学科会诊(MDT)建设的经验
中国科学医院赵卫东教授带来的卵巢癌临床治疗中多学科会诊(MDT)建设的经验介绍。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其高死亡率与早期癌症症状隐匿息息相关,较多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已经进入癌症中晚期,癌症组织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因此MDT在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赵教授及其团队开创性地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更好地与多学科团队、多个医疗中心进行学术交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合作,完成多台高难度手术,挽救患者生命。赵教授通过动情地演讲,为广大妇产科同仁提供卵巢癌中晚期治疗的思路。
5、王平: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医院王平教授带来的是: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女性恶性肿瘤,阴道恶性黑色素瘤五年生存率仅为8-20%,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血行和淋巴转移,预后较差。目前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没有标准的分期系统,手术仍是一线治疗方案。王教授通过文字与视频结合的方式向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治疗弥漫性、多发病灶的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常见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外阴阴道广泛切除术等。王教授提出,目前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最佳手术方式仍有争议。年发表的文章提出,手术是主要治疗措施,但扩大手术范围不能相应改善预后,是否行区域淋巴结清扫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王平教授强调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方式需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病人情况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6、王刚: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器官和功能治疗相关问题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王刚教授带来的是: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器官和功能治疗相关问题。我国每年有约13万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患病高峰为40-60岁,且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因此研究如何对年轻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成为宫颈癌治疗的亟需解决的新难题。王教授提出,由于子宫颈在生育过程中并非不可或缺且子宫颈癌极少扩散到子宫及卵巢,保留生育器官的治疗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随后,王教授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宫颈癌保育治疗的指征和具体的手术方案,例如子宫锥切、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阴式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淋巴结活检以及子宫颈环扎术等。最后,王刚教授还和我们分享了多例成功案例,进一步证实了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器官的可行性。
7、纪妹:机器人经自然腔道入路手术经验
医院纪妹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入路手术经验。随着微创手术技术日趋成熟,经肚脐单孔手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逐渐开始走进人们视野。通过手术视频与图片形式,纪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她们团队开展的达芬奇机器人vNOTES全子宫切除病例,并着重介绍了手术关键步骤。最后,纪妹教授欢迎各位妇产科同仁积极参与机器人手术的学习与讨论,大家共同进步,从而令医术日臻完美。
8、张蔚: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在妇科中的应用进展
医院张蔚教授带来的是: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在妇科中的应用进展。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新一代外科微创手术,在微创理念上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是传统多孔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补充,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更是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进一步发展。张教授依次介绍了机器人单孔腹腔镜的优势和局限性,手术要点。她介绍说,该术式适用于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底功能障碍、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以及卵巢癌,并且展望未来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在妇科中的应用。最后,张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她们团队的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附件囊肿剥除术手术视频。
9、郭红燕:宫颈腺癌Silva分型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
医院郭红燕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是:宫颈腺癌Silva分型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宫颈癌有许多类型,最常见的是鳞状细胞癌,宫颈的腺癌仅占子宫颈癌的10%-25%,但其恶性程度比鳞癌要高,且对化疗和放疗都不是很敏感,因此对宫颈腺癌进行进一步分型有利于其诊治及预后。郭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根据肿瘤生长方式、间质浸润方式以及有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颈腺癌可分为Silva分型A型、B型和C型。同时指出,不同分型推荐的治疗方案不同,要避免患者过度治疗。最后,郭教授总结道,Silva分型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但这种新型的宫颈腺癌分型系统仍需要严密的临床观察和检验、补充完善才能在临床中大规模推广。
10、陈必良:机器人辅助下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技术
医院陈必良教授带来的是:机器人辅助下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技术。宫颈癌可通过经典式转移或跳跃式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因此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可进行彻底的治疗、阻断进一步转移、获得准确手术分期以及指导辅助性治疗。陈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指征及争议,并且介绍机器人辅助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比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随后,陈教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总结了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10个关键步骤,包括穿刺孔放置和达芬奇机器人定位,建立“腹膜帐篷”,确认右侧输尿管,鉴别左肾血管,分离、辨别肠系膜下动脉,左侧输尿管识别,肠系膜下动脉水平淋巴结清扫,肠系膜下动脉至左肾静脉水平切除淋巴结,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前方淋巴结清扫以及骶前淋巴结清扫,为广大妇产科同僚开展学习相关技术提供思路。
11、王建六:盆腔廓清术后患者盆底功能重建
医院王建六教授与我们分享的是:盆腔廓清术后患者盆底功能重建。首先,王教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盆腔肿瘤廓清术的不同类型,以及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和空盆腔综合征。随后,基于空盆腔综合症的严重性,王教授分享了降低其发生率的手术方式,包括自体组织填充盆底重建和材料组织填充盆底重建。最后,王教授提出盆底功能重建可以有效降低空盆腔综合征发生率,自体组织修复是常用的盆底重建方式,异体组织有待进一步研究。
12、孙大为: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实施纲要
医院孙大为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是: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实施纲要。快速康复是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以减少围手术期病人的身心应急创伤,达到快速康复。孙教授认为,快速康复是外科围手术期的一项重大改革,在达到围手术期管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随后,孙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快速康复在妇科围术期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最后,孙大为教授再次强调了快速康复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组织学习,加强对患者身心关怀,共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13、刘开江:从手术角度谈内膜癌的治疗新理念
上海交通大医院的刘开江教授带来了主题为“从手术角度谈内膜癌的治疗新理念”的精彩报告。刘教授通过两例特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病例指出目前子宫内膜癌已经进入分子分型(TCGA)时代。根据TCGA分型,子宫内膜癌分为四型:POLE热点突变型(7%,预后最好),MSI-H型(29%,预后中等),低拷贝型CN-L型(39%,预后中等)及高拷贝CN-H型(26%,预后最差)。刘教授详细分析各类TCGA分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刘开江教授指出淋巴结清扫是分期目的,对总的OS无显著差异,前哨淋巴结的应用可以替代系统淋巴结切除,是对内膜癌淋巴转移特点的体现。最后刘开江教授再次强调内膜癌手术并非简单的恶性肿瘤手术,只做普通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不能对所有内膜癌进行全面分期。
14、王玉东:子宫内膜癌的非手术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王玉东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子宫内膜癌的非手术治疗”。当子宫内膜癌患者有手术、放化疗禁忌,又有保留生育功能的诉求时,有何治疗方式可供选择呢?王玉东教授从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两方面展开了全面详细的介绍。此外,王玉东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其团队发现传统抗精神病药具有抑癌作用,并在体外、动物试验中证实,正努力进行临床转化中。最后,王玉东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物理治疗:相控聚焦超声具有焦点可定,多焦点扫描,焦点可三维移动的优势;而循环冷冻治疗用于内膜癌动物模型,已初见疗效。可见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不仅仅有手术、化疗、放疗等方式,药物、物理治疗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15、孙静:保留生育功能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孙静教授与我们讲解分享了“保留生育功能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首先孙静教授带领我们回顾了宫腹腔手术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多个单孔及vNOTES下的精彩手术视频,并强调不能以降低手术质量盲目追求单孔。最后孙教授总结: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疼痛轻,能够降低手术难度,在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中尤有优势。随着疾病谱发生变化,疑难复杂病例的增多,宫腹腔镜联合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临床推荐模式,但需严格预防两种不同术式并发症的发生。
16、华克勤: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策略及其病例分享
复医院的华克勤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策略及其病例分享”的精彩报告。华教授首先从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进行简要介绍。值得注意的是,生殖道畸形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大危险因素。接着,华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通过与成人型内异症的比较,更加突出了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特点,并提示临床医生勿因不了解该病特点而延误诊断、贻误病情。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应首选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消炎药、孕激素和GnRHa。若药物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尽早切除病灶,矫正畸形;同时也应注意卵巢功能保护。此外,华教授指出,青春期子宫内异症患者较成人更易复发,需要长期随访。最后,华教授分享了2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生殖道畸形的精彩手术视频,令人印象深刻。
17、汪希鹏:阴式修复子宫切口憩室再次妊娠安全性分析
上海交通大医院汪希鹏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阴式修复子宫切口憩室再次妊娠安全性分析”的精彩报告。汪教授指出,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子宫切口憩室(CSD)发生率随之增加。目前子宫切口憩室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汪教授特别介绍了造影磁共振(CE-MRI),即向宫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在MRI下形成水成像,通过数据重建形成三维成像具体了解憩室形态。此方法为国际首次提出,在CSD的辅助诊断中准确性更高。针对粘连严重的CSD手术,汪教授提出了经阴道子宫憩室修补+单孔腹腔镜辅助粘连分解手术术式。汪教授指出,该手术方案可避免膀胱意外损伤,对于不同粘连均获得良好预后,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再次生育能力及安全性。
18、冯炜炜: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处理
上海交通大医院的冯炜炜教授聚焦”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处理”,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报告。首先冯教授简要介绍了输尿管内异症的概况与特点,接着讲解了输尿管内异症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评估、严重程度分级以及病理学诊断。而谈及输尿管内异症的治疗,常规药物如避孕药、高效孕激素、GnRHa仅能缓解疼痛症状,若出现泌尿道梗阻,应考虑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防止复发。最后,冯教授通过2例临床病例及手术视频的分享,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输尿管内异症的手术方式选择,同时也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输尿管内异症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19、李怀芳:生育期脱垂患者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式探讨
医院李怀芳教授带来了主题为“生育期脱垂患者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式探讨”的精彩报告。李怀芳教授指出妊娠、分娩是盆底肌损伤的主要原因。顶端支持(1水平支持)是女性盆腔器官支持的关键。保留子宫的重建手术关键点在于选择和寻找1水平重建的固定点。生育期保留子宫的脱垂手术包括自体组织修复重建手术(如曼式手术、骶韧带悬吊术、骶棘韧带固定术和髂耻韧带固定术)和借助网片的重建手术(如骶前固定术和新型腹壁横向悬吊术)。李怀芳教授详细介绍了各类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关键点及优缺点,并强调不同的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0、易晓芳:膈肌内异症的微创治疗探索
复医院的易晓芳教授以“膈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创诊治探索”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膈肌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可有月经期气胸、经期咯血、血胸等,右侧多见。可借助胸片、CT、MRI、支气管镜辅助诊断,而诊断的金标准为腹腔镜或胸腔镜检查。最后,易教授与我们分享了3个膈肌内异症病例,同时对手术视频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总结了膈肌内异症微创治疗的宝贵经验,也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患者诉求,多学科协作诊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理念。
花絮
图文/肖承真、张宁、瞿欣瑜
审核/陆芝英王晓娟
现代宫腔镜新技术、新理念应用培训班
1、*晓武:宫腔镜并发症防范与案例分析
首都医院的*晓武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宫腔镜并发症防范与案例分析。*晓武教授首先给我们系统地讲解了宫腔镜并发症特别是TURP综合征的前世今生。在宫腔镜手术中,TURP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膨宫介质液体摄入过多引起的急性水中*。由于使用膨宫介质的不同,此类并发症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临床过程中,对TURP综合征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教授详细分析了不同膨宫介质引起TURP综合征的原理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使我们对TURP综合征有了深入的认识。此外*教授还提醒我们TURP综合征不仅与膨宫介质有关,还与膨宫压、手术方式、术中具体情况、患者的基础身体条件等密切相关,临床应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方式、膨宫压以及液体管理模式。最后*教授依托ESGE、AAGL指南结合精彩且惊心动魄的案例让我们对TURP综合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临床防治TURP综合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高蜀君:子宫纵隔矫形的术式变迁及认识
复医院高蜀君主任为大家介绍了子宫纵隔矫形的术式变迁及认识。高蜀君主任首先以两例病例引入子宫纵隔,接下来从子宫纵隔的发育与分类、治疗、术式变迁、未来探索等四个方面展开描述。其中,高蜀君主任详细探讨了子宫纵隔矫形术的术式变迁,并予以比较。传统术式为经腹子宫成形术(Strassman术式,Jones术式,Tompkins术式),而微创时代宫腔镜矫治子宫纵隔登上舞台。选择合适的能量器械、膨宫液,选择合适的术式(纵隔切开术,纵隔切除术)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最后,高蜀君主任分享了红房子纵隔切开术操作的经验并汇总了红房子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TCIS)后的妊娠结局分析:TCIS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术后活产率升高。
3、石钢:全程自主导航+全能宫腔镜在宫内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医院石钢主任为大家介绍了全程自主导航+全能宫腔镜在宫内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既往传统宫腔镜需行腹部超声进行术中监测,充盈的膀胱增加手术风险和难度。基于此,石主任结合超声探头和扩阴器,发明了新型超声阴道窥器,将阴道超声探头作为阴道窥器的后叶,从而不需要腹部放置超声探头而能够实时进行阴道超声监测,减少了膀胱充盈和经腹超声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接着石主任介绍了新型冷刀宫腔镜,相比电切宫腔镜,冷刀手术可减少子宫内膜的电热损伤,减少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在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最后,石主任指出,对于胎盘残留、2型粘膜下肌瘤等情况,可能需要冷、热刀结合,因此,宫腔镜中心应当具有冷刀和热刀两种模式。
4、孟跃进: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处理的经验及综合管理
来自医院的孟跃进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处理的经验及综合管理。孟教授主要介绍了子宫内膜息肉的不良影响、治疗指征、治疗方法和后续管理。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确切机理不明,可能导致月经异常、不孕等,可分为增生性息肉、功能性息肉、萎缩性息肉、假性息肉、腺肌瘤样息肉和非典型的腺肌瘤样息肉,其“根”位于基底层。对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建议把“根”留住,不要损伤内膜基底层。孟教授展示了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宫腔镜下的典型视频。子宫内膜息肉有症状者,或虽然无症状但有生育要求者应该治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金标准。子宫内膜息肉可以用电刀或冷刀切除。对于多发、巨大的息肉及有生育要求者IBS是首选。子宫内膜息肉及增生术后复发率高,需长期管理,以抑制内膜生长,预防息肉复发。推荐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环预防复发。
5、朱彩英: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治
复医院朱彩英副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了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治,从病因、高危因素、临床症状等方面简单介绍了宫腔粘连,并结合欧洲妇科内镜协会和美国生育学会评分系统对宫腔粘连的分型进行了详细讲解。在宫腔粘连的治疗方面,通过文献复习结合红房子的临床经验,朱主任探讨了术前药物使用,手术时机选择,术后雌激素应用,术后放置IUD等临床争论问题,并通过手术视频分享了关于术中通液管加美兰探查宫腔及术中监护的经验,为宫腔粘连诊治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经验。
6、殷霞: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技术的优与劣
上海交通大医院的殷霞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技术的优与劣。殷霞教授首先介绍了宫腔镜及器械的发展史。接下来,通过META分析,比较了组织移除技术(TRS)与传统宫腔镜电切,发现TRS技术切除息肉明显快于传统电切技术,而切除肌瘤的时间无明显差异。TRS为宫腔手术提供了一个更快速、精准、安全的选择。最后,殷医院宫腔镜中心的IBS使用体会,IBS安全、易学、高效、性价比高,IBS切除粘膜下肌瘤,应慢旋切,高吸引,多配合,出水常开,备用电凝,适可而止。
7、王素敏:妊娠残留物诊断和治疗中宫腔镜的作用
南京医科医院的王素敏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妊娠残留物诊断和治疗中宫腔镜的作用,并进行了手术案例分享。妊娠残留组织多位于宫腔或壁间、子宫角部、剖宫产疤痕等部位。残留妊娠组织在早孕期可能有绒毛和蜕膜,在中晚孕期可能有胎盘和胎膜甚至胎骨。宫腔镜可全面评估宫腔情况,精准切除残留组织,减少对内膜的损伤,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手术尽量选择在残留妊娠物周围血流不丰富、血HCG相对较低水平时进行。术前可用米非司酮25-50mg/d口服1-4周。如合并胎盘粘连或植入,血流极丰富者建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4-72小时内行宫腔镜手术。术中可采用逆行推与顺行切残留组织,使其与子宫壁分离。王教授还强调,应注意保护基底层,区别残留物与子宫肌层,采用冷环分离,热环电切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热损伤的发生。
花絮
图文:曹远奎、李清、张璐、肖凤仪
审核:陈丽梅、丛青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与基础诊治新进展及相关手术技巧研讨班
1、郭孙伟:内异症复发:如何赢得俄国轮盘*?
复医院郭孙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内异症复发:如何赢得俄国轮盘*?”的精彩演讲。郭孙伟教授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危险因素、复发的机制、如何降低术后复发、充分利用围术期干预四个角度生动而细致地讨论了临床上一个常见且极为棘手的问题—内异症复发。他指出内异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目前尚存争议,且危险因素无特异性,术后内异症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对其复发评估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迄今为止该方面工作较少。郭教授从复发模式和危险函数的角度出发,指出术中微小病灶残留可能是内异症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郭教授指出,目前针对内异症复发的预防主要着重于术后的干预,而围术期作为一个控制复发的关键时间窗口却被忽视。郭教授带领其研究小组建立了小鼠内异症残余病灶复发模型,在围术期给予酮咯酸、β-受体阻滞剂和NK1R抑制剂等处理,发现围手术期应用上述药物后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由此他提出了围手术期的干预可能是控制内异症复发的关键。郭教授让我们站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内异症复发,强调了围手术期干预的重要性,为妇产科同仁提供了新的思路。
2、艾星子·艾里:子宫腺肌症病例的分享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艾星子·艾里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子宫腺肌症病例的精彩分享。子宫腺肌症从首次报道到目前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随着目前对腺肌症的认识逐渐加深,理念的转变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新的治疗方式——海扶刀。艾星子·艾里教授指出,目前已有28个国家开始用海扶刀治疗子宫腺肌症,并通过几例海扶刀治疗子宫腺肌症案例的分享,展示了海扶刀对于缩小子宫,改善疼痛等方面良好的治疗效果。海扶刀手术并非治疗的终点,术后仍然需要长期管理,对此艾星子·艾里教授分享了她的“三部曲”疗法,并强调了个体化原则,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最后,艾星子·艾里教授表示,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希望大家用一点点的爱去做更多可以帮助患者的事情。艾星子·艾里教授的分享让我们站在新的角度思考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为妇产科同仁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3、张婷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张婷婷教授带来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张婷婷教授总结了近五年中医方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和机制方面的研究,介绍了不同方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症状的治疗作用,同时强调,用药如用兵,不同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用不同药物来治疗。此外,张婷婷教授还介绍了几种中医创新型的治疗方案,如耳穴疗法、针灸、灌肠疗法、穴位敷贴等,令人耳目一新。最后张婷婷教授分享了自己团队在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方面的相关进展,并强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其长期的管理需要中西医医生共同朝着同一个目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努力。
4、朱晓勇: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诊早治
复医院朱晓勇教授针对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诊早治进行了精彩而细致的讲解。青少年内异症的诊治对患者以及医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青少年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症状出现到诊断之间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如何及早发现及诊断青少年内异症尤为重要。朱晓勇教授强调,认真细致的病史采集对于诊断青少年内异症至关重要,对于病史中存在痛经等相关症状,尤其是盆腔痛但药物治疗耐受的青少年,必须高度怀疑内异症。此外,对于存在内异症家族史的患者也应予以高度重视。朱晓勇教授指出,青少年内异症治疗目的是控制疼痛和预防疾病复发,包括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包括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激素类药物,手术治疗关键问题在于防止术后复发。另外,生物反馈、疼痛管理、针灸和中药治疗也为青少年内异症治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方案。最后,朱教授再次强调,对于青少年内异症,应重视内异症家族史,注意靠前管理,做到早期发现与干预,注重日常管理,以日记记录疼痛、情绪、月经、饮食、药物治疗,依靠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推动各级学校校医“预测模型”培训,及早识别内异症风险并转诊治疗。
5、华克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及其手术后长期管理策略
复医院华克勤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及其手术后长期管理策略。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并非一劳用逸的治疗方案。内异症术后高复发率及复发导致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后续治疗费用增加,二次手术风险等成为困扰许多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问题。华克勤教授总结了内异症复发的高危因素,指出虽然内异症术后复发率较高,但是长期规范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而科学有效的长期管理需要国内外指南和共识的指导及医患的共同配合。会上,华克勤教授通过比较放置曼月乐环、GnRHa、孕激素等各类术后管理策略的利弊,指出临床医生应该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在最恰当的时间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为患者制定科学、个体化的长期管理策略,使患者实现临床受益最大化。华克勤教授的精彩报告为未来妇产科医生诊治、管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6、刘惜时:第十四届内异症大会内容荟萃-不同内异症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复医院刘惜时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第十四届内异症大会内容荟萃-不同内异症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精彩演讲。刘教授向我们隆重介绍了3月份刚刚闭幕的第一次由中国人承办的第十四届世界内异症大会,与大家着重分享了作为会议特邀发言的“内异症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内容。目前内异症的实验模型主要分为四类:患者来源的组织、细胞模型、动物模型以及类器官。刘教授指出,最初的内异症动物模型在灵长类动物中建立,但其成本高,需要特殊的设施设备,以及需要具备专业的实验技术,限制了其推广。而啮齿类动物模型成本低,大多实验室可达饲养标准,且其基因改造技术相对成熟,可进行基因水平的研究,因此更易于执行及推广。刘教授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利用感觉神经递质P物质(SP)和降钙素原相关肽(CGRP)可促进内异症病灶的发生发展及纤维化的原理,通过微量泵皮下埋置,持续释放SP和CGRP从而建立了第一个深部内异症的小鼠模型。这为今后深部内异症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实用的动物模型平台。随后,刘教授又为我们介绍了通过机械性损伤建立的子宫腺肌症的小鼠模型,以及小鼠内异症复发模型,小鼠内异症术后复发播散模型,这些动物模型的建立为内异症及子宫腺肌症的研究拓展了新思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7、易晓芳:肠道内异症的术前评估与术中决策
复医院易晓芳教授带来了“肠道内异症的术前评估与术中决策”的精彩报告。易教授先通过一段手术视频向我们展示了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发生部位及手术后相应的并发症,如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排空障碍等。接下来易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如何通过周密的术前评估来降低肠道内异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肠道内异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如术前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妇科检查及进行MDT讨论等。最后易教授通过三段精彩的手术视频,展示了肠道内异症的三种处理方法:病灶削除术,病灶碟形削除及肠段切除,强调了肠道内异症术中熟悉解剖结构以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易晓芳教授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经验的分享,为妇产科同仁在处理肠道内异症的问题方面带来了新思路。
8、许泓: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术期的诊断和评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许泓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术期的诊断和评估的精彩演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增加,其平均确诊时间较晚的背景下,许教授提出:早期、准确、无创的诊断措施对提前治疗时间、控制症状、改善生育至关重要。许教授分别从内异症的临床诊断、手术诊断及围术期评估三方面重点进行了介绍。临床诊断上,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影像学结果及生物标志物对内异症的诊断研究已经颇有成效;手术诊断上,腹腔镜检查作为内异症诊断的金标准,还可以对其分期、分型以及生育力状况进行评估。在内异症围术期评估中,许教授指出,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