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核心提示:“手术机器人”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尽管它已能做到十分精密,但安全性依然被人们广泛讨论。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责任划分问题,更是值得思考。
“手术机器人”工作现场。受访者/供图
记者
李晓磊
责编
田雄
正文共个字,预计阅读10分钟▼
住院12天后,潘虹死亡了。去世前8天,“手术机器人”为她做过一次手术。
潘虹是吉林人,感到身体明显不适后,医院诊断出“左肾上腺肿瘤”。确诊第四天,医院为她实施了“手术机器人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又诊断是“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这种手术在临床上属高风险,术中、术后都可能出现极大的血压波动,并发症难以预测,医院却没有详细告知凶险程度。
果然,手术过程中,潘虹出现血压、心率明显波动,术后又陷入急性呼吸衰竭,并转进ICU抢救,病情也逐渐加重,一周后离世。
司法鉴定部门报告称,医院对潘虹的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与之术后休克死亡存在因果关系。这个过程,疑似暗指“手术机器人”。
近几年,“手术机器人”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尽管它已能做到十分精密,但安全性依然被人们广泛讨论,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责任划分问题,更是值得思考。
死在“机器人手术”台
目前,“手术机器人”最火的是“达芬奇”,以麻省理工学院(原名斯坦福研究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多家机构联手进一步开发。由美国直觉外科公司投入产业化,并占领巨大市场份额。
之所以叫“达芬奇”,源自15世纪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他曾在年左右设计出第一个机器人。当代“达芬奇”用于成人和儿童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心脏手术。
简言之,就是高级的腹腔镜系统,进行手术操作时,需机械臂穿过胸部、腹壁。
由于技术垄断,在美国本土销售价为万人民币的“达芬奇”,到中国变成了万元一台。年,首台“达芬奇”引入中国,直到去年,价格才有浮动。
“达芬奇”系统主要包括医生操控台、床旁机械臂手术系统、3D成像系统等组成。特点是消除医生的手颤抖,增加灵巧性。它的机械手有7个自由度,可以在狭窄的人体胸腔、盆腔中自由弯曲、旋转,实施抓持、切割、缝合、打结等动作。
尽管“达芬奇”在宣传上近乎完美,但并非没有“丑闻”。最知名的是,医院在该国进行首例“达芬奇”机器人心脏瓣膜手术时,导致病人不治身亡。
据后期调查,手术当天,“达芬奇”控制台传输信号声音小而且质量不佳,主刀医生奈尔和助手皮莱几乎听不到对方声音,两人只能扯着嗓门大喊。
而手术过程中,“达芬奇”对病人心脏的缝合位置和方式都不对,导致医生浪费了很长时间拆除缝线重新缝合。
意外的是,患者主动脉竟然被机器人戳破,血甚至喷到机器人摄像头上。慌乱的奈尔只得向场外专家求助。但两位专家以为奈尔不需要帮助,便提早离开。
奈尔和皮莱不得不抛弃机器人操作,开始手动进行胸部手术修复缝合,但患者心脏功能“非常糟糕”,最后死于多器官衰竭。
监控机器人的专家提早离开是这场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主刀医生对机器人操作不熟练,也是失败因素。依照操作规范,外科医生一般先会进行40次机器人手术模拟,然后再对病人进行手术。奈尔承认他太忙,错过了多次训练。
另外,他也没告知患者,其是第一个用机器人做心瓣手术的人。
彼时,英国国医院里有60台手术机器人,虽做过多次手术,但从未在心瓣上做过。结果这起英国首例心瓣手术就在机器和医生的操作失误上,让病人丢了性命。
这并非孤例。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曾发布数据称,年至年间,在机器人手术中致死的患者已达人,还有不良事件发生。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张培茗称:“手术机器人有一些非常显著的缺点,比如没有触觉反馈,医生无法感知;机器人替代医生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感;医护人员需要更多专业的培训等等。”
今年早些时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布警告称,已知临床应用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并导致癌症患者预后不良,“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生存获益和风险尚未得到确定。”
亦喜亦忧
尽管“手术机器人”存在风险,但在欧美国家已成为通用技术,90%以上前列腺癌均采用其进行治疗。在中国,目前仅有不到台,进行一台手术的费用在6-7万元人民币。机器人手术费需自理,其他医疗费用能根据医保*策报销。
10多年来,“机器人”在中国做手术总计超过了10万例,其中泌尿外科手术就占了约4.4万例,其次分别为胸外科、妇科、结直肠外科,均为1万多例。
那么,“手术机器人”在国内的安全性能到底如何?多位受访专家称,整体情况是向好的,患者接受度也很高。以医院肝胆外二科为例,这里有一半以上病人接受了机器人手术。病人最多一周时,占到全科病区80%以上。
事实上,除了前述“潘虹死亡案例”外,涉及“手术机器人”的事故,在南京也发生过。已经去世的张忠,生前因身体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右侧腹膜后占位、发热待查、肝右叶囊肿、髌骨骨折术后、阑尾切除术后。
医院经讨论研,最终对张忠在全麻下进行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右腹膜后占位切除术”。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但张忠感到腹胀伴有发热,最高体温达39度以上,20多天后因腹腔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此事,最终经过了司法途径。法院委托安徽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出具司法鉴定意见结论为,医院在对张忠实施的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但医院认为没有错。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医院虽称在手术前就相关替代医疗方案对患方进行了告知,但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所以,医院赔偿的诉求。
不过,无论是潘虹还是张忠,法院在判决书中,均未提到死因与手术机器人有直接关系。不能否认的是,他们死前都进行了机器人手术。
责任划分难题
虽然国内还无公开的“手术机器人”重大风险案例,但去年“达芬奇”从之前甲类设备“降调”为乙类之后,还是引起业内猜测。
最早在年5月,《卫生部关于公布第二批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的通知》中是将“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英文名为daVniciS)”列为第二批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
年年初,国卫办规划函〔〕号文件还出现了“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简称手术机器人)”的描述,并继续将该设备定义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医院配置该设备均需国家卫计委统一规划。
但从年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中来看,“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已被降调为乙类。”对此,有人将其归纳为风险,也有人解读为“有逐步放开之势”。
此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代理人美中互利(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分别于年8月8日、8月29日发布《对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主动召回》的事件报告称,在中国销售的个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均需召回。
有个疑问是,如果机器人发生医疗事故,厂商、医院、医生到底谁该担责?
国内最早引进“达芬奇”医院专家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说:“手术机器人不是智能设备,由医生操作才可工作,不像无人驾驶汽车,一旦出了事故肯定是主刀医生负责任,这个应该没有争议。”
“现在国外已是第五代手术机器人了,国内目前最新的是第四代,出事故的是前两代。且现在具备锁指功能,医生不操作,机器人手指会自动锁住。”该专家称。另有业内专家表示:“医院医院负责,因为现在还没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规范。”
类似责任认定难题,在其他国家也现实存在。韩国曾发生过一个案例,一韩国艺人在利用手术机器人进行肾脏切除手术的过程中,发生了十二指肠破裂导致后遗症,并最终死亡的悲剧。
医院和手术团队告上了法庭,但检察部门认为该事件与院方及手术团队没有直接联系,宣判上诉无效。
需要注意,面对“达芬奇”机器人这样的新生事物,国际公认的医疗机器人标准尚未建立,目前有国际小组在进行研究。而中国的标准制定也处于起步阶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教授则认为:“应该从法律上进行规范,出了问题要有溯源的依据。”
还有专家撰文指出:“在兼顾创新和救济受害人基础上,明确手术机器人的产品属性,扩大责任主体,坚持科技产品缺陷两个标准,创新因果关系认定思维,增加生产者免责事由,完善侵权责任规则体系。”
“同时,完善责任配套制度,引入责任保险制度、电子监测技术,建立机器人监管机制,以实现科技创新和权利保护间的平衡,进而为完善民法典产品责任制度提供有益建议。”该专家说。(文中潘虹、张忠为化名)原标题:如果发生风险该由谁担责?“手术机器人”医疗事故责任问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