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期两癌筛查守护女性健康汉中汉中洋 [复制链接]

1#

“医生,什么是女性两癌?”“女性两癌就是指乳腺癌和宫颈癌。”“那我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为什么还要做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这是很多女性,尤其是50—60岁女性常问的问题。很多女性朋友可能会觉得“两癌”离自己很远,但事实不是如此。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从关爱乳房开始

你对自己的乳房了解多少

人的乳房由腺叶导管系统、脂肪组织、纤维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构成。每侧乳腺由十五至二十个腺叶导管系统组成,它们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每个腺叶又分成许多腺小叶,腺小叶则由若干个小乳管和相应腺泡组成。

乳房疾病不只是乳腺癌

乳房部位的疾病除了乳腺癌以外,还有乳腺肥大与类瘤疾病,包括乳腺肥大症(男、女均存在)、乳腺导管扩张症、乳房脂肪坏死、乳房结核病等。

乳腺增生性改变及癌前病变,其中,乳腺增生性改变包括乳痛症、乳腺纤维囊性增生改变、小叶增生、乳腺腺病等。而重度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重度乳头状瘤病、小叶不典型增生,则认为是癌前病变。

乳腺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叶状囊肉瘤、癌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乳腺恶性淋巴瘤等,其中约98%为乳腺癌。

另外,乳腺还可能会罹患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乳腺癌征兆及危险因素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乳房某一区域的肥厚或无痛性肿块;乳房形状改变;失去两侧对称性;乳房皮肤肿胀、刺激感及凹陷;乳头异常分泌物,尤为血性溢液者;乳头回缩、脱鳞屑状、乳头乳晕周围湿疹样改变长期不愈;超过通常随经期而出现的乳房不适或触痛。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月经情况、婚姻生育情况、有无家族史、机体抗癌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2岁,经期时间长,初产年龄大于35岁,良性乳腺疾病、特别是伴有导管或小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口服避孕药,放射线暴露以及脂肪摄入过多等都有可能诱发乳腺癌。

预防乳腺癌的注意事项

首先,公众要了解乳腺癌的多种致病因素,开展防癌普查,推行妇女乳房自查,注意乳头溢液情况及腋下和锁骨区淋巴结是否肿大。另外,产妇亲自哺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节食,避免过多地摄入脂肪,多食含丰富维生素C的食物,不吸烟,不嗜酒。同时,对尚处于生育期的乳腺癌术后病人,建议术后治疗期间3—5年内避孕。

需要强调的是,若及早发现乳腺癌,死亡率可降低30%以上。部分病例的提前检出以及对乳腺良性病变的及时治疗,亦能使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因此,定期筛查对乳腺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乳腺癌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人群。在此呼吁适龄妇女积极主动参与乳腺癌筛查,保护自身健康。

宫颈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三

“罪魁祸首”HPV病*

女性的盆腔结构中,前面是膀胱,后面是直肠,子宫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位于盆腔的中间。子宫呈倒梨形,宫颈是子宫的门户,位于子宫的下端,而发生于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就是宫颈癌。

在我国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并且已成为中国该年龄段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7%)都与生殖器官感染人乳头瘤病*(以下简称HPV病*)有关,这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HPV病*感染其实很常见,性行为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因此,降低HPV病*感染风险最有效的方法是正确使用避孕套。不过仍然需要小心,这并不能完全阻断HPV病*的传播。

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引起宫颈癌的因素主要有:过早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或常更换性伴侣,抽烟甚至吸*而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以及患有免疫缺陷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对自身健康不重视、不定期做筛查。

从上述因素其实不难看出,被宫颈癌“选中”的人群,除了自身免疫系统较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健康行为、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宫颈癌可防可治

宫颈癌虽然危害大,但由于它有明显的特点,要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很好地防治。

首先,目前医学上对宫颈癌的研究已经明确了病因——HPV病*感染。而在一百多种HPV病*中,只有高危型才能引起宫颈细胞异常,其中,以16型和18型高危HPV最为常见。

其次,宫颈癌很有“耐心”。宫颈上皮细胞感染HPV病*并发生异常改变后,其从正常细胞到轻度不典型,再发展至中度不典型,进而到原位癌,最终到浸润癌阶段,通常要花费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感染早期阶段,由于宫颈癌细胞潜伏于病患体内,基本不会有明显症状。但当感觉到不舒服,身体有异样时,往往为时已晚,癌细胞或许已向宫颈以外的区域发起进攻。

基于以上两个特征,可采取很多有效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筛查。30岁以上的,进行细胞学与HPV联合筛查。做到早诊早治,早期宫颈癌,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来源:中国家庭报

编辑:苏媛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